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自动导引车动力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agv是(automatedguidedvehicle)的缩写,通常也称为自动导引运输车,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agv在工厂物流自动化、自动化装配线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agv的驱动装置一般带有停止刹车功能,agv在搬运或维修需要移动时,需先将驱动电机和驱动轮一起上升脱离地面。通常先启动驱动装置的刹车功能,以免车子自由滑动,脱离控制。然后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完成操作:
方式一、将agv利用人工抬走或者用吊具吊走,但是此种方式需要多人协助或有专门的吊具才能完成,人抬劳动强度非常大且不安全,用吊具会受场地的限制;
方式二:现有的agv驱动装置配备专门升降电机和升降机构装置实现升降功能,但是专门配备一个升降电机和升降机构装置,大大浪费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agv在搬运和维护需移动时人工劳动强度大、单独配备升降装置成本高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包括通过支撑固定板固定设置在车体下方的动力驱动单元,所述支撑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手动升降单元,所述手动升降单元的下端连接所述动力驱动单元;
所述手动升降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固定板上的升降固定座,所述升降固定座和支撑固定板共同围合成一个升降腔,所述升降腔的内部设置有可沿着所述升降腔侧壁上下滑动的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围合成活动腔室;
所述升降固定座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所述升降固定座和活动腔室顶部的升降调节螺栓,所述升降调节螺栓上端螺帽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帽滚动接触的推力球轴承,所述升降调节螺栓的下端与所述活动腔室的顶部螺纹配合;所述活动腔室的底部通过升降支撑轴连接所述动力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包括上升降支撑座和下升降支撑座,所述上升降支撑座和下升降支撑座共同围合成所述活动腔室,且所述升降调节螺栓的下端与上升降支撑座之间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固定座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形导向槽,所述下升降支撑座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方形导向槽相互配合滑动的方形导向块,所述方形导向块可沿着所述方形导向槽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螺栓和升降固定座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升降调节螺栓进行同心定位的定位套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升降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推力球轴承轴向固定在所述升降固定座上的轴承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活动腔室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支撑套,贯穿所述支撑固定板和下升降支撑座的升降支撑轴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撑套上,所述升降支撑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驱动单元,且所述动力驱动单元与所述支撑固定板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导向缓冲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手动升降单元上端的升降调节螺栓可通过套筒扳手旋转拧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agv需要搬动或维修时,可以通过手动工具实现驱动装置的驱动轮脱离地面,从而能轻易实现人工推动agv移动,提高搬运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不受环境的限制,可以随时升降移动agv,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单元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手动升降单元的整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差速驱动装置的状态调节流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a的agv的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b的agv的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9中c的agv的状态图。
图中:
1-手动升降单元;2-支撑固定板;3-导向缓冲单元;5-动力驱动单元;6-agv车体;7-万向从动轮;8-地面;
101-升降调节螺栓;102-定位套筒;103-轴承固定片;104-推力球轴承;105-升降固定座;106-上升降支撑座;107-升降支撑套;108-下升降支撑座;109-升降支撑轴;110-升降连接套;111-套筒扳手;112-升降腔;113-活动腔室;114-方形导向槽;115-方形导向块;504-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9至图12所示,常见的agv车体6通过与地面8接触的万向从动轮7和与差速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驱动轮504共同承载。存在的问题是:agv的驱动装置一般带有停止刹车功能,agv在搬运或维修需要移动时,一般通过人工抬走或者用吊具吊走,人抬劳动强度非常大且不安全,用吊具会受场地的限制。
因此,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旨在通过手动工具实现驱动装置的驱动轮504脱离地面,从而能轻易实现人工推动agv移动,从而提高维修效率。具体的:
实施例1:
该差速驱动装置包括通过支撑固定板2设置在agv车体6下方的动力驱动单元5,支撑固定板2为动力驱动单元5提供支撑。动力驱动单元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驱动轮504。支撑固定板2的上方设置有手动升降单元1,手动升降单元1的下端连接动力驱动单元5。通过利用套筒扳手111旋转手动升降单元1的升降调节螺栓101,使得动力驱动单元5的驱动轮504脱离地面。具体的:
手动升降单元1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固定板2上的升降固定座105。升降固定座105为下面提到的升降调节螺栓101、定位套筒102、轴承固定片103和推力球轴承104提供安装位置。
升降固定座105和支撑固定板2共同围合成一个升降腔112,升降腔112的内部设置有可沿着升降腔112侧壁上下滑动的升降支撑组件,升降支撑组件围合成活动腔室113。
升降固定座105上设置有依次贯穿升降固定座105和活动腔室113顶部的升降调节螺栓101。手动升降单元1上端的升降调节螺栓101可通过套筒扳手111旋转拧动。优选的,升降调节螺栓101和升降固定座105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用于对升降调节螺栓101进行同心定位的定位套筒102。
升降调节螺栓101上端螺帽的下表面设置有与螺帽滚动接触的推力球轴承104。推力球轴承104的上表面可为升降调节螺栓101提供旋转支撑。优选的,升降固定座105上设置有用于将推力球轴承104轴向固定在升降固定座105上的轴承固定片103。
升降调节螺栓101的下端与活动腔室113的顶部螺纹配合;活动腔室113的底部通过升降支撑轴109连接动力驱动单元5。
实施例2:
升降支撑组件包括上升降支撑座106和下升降支撑座108,上升降支撑座106和下升降支撑座108共同围合成活动腔室113,上升降支撑座106和下升降支撑座108之间固定连接。且升降调节螺栓101的下端与上升降支撑座106之间螺纹配合。
实施例3:
升降固定座105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形导向槽114,下升降支撑座108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与方形导向槽114相互配合滑动的方形导向块115,方形导向块115可沿着方形导向槽114上下运动。
实施例4:
活动腔室11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支撑套107,升降支撑套107,可在活动腔室113内上下运动。
贯穿支撑固定板2和下升降支撑座108的升降支撑轴109的上端连接在升降支撑套107上,升降支撑轴109的下端固定连接动力驱动单元5。优选的,升降支撑轴109的下端固定连接升降连接套110,升降连接套110固定连接动力驱动单元5。
动力驱动单元5与支撑固定板2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导向缓冲单元3连接。导向缓冲单元3为动力驱动单元5提供缓冲,避免动力驱动单元5骤然升降带来的机械损伤,并且为动力驱动单元5提供导向,使得驱动轮504只能上下移动。优选的,导向缓冲单元3可为套装在升降支撑轴109上位于支撑固定板2和升降连接套110之间的弹簧缓冲装置。
手动升降单元的工作原理:
利用套筒扳手111旋转拧动升降调节螺栓101,由于升降调节螺栓101的下端与所述上升降支撑座106螺纹配合,在重力作用下,将使上升降支撑座106连同与其固定连接的下升降支撑座108一起沿着升降腔112所在的升降固定座105的侧壁做向上的运动。当下升降支撑座108上升到一定高度,其上表面将与升降支撑套107的下表面接触,带动此升降支撑套107往上运动。由于升降支撑套107与升降支撑轴109固定连接,将使与升降支撑轴109固定连接的动力驱动单元5的驱动轮504也脱离地面8,完成手动升降操作。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1.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包括通过支撑固定板(2)设置在车体下方的动力驱动单元(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固定板(2)的上方设置有手动升降单元(1),所述手动升降单元(1)的下端连接所述动力驱动单元(5);
所述手动升降单元(1)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固定板(2)上的升降固定座(105),所述升降固定座(105)和支撑固定板(2)共同围合成一个升降腔(112),所述升降腔(112)的内部设置有可沿着所述升降腔(112)侧壁上下滑动的升降支撑组件,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围合成活动腔室(113);
所述升降固定座(105)上设置有依次贯穿所述升降固定座(105)和活动腔室(113)顶部的升降调节螺栓(101),所述升降调节螺栓(101)上端螺帽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螺帽滚动接触的推力球轴承(104),所述升降调节螺栓(101)的下端与所述活动腔室(113)的顶部螺纹配合;所述活动腔室(113)的底部通过升降支撑轴(109)连接所述动力驱动单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组件包括上升降支撑座(106)和下升降支撑座(108),所述上升降支撑座(106)和下升降支撑座(108)共同围合成所述活动腔室(113),且所述升降调节螺栓(101)的下端与上升降支撑座(106)之间螺纹配合;所述升降固定座(105)的两侧壁均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形导向槽(114),所述下升降支撑座(108)的两侧设置有两个与所述方形导向槽(114)相互配合滑动的方形导向块(115),所述方形导向块(115)可沿着所述方形导向槽(114)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螺栓(101)和升降固定座(105)的连接部位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升降调节螺栓(101)进行同心定位的定位套筒(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固定座(105)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推力球轴承(104)轴向固定在所述升降固定座(105)上的轴承固定片(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室(113)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升降支撑套(107),贯穿所述支撑固定板(2)和下升降支撑座(108)的升降支撑轴(109)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撑套(107)上,所述升降支撑轴(109)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驱动单元(5),且所述动力驱动单元(5)与所述支撑固定板(2)的下表面之间通过导向缓冲单元(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手动升降的agv差速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升降单元(1)上端的升降调节螺栓(101)可通过套筒扳手(111)旋转拧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