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儿疝气带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传统小儿疝气带的束腰带一端固定在垫体一侧,绑扎时需将束腰带另一端系扣于垫体的另一侧以实现合围。由于绑扎时要靠束腰带的一端收拉粘贴控制,松紧度不好控制,易于造成小儿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疝气带,旨在改善传统同类产品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疝气带,包括垫体和束腰带,垫体的左右两边均设有日字扣,束腰带通过其两端分别系扣于垫体两边的日字扣上,以将垫体绑扎于小儿腹部。
作为优选方案,束腰带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将端部逆向黏贴于带体上的魔术贴。
作为优选方案,日字扣为软质扣。
作为优选方案,垫体包括三明治网布、设于三明治网布外围的内皮革带、以及设于内皮革带外围的外皮革带。
作为优选方案,内皮革带上设有透气孔。
作为优选方案,内皮革带的宽度大于外皮革带的宽度。
作为优选方案,外皮革带的硬度大于内皮革带的硬度。
作为优选方案,垫体的内面设有用于将三明治网布、内皮革带和外皮革带包覆住的亲肤面层。
作为优选方案,亲肤面层为棉层。
作为优选方案,亲肤面层上设有疝包贴,该疝包贴位于垫体内面中央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束腰带独立于垫体,其两端均采用系扣的方式与垫体进行活动连接,使用时由两端控制收拉,可两边同时用力,配合垫体两边的日字扣,可保证束腰带和垫体均受力均匀,以提高绑扎时小儿的舒适度。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垫体主体采用三明治网布,可确保透气性,考虑到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垫体内面包覆有一层棉质亲肤面层,垫体两边的日字扣也是特殊定制的软质日字扣,不伤皮肤,且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垫体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疝气带,包括垫体1,该垫体1包括三明治网布1.1、缝合与三明治网布1.1外围的内皮革带1.2、以及缝合于内皮革带1.2外围的外皮革带1.3,内皮革带1.2上设有透气孔,内皮革带1.2的宽度大于外皮革带1.3的宽度,外皮革带1.3的硬度大于内皮革带1.2的硬度。
垫体1的内面设有用于将三明治网布1.1、内皮革带1.2和外皮革带1.3包覆住的棉质亲肤面层1.4,以防止小儿肌肤与质地较硬的三明治网布1.1、内皮革带1.2和外皮革带1.3直接接触,以利于提高产品的舒适度。亲肤面层1.4的中部区域设有供疝包粘贴固定于垫体1上的疝包贴1.5。
垫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日字扣3。
该疝气带还包括一根两端可分别系扣于垫体1两边日字扣3上的束腰带2,束腰带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将端部逆向黏贴于其带体上的魔术贴2.1。
使用时,将疝包粘贴固定于垫体1内面的疝包贴1.5上,将疝包对准小儿肚脐,将束腰带2的两端分别系扣于垫体1两侧的日字扣3上,同时收紧束腰带2的两端后将束腰带2的两端均通过魔术贴2.1粘合,即可将疝包绑缚于小儿肚脐处。
1.一种疝气带,包括垫体(1)和束腰带(2),其特征在于:垫体(1)的左右两边均设有日字扣(3),束腰带(2)通过其两端分别系扣于垫体(1)两边的日字扣(3)上,以将垫体(1)绑扎于小儿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束腰带(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将端部逆向黏贴于带体上的魔术贴(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日字扣(3)为软质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垫体(1)包括三明治网布(1.1)、设于三明治网布(1.1)外围的内皮革带(1.2)、以及设于内皮革带(1.2)外围的外皮革带(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内皮革带(1.2)上设有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内皮革带(1.2)的宽度大于外皮革带(1.3)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外皮革带(1.3)的硬度大于内皮革带(1.2)的硬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垫体(1)的内面设有用于将三明治网布(1.1)、内皮革带(1.2)和外皮革带(1.3)包覆住的亲肤面层(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亲肤面层(1.4)为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疝气带,其特征在于:亲肤面层(1.4)上设有疝包贴(1.5),该疝包贴(1.5)位于垫体(1)内面中央区域。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