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方便,墙板效果好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装配式建筑规划自2015年以来密集出台,2015年末发布《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决定2016年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迅速,但是在墙板这大面积预制件都是采用大面积的模板来浇筑,这样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由于模板是钢板,浇筑的混凝土与空气接触的地方只有在浇筑口,到时以下问题:1.无法明确混凝土凝结是否均匀(往往浇筑口的强度远大于中心位置,导致脱模时间不能准确把握,脱模损坏墙板);2.大面积的模板与墙板容易形成张力(模板与墙板吸合在一起),脱模时模板拉破墙板表面;3.墙板大小固定使用的模板也固定,不能适用不同宽度的墙板使用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墙板效果好,脱模简单,适用性广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包括上横梁、中间固定筋、下横梁和墙板模板,以及固定柱,所述墙板模板一端卡接上横梁另一端卡接下横梁,所述固定柱连接固定上横梁和下横梁并位于墙板模板侧边,所述中间固定筋搭建在墙板模板表面且固定在固定柱上;所述墙板模板设有凸字形卡块和中间张力释放机构,凸字形卡块位于墙板模板两端并与上横梁或下横梁卡接,中间张力释放机构由模板预留开口和t型板组成,t型板与模板预留开口配合,且t型板与中间固定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固定筋为工字形,其中间设有若干长槽和吊耳,若干长槽和吊耳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t型板上设有扣合件,扣合件穿过中间固定筋的长槽。
进一步地,所述凸字形卡块上设有防止墙板模板移动的卡口,卡口与上横梁或下横梁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上设有模板固定凹槽、卸装孔和模板卡槽,模板固定凹槽与凸字形卡块卡合,卸装孔位于上横梁上,模板卡槽与卡口配合且通过卡销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梁两端的卸装孔通过螺栓与固定柱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梁上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下横梁底部,下横梁其余结构与上横梁一样。
本实用新型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设计科学合理,模板能够拼装适用不同长度的墙板,预留张力释放的模板洞,脱模方便快捷;综合起来不但清理安装方便,而且墙板后期效果好,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图1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的截面剖视示意图;
附图中:1-上横梁;2-中间固定筋;3-下横梁;4-墙板模板;5-固定柱;11-模板固定凹槽;12-卸装孔;13-模板卡槽;14-螺栓;21-长槽;22-吊耳;31-支撑板;41-凸字形卡块;42-张力释放机构;43-模板预留开口;44-t型板;45-扣合件;46-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包括上横梁1、中间固定筋2、下横梁3和墙板模板4,以及固定柱5,所述墙板模板4一端卡接上横梁1另一端卡接下横梁3,所述固定柱5连接固定上横梁1和下横梁3并位于墙板模板4侧边,所述中间固定筋2搭建在墙板模板4表面且固定在固定柱5上;所述墙板模板4设有凸字形卡块41和中间张力释放机构42,凸字形卡块41位于墙板模板4两端并与上横梁1或下横梁3卡接,中间张力释放机构42由模板预留开口43和t型板44组成,t型板44与模板预留开口43配合,且t型板44与中间固定筋2连接。
具体地,所述中间固定筋2为工字形,其中间设有若干长槽21和吊耳22,若干长槽21和吊耳22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t型板44上设有扣合件45,扣合件45穿过中间固定筋2的长槽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字形卡块41上设有防止墙板模板4移动的卡口46,卡口46与上横梁1或下横梁3卡合。
具体地,所述上横梁1上设有模板固定凹槽11、卸装孔12和模板卡槽13,模板固定凹槽11与凸字形卡块41卡合,卸装孔12位于上横梁1上,模板卡槽13与卡口46配合且通过卡销固定。
具体地,所述上横梁1两端的卸装孔12通过螺栓14与固定柱5连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下横梁3上设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位于下横梁3底部,下横梁3其余结构与上横梁1一样。
进一步对安装步骤描述:使用时,首先把墙板模板4上的凸字形卡块41与上横梁1或下横梁3的模板固定凹槽11卡接,再通过卡销固定模板卡槽13与卡口46从而固定模板。固定柱5固定后,中间固定筋2对准墙板模板4的模板预留开口43,然后扣紧t型板44在模板预留开口43上(t型板44不但可以在浇筑混凝土初步凝结后打开观察是否内部凝结强度是否达到脱模强度,而且能够减少模板与墙板的接触面积,降低两者间的张力效应,脱模更方便)。最后把整个结构竖起在工作平台上支撑板31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包括上横梁(1)、中间固定筋(2)、下横梁(3)和墙板模板(4),以及固定柱(5),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板模板(4)一端卡接上横梁(1)另一端卡接下横梁(3),所述固定柱(5)连接固定上横梁(1)和下横梁(3)并位于墙板模板(4)侧边,所述中间固定筋(2)搭建在墙板模板(4)表面且固定在固定柱(5)上;所述墙板模板(4)设有凸字形卡块(41)和中间张力释放机构(42),凸字形卡块(41)位于墙板模板(4)两端并与上横梁(1)或下横梁(3)卡接,中间张力释放机构(42)由模板预留开口(43)和t型板(44)组成,t型板(44)与模板预留开口(43)配合,且t型板(44)与中间固定筋(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固定筋(2)为工字形,其中间设有若干长槽(21)和吊耳(22),若干长槽(21)和吊耳(22)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t型板(44)上设有扣合件(45),扣合件(45)穿过中间固定筋(2)的长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字形卡块(41)上设有防止墙板模板(4)移动的卡口(46),卡口(46)与上横梁(1)或下横梁(3)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梁(1)上设有模板固定凹槽(11)、卸装孔(12)和模板卡槽(13),模板固定凹槽(11)与凸字形卡块(41)卡合,卸装孔(12)位于上横梁(1)上,模板卡槽(13)与卡口(46)配合且通过卡销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横梁(1)两端的卸装孔(12)通过螺栓(14)与固定柱(5)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拼装装配式墙板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横梁(3)上设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位于下横梁(3)底部,下横梁(3)其余结构与上横梁(1)一样。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