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毂刹锁技术领域,涉及智能毂刹锁。
背景技术:
电动自动车或者摩托车的后轮往往采用刹车装置,在刹车装置上设置后轮毂刹锁将后轮锁死,可以防止停泊在停车场上的电动自行车或者摩托车被人随意推走,减少车辆被盗窃的风险。例如申请人曾提交过的申请号为201820296554.4的一种后轮毂刹锁,它包括毂刹外壳,毂刹外壳的外侧面上具有凸出的滑槽座,滑槽座上设置有锁舌,毂刹外壳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能够驱动锁舌在滑槽座上滑动的驱动组件,毂刹外壳的内侧面上还具有凸出的安装座,安装座的端面上固定有扭簧,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有呈块状的驱动块,毂刹外壳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凹入的与驱动块对应设置的安装槽,驱动块插入在安装槽内且驱动杆能够驱动驱动块在安装槽内运动,驱动块上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孔口与安装槽的槽口开口方向大致相同,锁舌上设置有固定孔,扭簧的一端插设在固定孔内,扭簧的另一端插设在安装孔内。使用时,驱动杆驱动驱动块在安装槽内运动,驱动块带动扭簧转动,扭簧带动锁舌在滑槽座上滑动,使毂刹锁上锁或者开锁。
然而,该后轮毂刹锁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扭簧的转动由驱动块带动,驱动块由驱动杆带动转动,驱动块是呈方型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驱动块在沿使锁舌回缩方向转动时,驱动块会与毂刹外壳的侧壁相抵靠而导致驱动块的转动角度受限,使得扭簧无法为锁舌的回缩提供足够大的弹力,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锁舌受泥沙的阻碍而无法顺利回缩,即工作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毂刹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工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智能毂刹锁,包括刹车毂盖以及均设于刹车毂盖内的电机、扭簧与锁销,所述刹车毂盖内垂直设置有定位柱,扭簧套接在定位柱上,电机能驱动扭簧转动并带动锁销沿刹车毂盖的径向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驱动轮,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驱动轮的中心,刹车毂盖内侧设有凹槽,驱动轮部分位于凹槽内,驱动轮靠近扭簧的一端面偏心设置有联结部,联结部呈弧形且联结部位于驱动轮上远离凹槽的边沿处,联结部上开设有联结槽,扭簧的一端沿定位柱的径向延伸至靠近驱动轮处并弯折穿出联结槽,扭簧该端的弯折方向与定位柱端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使用时,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摆动,驱动轮通过与扭簧的配合而带动扭簧以定位柱为圆心进行转动,扭簧转动时会通过与锁销的配合而带动锁销沿着滑槽滑动,使毂刹锁上锁或开锁。由于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驱动轮,驱动轮上设置偏心的联结部,扭簧的一端卡入联结部上的联结槽内而使得驱动轮转动时能够带动扭簧转动,利用了偏心的联结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驱动块的偏心设置,而使得驱动轮的转动又不像现有技术中的驱动块一样会受到刹车毂盖侧壁的限制,使得扭簧在锁销伸出或缩回时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弹力,这样锁销就不容易因泥沙的存在而被卡阻,从而确保了毂刹锁上锁或开锁时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智能毂刹锁中,所述联结部外侧设有凸条,凸条的一侧壁与联结槽的一侧槽壁相齐平,当驱动轮沿使锁销伸出方向转动时扭簧穿出联结槽的一端与凸条的上述侧壁相抵靠。
在上述的智能毂刹锁中,所述联结槽的开设方向与扭簧端部的弯折方向相交。
联结槽的开设方向与扭簧端部的弯折方向相交,意味着扭簧弯折的一端不是竖直穿过联结槽,这样在驱动轮沿使锁销回缩方向转动时联结槽另一侧槽壁就会使扭簧弯折的一端产生一定的扭曲,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扭簧的弹力以确保锁销能够顺利回缩。
在上述的智能毂刹锁中,所述刹车毂盖内侧具有滑座,滑座上沿刹车毂盖的径向开设有滑槽,锁销滑动设置于滑槽内,定位柱位于滑座与驱动轮之间,滑座侧部贯穿设置有让位槽,让位槽与滑槽侧向连通,锁销侧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扭簧一端沿定位柱的径向延伸穿过让位槽并插入连接孔内。
扭簧一端与联结槽相配合,扭簧的另一端沿定位柱的径向延伸穿过让位槽并插入连接孔内,这样当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转动时,通过扭簧两端的作用就可以实现锁销在滑槽内的滑动,从而实现上锁或开锁。另外,让位槽的开设可以起到排水和排泥沙的作用,避免泥沙积累而对锁销的滑动造成阻碍。
在上述的智能鼓刹锁中,所述滑槽的底面开设有直槽,直槽贯穿滑座的一侧壁,让位槽的底面开设有倾斜槽,倾斜槽的最高处位于滑槽处,倾斜槽的最低处位于滑座的一侧壁。
滑槽及倾斜槽的设置,可以用于排水及排泥沙,从而避免锁销处积累泥沙而对锁销的动作造成阻碍,进一步保证了本智能毂刹锁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智能毂刹锁中,所述刹车毂盖内侧边沿具有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上连接有呈环形的挡圈,挡圈的一端面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凸缘卡入环形卡槽内,环形凸缘外周面设有若干凸耳一,挡圈外周面对应设有若干凸耳二,凸耳二抵靠在凸耳一上且挡圈与刹车毂盖通过依次穿过凸耳二与凸耳一的紧固件相固定。
通过在刹车毂盖上连接挡圈,能够在电动行驶过程中防止水和泥沙进入刹车毂盖内。
在上述的智能毂刹锁中,所述刹车毂盖内侧设有安装槽与出线槽,电机部分卡入安装槽内,出线槽呈弧形,出线槽一端与安装槽相连通,出线槽另一端延伸至环形凸缘外,刹车毂盖内侧固定有将电机、扭簧与锁销定位在刹车毂盖上的固定盖,出线槽的开设处固定有压线板,压线板呈弧形,固定盖侧部延伸出呈弧形的压线部,压线部与压线板相配合形成与出线槽相同的形状并将出线槽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智能毂刹锁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驱动轮,驱动轮上设置偏心的联结部,利用了偏心的联结部代替了传统驱动块的偏心设置,使得驱动轮的转动不会受到刹车毂盖侧壁的限制,使得扭簧在锁销伸出或缩回时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弹力,这样锁销就不容易因泥沙的存在而被卡阻,从而确保了毂刹锁上锁或开锁时的稳定性。
另外,通过连接挡圈可以起到防止水和泥沙进入刹车毂盖内,同时在刹车毂盖内侧设置让位槽、直槽与倾斜槽可以起到排水与排泥沙的作用,避免泥沙积累而对锁销的运动造成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智能毂刹锁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刹车毂盖与挡圈之间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刹车毂盖与挡圈之间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智能毂刹锁(未连接挡圈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5是驱动轮、扭簧与锁销之间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刹车毂盖内侧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中智能毂刹锁的示意图。
图中,1、刹车毂盖;11、定位柱;12、凹槽;13、滑座;131、滑槽;132、让位槽;133、直槽;134、倾斜槽;14、环形凸缘;141、凸耳一;15、安装槽;16、出线槽;2、电机;3、扭簧;4、锁销;5、驱动轮;51、联结部;511、联结槽;512、凸条;6、挡圈;61、环形卡槽;62、凸耳二;7、固定盖;71、压线部;8、压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智能毂刹锁,包括刹车毂盖1、电机2、扭簧3与锁销4,电机2、扭簧3与锁销4均设于刹车毂盖1内侧,电机2能驱动扭簧3转动并带动锁销4沿刹车毂盖1的径向滑动。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刹车毂盖1内侧边沿设有环形凸缘14,环形凸缘14上连接有呈环形的挡圈6,挡圈6的一端面设有环形卡槽61,环形凸缘14卡入环形卡槽61内,环形凸缘14外周面设有若干凸耳一141,挡圈6外周面对应设有若干凸耳二62,凸耳二62抵靠在凸耳一141上且挡圈6与刹车毂盖1通过依次穿过凸耳二62与凸耳一141的紧固件相固定。通过在刹车毂盖1上连接挡圈6,能够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防止水和泥沙进入刹车毂盖1内。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刹车毂盖1内侧设有安装槽15,电机2部分卡入安装槽15内,刹车毂盖1内侧设有出线槽16,出线槽16呈弧形,出线槽16一端与安装槽15相连通,出线槽16另一端延伸至环形凸缘14外,刹车毂盖1的内侧于出线槽16的开设处固定有压线板8,压线板8呈弧形且压线板8封闭部分出线槽16。由于出线槽16的一端与安装槽15相连通,当电机2安装在安装槽15内时电机2的电线正好可以布置在出线槽16内并沿着出线槽16引至环形凸缘14外进行电连接。刹车毂盖1内侧还固定有将电机2、扭簧3及锁销4定位在刹车毂盖1上的固定盖7,固定盖7侧部延伸出呈弧形的压线部71,压线部71与压线板8配合形成与出线槽16相同的形状并将出线槽16完全封闭。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刹车毂盖1内侧垂直固定有定位柱11,电机2的转轴布置方向与定位柱11相垂直,扭簧3套接在定位柱11上,定位柱11端部固定有防止扭簧3从定位柱11上脱出的限位螺钉。电机2的转轴端部固定有驱动轮5,驱动轮5靠近扭簧3的一端面边沿偏心设置有联结部51,联结部51呈弧形且联结部51位于驱动轮5上远离凹槽12的边沿处,联结部51上开设有联结槽511,扭簧3的一端沿定位柱11的径向延伸至靠近驱动轮5处并弯折穿出联结槽511,扭簧3该端的弯折方向与定位柱11端部的延伸方向相同,联结槽511的开设方向与扭簧3端部的弯折方向相交。联结部51外侧设有凸条512,凸条512的一侧壁与联结槽511的一侧槽壁相齐平,当驱动轮5沿使锁销4伸出方向转动时扭簧3穿出联结槽511的一端与凸条512和联结槽511相齐平的一侧壁相抵靠。
如图6所示,刹车毂盖1内侧具有滑座13,滑座13上沿刹车毂盖1的径向开设有滑槽131,锁销4滑动设置于滑槽131内。定位柱11位于滑座13与驱动轮5之间,滑座13侧部设有让位槽132,让位槽132与滑槽131侧向连通,锁销4侧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扭簧3的另一端沿定位柱11的径向延伸穿过让位槽132并插入连接孔内。滑槽131的底面开设有直槽133,直槽133贯穿滑座13的一侧壁。让位槽132的底面开设有倾斜槽134,倾斜槽134的最高处位于滑槽131处,倾斜槽134的最低处位于滑座13的一侧壁。滑槽131及倾斜槽134的设置,可以用于排水及排泥沙,从而避免锁销4处积累泥沙而对锁销4的动作造成阻碍。
使用时,电机2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轮5摆动,驱动轮5通过与扭簧3的配合而带动扭簧3以定位柱11为圆心进行转动,扭簧3转动时会通过与锁销4的配合而带动锁销4沿着滑槽131滑动,使毂刹锁上锁或开锁。由于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固定驱动轮5,驱动轮5上设置偏心的联结部51,扭簧3的一端卡入联结部51上的联结槽511内而使得驱动轮5转动时能够带动扭簧3转动,利用了偏心的联结部51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驱动块的偏心设置,而驱动轮5的转动又不像现有技术中的驱动块一样会受到刹车毂盖1侧壁的限制,使得扭簧3在锁销4伸出或缩回时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弹力,从而确保了毂刹锁上锁或开锁时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刹车毂盖1的形状与实施例一不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1.智能毂刹锁,包括刹车毂盖(1)以及均设于刹车毂盖(1)内的电机(2)、扭簧(3)与锁销(4),所述刹车毂盖(1)内垂直设置有定位柱(11),扭簧(3)套接在定位柱(11)上,电机(2)能驱动扭簧(3)转动并带动锁销(4)沿刹车毂盖(1)的径向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端部固定有驱动轮(5),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驱动轮(5)的中心,刹车毂盖(1)内侧设有凹槽(12),驱动轮(5)部分位于凹槽(12)内,驱动轮(5)靠近扭簧(3)的一端面偏心设置有联结部(51),联结部(51)呈弧形且联结部(51)位于驱动轮(5)上远离凹槽(12)的边沿处,联结部(51)上开设有联结槽(511),扭簧(3)的一端沿定位柱(11)的径向延伸至靠近驱动轮(5)处并弯折穿出联结槽(511),扭簧(3)该端的弯折方向与定位柱(11)端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毂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部(51)外侧设有凸条(512),凸条(512)的一侧壁与联结槽(511)的一侧槽壁相齐平,当驱动轮(5)沿使锁销(4)伸出方向转动时扭簧(3)穿出联结槽(511)的一端与凸条(512)的上述侧壁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毂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槽(511)的开设方向与扭簧(3)端部的弯折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智能毂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毂盖(1)内侧具有滑座(13),滑座(13)上沿刹车毂盖(1)的径向开设有滑槽(131),锁销(4)滑动设置于滑槽(131)内,定位柱(11)位于滑座(13)与驱动轮(5)之间,滑座(13)侧部贯穿设置有让位槽(132),让位槽(132)与滑槽(131)侧向连通,锁销(4)侧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扭簧(3)一端沿定位柱(11)的径向延伸穿过让位槽(132)并插入连接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毂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1)的底面开设有直槽(133),直槽(133)贯穿滑座(13)的一侧壁,让位槽(132)的底面开设有倾斜槽(134),倾斜槽(134)的最高处位于滑槽(131)处,倾斜槽(134)的最低处位于滑座(13)的一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毂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毂盖(1)内侧边沿具有环形凸缘(14),环形凸缘(14)上连接有呈环形的挡圈(6),挡圈(6)的一端面设有环形卡槽(61),环形凸缘(14)卡入环形卡槽(61)内,环形凸缘(14)外周面设有若干凸耳一(141),挡圈(6)外周面对应设有若干凸耳二(62),凸耳二(62)抵靠在凸耳一(141)上且挡圈(6)与刹车毂盖(1)通过依次穿过凸耳二(62)与凸耳一(141)的紧固件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毂刹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毂盖(1)内侧设有安装槽(15)与出线槽(16),电机(2)部分卡入安装槽(15)内,出线槽(16)呈弧形,出线槽(16)一端与安装槽(15)相连通,出线槽(16)另一端延伸至环形凸缘(14)外,刹车毂盖(1)内侧固定有将电机(2)、扭簧(3)与锁销(4)定位在刹车毂盖(1)上的固定盖(7),出线槽(16)的开设处固定有压线板(8),压线板(8)呈弧形,固定盖(7)侧部延伸出呈弧形的压线部(71),压线部(71)与压线板(8)相配合形成与出线槽(16)相同的形状并将出线槽(16)封闭。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