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14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属于建筑工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装配式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施工与常规混凝土浇筑相比具有节地、节能、节材、节水、低噪音、扬尘少以及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同时建筑工程质量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装配式结构多为吊装,吊装好的预制构件均是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先用座浆料将封堵预制构件外侧封堵,后用灌浆料注浆。但是因座浆料已经封堵表面,用灌浆料注浆则成了隐蔽工程,无法直观监测内部注浆情况,注浆过程中注浆区域气压情况、密实度无法保证,因而导致合格率下降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对注浆过程直接监测,且具有提高注浆质量的装配式构件注浆辅助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包括:预埋钢筋套筒、混凝土预制构件、注浆口、出浆口、底座、垫片和观察模块;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垫片,所述垫片上竖直设置有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底座与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座浆料封仓后形成内部空腔结构,若干所述预埋钢筋套筒竖直固定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内,所述预埋钢筋套筒为管状结构,且预埋钢筋套筒上设置注浆口和出浆口,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上设置有与注浆口和出浆口相对应的若干气孔,所述注浆口和出浆口通过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钢筋下部与底座内钢筋上部均设置于预埋钢筋套筒内,所述观察模块与出浆口连通,所述观察模块为竖直设置的透明观察管。

    所述观察模块还包括漏斗,所述透明观察管上部固定有漏斗,且透明观察管与漏斗连通。

    所述观察模块还包括弯头,所述弯头一端与透明观察管连通,弯头另一端与出浆口内径相配合,所述弯头可卡接于出浆口内。

    所述弯头另一端另一端设置有若干膨胀管片,若干所述膨胀管片围合成管状结构,若干所述膨胀管片插接于出浆口后,膨胀管片与出浆口内壁精密配合使观察模块固定于出浆口,且防止灌浆料自弯头与出浆口连接处泄露。

    所述底座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空腔与若干预埋钢筋套筒连通后形成完整注浆区。所述注浆区过长需进行分仓,所述分仓即在所述底座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的空腔内通过座浆料分割为若干小型内腔。

    所述小型内腔上最下端注浆口与注浆设备连通,该小型内腔上距离连通注浆设备的注浆口最远端处的出浆口上设置有观察模块。

    观察模块设置于距离连通注浆设备

    所述注浆口位于出浆口正下方。

    所述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还包括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用于封堵注浆口和出浆口。

    透明观察管上设置有距离刻度表。

    所述预埋钢筋套筒下端开口与钢筋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垫片高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采用观察模块可对溢入透明观察管内的灌浆料直接观察,对隐蔽工程的内部作业情况了然于心。另外,灌浆料在进入透明观察管内后静置10~20分钟后回落一端距离,依照经验以及实验,现场施工人员可方便快捷的判断装配式构件注浆是否合格。

    二、本实用新型透明观察管内的灌浆料可倒流至预埋钢筋套筒内,进一步夯实灌浆,提高注浆密实度和品质,减少间隙未填满的情况发生。

    三、本实用新型采用漏斗,当透明观察管内灌浆料回落过多时,可通过漏斗添加灌浆料进行补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安装观察模块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观察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中:1为预埋钢筋套筒,2为混凝土预制构件,3为注浆口,4为出浆口,5为橡胶塞,6为底座,7为垫片,8为观察模块,81为透明观察管,82为漏斗,83为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包括:预埋钢筋套筒1、混凝土预制构件2、注浆口3、出浆口4、底座6、垫片7和观察模块8;所述底座6上固定有垫片7,所述垫片7上竖直设置有混凝土预制构件2,所述底座6与混凝土预制构件2之间通过座浆料封仓后形成内部空腔结构,若干所述预埋钢筋套筒1竖直固定于混凝土预制构件2内,所述预埋钢筋套筒1为管状结构,且预埋钢筋套筒1上设置注浆口3和出浆口4,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2上设置有与注浆口3和出浆口4相对应的若干气孔,所述注浆口3和出浆口4通过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2的钢筋下部与底座6内钢筋上部均设置于预埋钢筋套筒1内,所述观察模块8与出浆口4连通,所述观察模块8为竖直设置的透明观察管81。

    所述观察模块8还包括漏斗82,所述透明观察管81上部固定有漏斗82,且透明观察管81与漏斗连通。

    所述观察模块8还包括弯头83,所述弯头83一端与透明观察管81连通,弯头83另一端与出浆口4内径相配合,所述弯头83可卡接于出浆口4内。

    所述底座6和混凝土预制构件2之间的空腔与若干预埋钢筋套筒1连通后形成完整注浆区。所述注浆区过长需进行分仓,所述分仓即在所述底座6和混凝土预制构件2之间的空腔内通过座浆料分割为若干小型内腔。

    所述小型内腔上最下端注浆口3与注浆设备连通,该小型内腔上距离连通注浆设备的注浆口3最远端处的出浆口上设置有观察模块8。

    观察模块8设置于距离连通注浆设备

    所述注浆口3位于出浆口4正下方。

    所述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还包括橡胶塞5,所述橡胶塞5用于封堵注浆口3和出浆口4。

    透明观察管81上设置有距离刻度表。

    所述预埋钢筋套筒1下端开口与钢筋之间设置有间隙。

    所述垫片7高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具体运行过程如下:

    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2依照上述描述安装于底座6后,所述座浆料封堵混凝土预制构件2与底座6之间间隙形成一组封仓,然后将注浆设备金属软管与该组封仓内的一个注浆口3连通。与注浆设备注浆口3最好为一组封仓的最下端或者两边角处,所述该组封仓内最上端且距离连通注浆设备注浆口3最远的出浆口4连通观察模块8。启动注浆设备向注浆口3匀速缓慢注浆,该组封仓内的其他注浆口3和出浆口4依次溢流灌浆料,当溢流的灌浆料无气泡时采用橡胶塞5堵塞注浆口3和出浆口4,直至观察模块8的透明观察管81内出现灌浆料后停止注浆,然后注浆设备的连接软管与注浆口3分离,橡胶塞5迅速封堵该注浆口3;静置10~20分钟后,透明观察管81内灌浆料进行回落,提高封仓内灌浆料密实度,若回落过多,可通过漏斗添加灌浆料,保证注浆灌浆质量;

    当注浆完成且观察到灌浆质量合格后,去除观察模块8,橡胶塞5迅速封堵该出浆口4,待灌浆料完全硬化结晶后,拆除橡胶塞5。

    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钢筋套筒(1)、混凝土预制构件(2)、注浆口(3)、出浆口(4)、底座(6)、垫片(7)和观察模块(8);所述底座(6)上固定有垫片(7),所述垫片(7)上竖直设置有混凝土预制构件(2),所述底座(6)与混凝土预制构件(2)之间通过座浆料封仓后形成内部空腔结构,若干所述预埋钢筋套筒(1)竖直固定于混凝土预制构件(2)内,所述预埋钢筋套筒(1)为管状结构,且预埋钢筋套筒(1)上设置注浆口(3)和出浆口(4),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2)上设置有与注浆口(3)和出浆口(4)相对应的若干气孔,所述注浆口(3)和出浆口(4)通过气孔与外界连通,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2)的钢筋下部与底座(6)内钢筋上部均设置于预埋钢筋套筒(1)内,所述观察模块(8)与出浆口(4)连通,所述观察模块(8)为竖直设置的透明观察管(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模块(8)还包括漏斗(82),所述透明观察管(81)上部固定有漏斗(82),且透明观察管(81)与漏斗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模块(8)还包括弯头(83),所述弯头(83)一端与透明观察管(81)连通,弯头(83)另一端与出浆口(4)内径相配合,所述弯头(83)可卡接于出浆口(4)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口(3)位于出浆口(4)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还包括橡胶塞(5),所述橡胶塞(5)用于封堵注浆口(3)和出浆口(4)。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透明观察管(81)上设置有距离刻度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套筒(1)下端开口与钢筋之间设置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7)高度为20~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属于建筑工程设备领域;提出一种可对注浆过程直接监测,且具有提高注浆质量的装配式构件注浆辅助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提高装配式构件注浆合格率装置,包括:预埋钢筋套筒、混凝土预制构件、注浆口、出浆口、底座、垫片和观察模块;底座上固定有垫片,垫片上竖直设置有混凝土预制构件,底座与混凝土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座浆料封仓后形成内部空腔结构,若干预埋钢筋套筒竖直固定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内,且预埋钢筋套筒上设置注浆口和出浆口,注浆口和出浆口与外界连通,观察模块与出浆口连通,观察模块为竖直设置的透明观察管。

    技术研发人员:裴毅明;张利;郝鹏飞;糜宇;郝锦鹏;冯少励;唐中锐;李振;殷翠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0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67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