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新型护栏。
背景技术:
交通护栏是设置在路肩外侧、交通分隔带以及人行道路牙等位置的一种交通安全设施,通过自体变形吸收碰撞能量,从而改变车辆行驶方向、阻止车辆越出路外或进入对向车道、最大程度的减少対乘员的伤害。
现有交通护栏一般没有反光装置,在夜间不醒目、提示力度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新型护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市政道路新型护栏,包括两端设置的立柱,各所述立柱正、反两侧各贴有若干段3m反光贴,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设有栏体外框,所述栏体外框设有一横杆,所述栏体外框上端和横杆之间设有支撑体,所述横杆和栏体外框下端之间设有栏体,所述栏体中间置有一装饰体。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立柱正、反两侧各贴有至少一段3m反光贴。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立柱和栏体外框采用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装饰体为牡丹花状。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体为铝制如意。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立柱上端各装有一铝制帽盖。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立柱、栏体外框、栏体的材质是热镀锌钢。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立柱均设有热镀锌钢板底座,各所述底座内填充有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3m反光贴,提示效果更好,使用效果更佳,装饰体的设置能提升城市形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栏体外框,3横杆,4支撑体,5栏体,63m反光贴,7帽盖,8底座,9装饰体。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市政道路新型护栏,包括两端设置的立柱1,各立柱1正、反两侧各贴有若干段3m反光贴6,两个立柱1之间设有栏体外框2,栏体外框2设有一横杆3,栏体外框2上端和横杆3之间设有支撑体4,横杆3和栏体外框2下端之间设有栏体5,栏体5中间置有一装饰体9。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立柱1正、反两侧各贴有至少一段3m反光贴6。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立柱1和栏体外框2采用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饰体9为牡丹花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4为铝制如意。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立柱1上端各装有一铝制帽盖7。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立柱1、栏体外框2、栏体5的材质是热镀锌钢。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立柱1均设有热镀锌钢板底座8,各所述底座8内填充有砼。
3m反光贴是根据高折射率玻璃珠形成的球体回归反射原理制成,能将光线反射回其光源处,产生极佳的反光效果,因而可加强行动的人体在夜间视线不良或危急境况中的可见度,增强安全性而避免发生意外。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市政道路新型护栏,包括两端设置的立柱(1),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1)正、反两侧各贴有若干段3m反光贴(6),所述两个立柱(1)之间设有栏体外框(2),所述栏体外框(2)设有一横杆(3),所述栏体外框(2)上端和横杆(3)之间设有支撑体(4),所述横杆(3)和栏体外框(2)下端之间设有栏体(5),所述栏体(5)中间置有一装饰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1)正、反两侧各贴有至少一段3m反光贴(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1)和栏体外框(2)采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体(9)为牡丹花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4)为铝制如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1)上端各装有一铝制帽盖(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1)、栏体外框(2)、栏体(5)的材质是热镀锌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立柱(1)均设有热镀锌钢板底座(8),各所述底座(8)内填充有砼。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