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又名大管桩,制作方法为:按照设计制作管壁内的由非预应力主钢筋和箍筋组合成的钢筋笼;钢筋笼与桩头金属连接件连接,安置各种预埋件;钢筋笼装入钢模内,向钢模内浇筑混凝土,完成桩体雏形;上述装有桩体雏形的钢模绕桩轴旋转,混凝土离心挤密、成型;养护-脱模,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之间需使用管桩端板进行固定连接安装。
然而传统混凝土管桩端板之间的定位安装连接过程繁琐复杂,两个管桩端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安装结构稳定性较差,并且传统混凝土管桩端板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性能较差,导致混凝土管桩端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混凝土管桩端板之间的定位安装连接过程繁琐复杂,两个管桩端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安装结构稳定性较差,并且传统混凝土管桩端板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性能较差,导致混凝土管桩端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包括管桩端板本体,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表面位置处间隔开设有插接固筋瞄孔,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内侧表面上端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插接定位槽,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内侧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插接定位柱,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内侧表面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插接定位柱,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内侧表面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插接定位槽,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内侧表面靠近插接固筋瞄孔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凸块,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内侧表面靠近密封凸块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凹槽,所述第一插接定位柱和第一插接定位槽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插接定位柱和第二插接定位槽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凸块和密封凹槽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弧形,所述密封凹槽的尺寸与密封凸块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外侧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直径尺寸大于安装螺栓的螺帽直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插接定位柱和第一插接定位槽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一插接定位柱与第一插接定位槽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插接定位柱和第二插接定位槽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二插接定位柱和第二插接定位槽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侧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桩端板本体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截面形状为波纹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插接定位柱、第一插接定位槽、第二插接定位柱、第二插接定位槽、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将第一插接定位柱、第二插接定位柱分别与第一插接定位槽和第二插接定位槽之间进行插接配合,便于快速地将两个混凝土管桩端板进行定位安装连接,能够对安装螺栓牢固地定位,有效地防止安装螺栓容易发生松动,大幅度提高了两个管桩端板本体之间的连接安装结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强化了管桩端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混凝土管桩端板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性能,防止混凝土管桩端板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密封凹槽和密封凸块,密封凸块能够嵌入密封凹槽,大幅度提高了两个管桩端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管桩端板之间的密封性较差雨水易浸入管桩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的左视图;
图3为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的装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桩端板本体;101、第一加强筋;102、第二加强筋;103、密封凹槽;104、密封凸块;105、第一插接定位柱;1051、第一插接定位槽;106、第二插接定位柱;1061、第二插接定位槽;2、第一安装孔;201、沉孔;3、第二安装孔;4、插接固筋瞄孔;5、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包括管桩端板本体1,管桩端板本体1的表面位置处间隔开设有插接固筋瞄孔4,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上端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插接定位柱105,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插接定位柱106,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靠近插接固筋瞄孔4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凸块104,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靠近密封凸块104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凹槽103,第一插接定位柱105和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
在图1中:密封凸块104和密封凹槽103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弧形,密封凹槽108的尺寸与密封凸块104的尺寸相适配,达到了使得密封凸块104能够嵌入密封凹槽103内的目的。
在图3中:第一安装孔2和第二安装孔3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5,第一安装孔2和第二安装孔3的外侧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沉孔201,沉孔201的直径尺寸大于安装螺栓5的螺帽直径尺寸,达到了使得安装螺栓5能够隐藏于沉孔201内侧的目的。
在图1中:第一插接定位柱105和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第一插接定位柱105与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的尺寸相适配,达到了能够将第一插接定位柱105插接于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内的目的。
在图1中: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的尺寸相适配,达到了能够使得第二插接定位柱106插接于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内的目的。
在图1中:管桩端板本体1的侧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1,第一加强筋10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达到了强化管桩端板本体1侧面边缘结构强度的目的。
在图2中:管桩端板本体1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02,第二加强筋102的截面形状为波纹型,达到了强化管桩端板本体1外侧整体结构强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混凝土管桩端板过程中,当需要将两个混凝土管桩端板进行装配连接时,管桩端板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管桩端板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插接定位柱105和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将两个管桩端板本体1的第一插接定位柱105、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分别对应插接于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从而能够使得两个管桩端板本体1进行快速初步定位安装,密封凹槽103的尺寸与密封凸块104的尺寸相适配,密封凸块104能够嵌入密封凹槽103内,提高两个管桩端板本体1之间的密封性,此时第一安装孔2与第二安装孔3分别相应对准,使用安装螺栓5进行固定连接,第一插接定位柱105、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分别与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之间进行配合插接,使得两个管桩端板本体1之间的连接安装结构稳定性得到有效地提高,管桩端板本体1的侧面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1,管桩端板本体1的外侧表面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02,第一加强筋101和第二加强筋102强化了管桩端板本体1的结构强度。
在图1中:管桩端板本体1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02。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包括管桩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表面位置处间隔开设有插接固筋瞄孔(4),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上端位置处开设有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底端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一插接定位柱(105),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插接定位柱(106),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靠近插接固筋瞄孔(4)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凸块(104),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内侧表面靠近密封凸块(104)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设置有密封凹槽(103),所述第一插接定位柱(105)和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所述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的表面均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凸块(104)和密封凹槽(103)的截面形状均为半圆弧形,所述密封凹槽(103)的尺寸与密封凸块(104)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和第二安装孔(3)均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5),所述第一安装孔(2)和第二安装孔(3)的外侧表面位置处均开设有沉孔(201),所述沉孔(201)的直径尺寸大于安装螺栓(5)的螺帽直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定位柱(105)和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所述第一插接定位柱(105)与第一插接定位槽(1051)的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所述第二插接定位柱(106)和第二插接定位槽(1061)的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侧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01),所述第一加强筋(10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端板本体(1)的外侧表面位置处等距间隔固定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02),所述第二加强筋(102)的截面形状为波纹型。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