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
背景技术:
担架指用于运输人员或货物的架体,大多情况下担架用于伤员的运输,演变到现在,现今的担架运用多为在急救过程中运送病人。
而现有的急诊急救用担架,对便捷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但在便捷性要求极高的情况下,急诊急救担架的稳定性得不到较佳的保证,存在着极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急诊急救担架的稳定性得不到较佳的保证,存在着极大的医疗安全隐患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包括母担架杆、子担架杆及担架头杆,所述母担架杆及子担架杆的内侧均开设有置放槽,其内设置有子转轴,且子转轴的外侧设置有母转轴,该母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其上设置有承载软垫,所述母担架杆及子担架杆上均开设有多个功能槽孔;
所述母担架杆的内部设置有蜗卷卷辊,其上卷绕设置有承载帘布,母担架杆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槽口;
所述担架头杆上设置有头部板。
优选的,所述承载帘布的头部设置有母魔术贴,且子担架杆的顶部设置有子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承载帘布通过母魔术贴与所述子担架杆上的子魔术贴粘合。
优选的,所述承载帘布的头部设置有绑带,且绑带绑设于所述功能槽孔内。
优选的,所述子转轴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母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凸点。
优选的,所述凸点为弹性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承载帘布的一端穿过所述配合槽口延伸至所述母担架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承载软垫为弹性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一侧位于所述置放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承载板及承载帘布的双重设置,提高了担架的承载稳定性,且在此情况下,仍可方便的叠收起母担架杆及子担架杆,进行担架的快速移动,使用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的拉出承载帘布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的母担架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母担架杆、2子担架杆、21子魔术贴、3担架头杆、31头部板、4功能槽孔、5子转轴、6母转轴、61凸点、7承载板、71承载软垫、8置放槽、9配合槽口、10蜗卷卷辊、101承载帘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包括母担架杆1、子担架杆2及担架头杆3,母担架杆1及子担架杆2的内侧均开设有置放槽8,其内设置有子转轴5,且子转轴5的外侧设置有母转轴6,该母转轴6的一侧焊接有承载板7,其上胶接设置有承载软垫71,母担架杆1及子担架杆2上均开设有多个功能槽孔4,母担架杆1的内部设置有蜗卷卷辊10,其上卷绕设置有承载帘布101,母担架杆1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槽口9,担架头杆3上设置有头部板31。
本实施例中,承载帘布101的头部设置有母魔术贴,且子担架杆2的顶部设置有子魔术贴21,在工作状态时,承载帘布101通过母魔术贴与子担架杆2上的子魔术贴21粘合,使得承载帘布101被稳定的拉出设置使用,而当需要收纳承载帘布101时,手动分离母魔术贴及子魔术贴21,在蜗卷卷辊10的回卷作用下,承载帘布101被收回到蜗卷卷辊10上。
其中,承载帘布101的头部还设置有绑带,且绑带绑设于功能槽孔4内,通过绑带绑设承载帘布101,可进一步固定承载帘布101。
具体地,子转轴5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母转轴6的内部设置有凸点61,凸点61为弹性橡胶材质,使得母转轴6沿着子转轴5顿挫进行转动。
具体地,承载帘布101的一端穿过配合槽口9延伸至母担架杆1的外侧,承载软垫71为弹性橡胶材质,使得承载帘布101位于承载软垫71上时,其上的患者不适感降低,通过承载软垫71提供软性承载力。
本实施例中,在母担架杆1及子担架杆2的内侧均设置有承载板7,承载板7通过子转轴5及母转轴6可转动调节位置进行使用,在需要时,可转动承载板7在外侧,提供承载力,而后拉出承载帘布101,承载帘布101位于承载板7的上方,双重承载提供承载力,保证担架使用时的承载稳定性。
此外,在子转轴5与母转轴6之间设置有凹槽及凸点61,二者配合使得承载板7的转动为棱角卡设式顿挫转动,可保持自身位置,且在不需要使用承载板7时,可将承载板7转动收纳在置放槽8内,方便叠起母担架杆1及子担架杆2进行担架的快速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包括母担架杆(1)、子担架杆(2)及担架头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担架杆(1)及子担架杆(2)的内侧均开设有置放槽(8),其内设置有子转轴(5),且子转轴(5)的外侧设置有母转轴(6),该母转轴(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其上设置有承载软垫(71),所述母担架杆(1)及子担架杆(2)上均开设有多个功能槽孔(4);
所述母担架杆(1)的内部设置有蜗卷卷辊(10),其上卷绕设置有承载帘布(101),母担架杆(1)的顶部开设有配合槽口(9);
所述担架头杆(3)上设置有头部板(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帘布(101)的头部设置有母魔术贴,且子担架杆(2)的顶部设置有子魔术贴(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帘布(101)通过母魔术贴与所述子担架杆(2)上的子魔术贴(21)粘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帘布(101)的头部设置有绑带,且绑带绑设于所述功能槽孔(4)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转轴(5)的外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母转轴(6)的内部设置有凸点(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点(61)为弹性橡胶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帘布(101)的一端穿过所述配合槽口(9)延伸至所述母担架杆(1)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软垫(71)为弹性橡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科用便捷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7)的一侧位于所述置放槽(8)的内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