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科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又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将人体置于特殊的外加磁场内,经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体外的接受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图像的方法,在现代医学领域,核磁共振检查已成为常规检查之一,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由于核磁共振室内具有强磁场,所以含有金属铁部件的各种设备包括普通医疗转运平车、担架车、手术车、患者身上的戒指、眼镜、内衣金属扣、骨金属支架、血管支架等物品严禁进入核磁共振室。
当危重患者进、出核磁共振室接受检查,必须由医护人员或家属背或抬着进出,这给患者特别是严重颅脑损伤、骨折等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加重病情,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给医疗检查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包括车板固定框,所述车板固定框的顶部开设有车板放置槽,所述车板放置槽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车板,所述车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车板固定框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底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可选的,所述车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卡板与车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柱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开设有支撑孔。
可选的,所述车板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车板固定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核磁共振室专用车,通过车板固定框、车板放置槽、第一电动推杆、卡板、卡槽、第二电动推杆和支撑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当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患者平躺在车板上,医护人员推动专用车进入核磁共振室,移动至检测床旁边时,医护人员启动第二电动推杆,将支撑板顶出,从而使该专用车放置更加平稳,不会发生移动,当调节至合适高度时,医护人员启动第一电动推杆,即可将车板推至核磁共震检测床上,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搬运时受到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给检查带来便利。
2、该核磁共振室专用车,通过支撑柱、减震弹簧、挡板、缓冲垫和车板固定框的设置,当患者在运输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降低患者在运输时,出现磕伤的情况发生,通过护栏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运输时,出现掉落的情况,极大的对患者起到了保护作用,降低患者损伤概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板固定框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板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板固定框;2、车板放置槽;3、安装槽;4、第一电动推杆;5、卡板;6、车板;7、卡槽;8、缓冲槽;9、通孔;10、支撑柱;11、连接块;12、挡板;13、缓冲垫;14、放置槽;15、第二电动推杆;16、支撑板;17、防滑垫;18、固定底板;19、万向轮;20、护栏;21、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包括车板固定框1,连接块1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4,放置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5,第二电动推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7,通过防滑垫17的设置,可以使该专用车固定更加牢固,不易滑动,车板固定框1的顶部开设有车板放置槽2,车板放置槽2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第一电动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5。
为了达到拆卸便利的目的,通过卡板5、卡槽7、车板6和螺栓的设置,医护人员将车板6推至合适位置时,即可将螺栓拆除,使车板6放置在检测床板上,当患者检查完毕后,医护人员可以重新将卡板5与车板6进行连接,启动第一电动推杆4即可将患者移动至专用车上,卡板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车板6,车板6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卡板5与车板6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车板6的一侧开设有卡槽7。
为了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该装置设置有缓冲槽8,在车板固定框1进行移动时,支撑柱10不会撞击到车板固定框1,车板固定框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8,缓冲槽8的内底壁开设有通孔9,通孔9的内部贯穿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支撑柱10远离连接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2,挡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3,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18,通过车板固定框1、车板放置槽2、第一电动推杆4、卡板5、卡槽7、第二电动推杆15和支撑板16之间的配合设置,当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患者平躺在车板6上,医护人员推动专用车进入核磁共振室,移动至检测床旁边时,医护人员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5,将支撑板16顶出,从而使该专用车放置更加平稳,不会发生移动,当调节至合适高度时,医护人员启动第一电动推杆4,即可将车板6推至核磁共震检测床上,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搬运时受到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给检查带来便利,固定底板18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固定底板18的底部开设有支撑孔,车板固定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20,车板固定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1,通过支撑柱10、减震弹簧、挡板12、缓冲垫13和车板6固定框的设置,当患者在运输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降低患者在运输时,出现磕伤的情况发生,通过护栏20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运输时,出现掉落的情况,极大的对患者起到了保护作用,降低患者损伤概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减震弹簧的工作状态为压缩状态。
综上所述,该核磁共振室专用车,使用时,通过车板固定框1、车板放置槽2、第一电动推杆4、卡板5、卡槽7、第二电动推杆15和支撑板16之间的配合设置,当使用该装置时,可以将患者平躺在车板6上,医护人员推动专用车进入核磁共振室,移动至检测床旁边时,医护人员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5,将支撑板16顶出,从而使该专用车放置更加平稳,不会发生移动,当调节至合适高度时,医护人员启动第一电动推杆4,即可将车板6推至核磁共震检测床上,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搬运时受到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给检查带来便利,通过支撑柱10、减震弹簧、挡板12、缓冲垫13和车板6固定框的设置,当患者在运输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效果,降低患者在运输时,出现磕伤的情况发生,通过护栏20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运输时,出现掉落的情况,极大的对患者起到了保护作用,降低患者损伤概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包括车板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固定框(1)的顶部开设有车板放置槽(2),所述车板放置槽(2)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5),所述卡板(5)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车板(6),所述车板(6)的一侧开设有卡槽(7),所述车板固定框(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8),所述缓冲槽(8)的内底壁开设有通孔(9),所述通孔(9)的内部贯穿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6)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卡板(5)与车板(6)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柱(10)远离连接块(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1)的底部开设有放置槽(14),所述放置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5),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18),所述固定底板(18)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所述固定底板(18)的底部开设有支撑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室专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板固定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20),所述车板固定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