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或市政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
背景技术:
在农田或市政施工中,经常涉及小型现浇砼渠项目,其主要方法是基础开挖好后:1、先浇捣渠底,等渠底达到一定强度再立模浇渠壁。2、先立模浇渠壁,再进行渠底浇捣施工。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成熟的用于小型现浇砼渠道立模的钢支架,立模还是传统的利用木板木棍支撑加固,其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渠底渠檗分开浇捣存在施工缝,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渗漏或渠壁倒塌;二是每块模板都要多点支撑,导致人工花的时间多,人工劳动强度也大;三是线型不好控制,容易出现纵坡段高低起伏,弯道不流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包括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右内模板,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和右内模板每两个相邻呈间隔且分别通过多根左外模板竖撑杆、多根左内模板竖撑杆、多根右外模板竖撑杆和多根右内模板竖撑杆固定,各外模板竖撑杆、左内模板竖撑杆、右外模板竖撑杆和右内模板竖撑杆的上端安装在对应的各支架横梁上。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每个所述支架横梁、左外模板竖撑杆、左内模板竖撑杆、右外模板竖撑杆和右内模板竖撑杆均采用u型槽钢。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和右内模板每两个相邻之间通过横撑杆支撑,不仅可以让各模板紧贴各竖撑杆,也可以防止渠道变形。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和右内模板的外侧还设有复数个小块模板,各小块模板沿长度呈每隔50cm分布。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每个所述左外模板竖撑杆与右外模板竖撑杆之间的距离为渠宽,支架横梁长度大于渠宽。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撑杆采用木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轻巧方便,适用各种地型。
2、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将小块模板连接成一个整体,成型后的渠道纵坡平顺,转弯流畅。
3、本实用新型可一次性完成渠道砼浇捣施工,使渠壁渠底形成一个整体,有效的防止渗漏及渗漏引起的渠底掏空渠壁倒塌。
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有效减少立模工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左外模板,2—左内模板,3—右外模板,4—右内模板,5—左外模板竖撑杆,6—左内模板竖撑杆,7—右外模板竖撑杆,8—右内模板竖撑杆,9—支架横梁,10—木棍横撑杆,11—错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包括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左外模板1、左内模板2、右外模板3、右内模板4,左外模板1、左内模板2、右外模板3和右内模板4每两个相邻呈间隔且分别通过多根左外模板竖撑杆5、多根左内模板竖撑杆6、多根右外模板竖撑杆7和多根右内模板竖撑杆8固定,各外模板竖撑杆5、左内模板竖撑杆6、右外模板竖撑杆7和右内模板竖撑杆8的上端通过焊接或螺栓的方法固定在各支架横梁9上。
每个所述支架横梁9、左外模板竖撑杆5、左内模板竖撑杆6、右外模板竖撑杆7和右内模板竖撑杆8均采用u型槽钢。
左外模板1、左内模板2、右外模板3和右内模板4每两个相邻之间通过木棍横撑杆10支撑,不仅可以让各模板紧贴各竖撑杆,也可以防止渠道变形。
左外模板1、左内模板2、右外模板3和右内模板4的外侧还设有复数个小块模板,各小块模板沿长度呈每隔50cm分布,连接成一个整体,完成模板固定支撑。
每个所述左外模板竖撑杆5与右外模板竖撑杆7之间的距离为渠宽,支架横梁9长度大于渠宽。
支架横梁长度为渠宽 渠壁厚度×2 模板厚度×4 两边各预留5cm;左外模板和右外模板的长度均为渠高 渠底厚度;左内模板和右内模板的长度为渠高-5cm施工空间。以渠高40cm×渠宽40cm×渠壁厚12cm×渠底厚12cm,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和右内模板的厚度均为1.5cm为例(下同):支架横梁长度为40 12×2 1.5×4 5×2=80cm;b=40 12=52cm,左外模板和右外模板相对应为52cm;c=40-5=35cm,左内模板和右内模板与渠高相对应为40cm。焊接时左外模板竖撑杆与右外模板竖撑杆之间距离为40 12×2 1.5×4=70cm;左内模板竖撑杆与右内模板竖撑杆之间距离为40-1.5×2=37cm;左外模板竖撑杆与右外模板竖撑杆之间和左内模板竖撑杆与右内模板竖撑杆之间距离均为12 1.5×2=15cm。
使用时将内外侧模板依次摆放在挖好的基础内扶正,以50cm左右间距将支架垂直插入,两边同时进行,左外模板与左内模板之间和右外模板与右内模板之间分别通过12cm长的木棍撑紧,使模板紧贴各模板竖撑杆,四块模板上方在同一水平上,左内模板和右内模板与渠高相对应为40cm,左外模板和右外模板相对应为52cm,上方水平后下方自然形成12cm高的预留空间,即渠底厚。首块模板左右两侧渠壁内模板与外模板长度应相差50cm左右,以形成错缝11,直至整条渠道施工结束。每个错缝位置安装有小块模板,这样有利于左右两边模板相互制约形成整体,保持线型。
浇捣时,将拌制好的混凝土从两侧渠壁灌入,两边同时进行,浆体灌满渠壁模板后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使混凝土浆液从预留好的空间挤向渠底,达到设计厚度用铁板摸平,再补浆液至渠壁饱满收光即完成一次成型渠道浇捣。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1.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包括向两端无限延伸的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右内模板,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和右内模板每两个相邻呈间隔且分别通过多根左外模板竖撑杆、多根左内模板竖撑杆、多根右外模板竖撑杆和多根右内模板竖撑杆固定,各外模板竖撑杆、左内模板竖撑杆、右外模板竖撑杆和右内模板竖撑杆的上端安装在对应的各支架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横梁、左外模板竖撑杆、左内模板竖撑杆、右外模板竖撑杆和右内模板竖撑杆均采用u型槽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和右内模板每两个相邻之间通过横撑杆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模板、左内模板、右外模板和右内模板的外侧还设有复数个小块模板,各小块模板沿长度呈每隔50cm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左外模板竖撑杆与右外模板竖撑杆之间的距离为渠宽,支架横梁长度大于渠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现浇砼渠道一次成型施工模板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撑杆采用木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