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熔纤盘及熔纤保护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2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配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容量熔纤盘及用于该大容量熔纤盘的熔纤保护管支架。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使得高速信息传输得以实现,它以高带宽、速率快及抗电磁污染等广泛应用于通信传输干线及接入网中。相比常规电缆来说,光纤比较脆弱,因此在光纤电缆安装连接之时,常常会用到熔纤盘,以此对需要熔接的光纤进行保护。随着光接入网的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进行当中,其使用量非常巨大,虽然说各个光配线设备生产厂家已研发出各种各样的熔纤盘安放在设备中投放市场,可在真正使用当中每种熔纤盘的使用性能都过于单一,容量偏小,如用于光缆分纤箱中大都为12或24芯,不能根据需要进行扩容,而现在的光纤接入量每年都会有大幅的增长,造成刚刚安装一两年的熔纤盘的容量不符合实际需要,又要重新更换熔纤盘,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安装在熔纤盘中的熔纤保护管支架,以使得可根据需求在不更换熔纤盘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扩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根据需求方便扩容的大容量熔纤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纤保护管支架,其用于熔纤盘,所述熔纤保护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采用柔性材料所制,所述支架本体上并行设置有一排若干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光纤保护管,所述支架本体的底壁与顶壁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将多个所述熔纤保护管支架上下叠放固定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熔纤保护管支架的支架本体上设置有可上下叠放连接的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可将两个或多个熔纤保护管支架上下叠放固定在一起,从而方便对熔纤盘中容纳的光纤保护管的数量进行扩充,而且无须扩展原有的熔纤盘的平面面积,在不更换熔纤盘的情况下达到对熔纤盘的容量进行扩充的目的;另外,由于支架本体采用柔性材料所制,相比一些刚性材料来说,在装入光纤保护管时,可避免支架本体对光纤保护管受到损伤。

    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顶面上的卡孔和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底面上的卡凸,所述卡凸可完全伸进所述卡孔中,以使得上下两个所述支架本体无缝接触。

    较佳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嵌装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顶面上的第一磁体和嵌装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底面上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可互相吸合。

    较佳地,所述容置槽呈u形,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向内紧缩,以使得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的口径略小于所述光纤保护管的直径。

    较佳地,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较佳地,所述支架本体采用硅胶所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大容量熔纤盘,其包括一底盘和若干如上所述的熔纤保护管支架,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支架本体的卡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中熔纤保护管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熔纤保护管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熔纤保护管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两个熔纤保护管支架叠放在一起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熔纤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实现原理及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光纤入户连接施工时所用到的熔纤盘200。熔纤盘200包括有底盘20和可与底盘20可拆卸连接的熔纤保护管支架100,熔纤保护管支架100包括支架本体10,支架本体10采用柔性材料所制,支架本体10上并行设置有一排若干容置槽11,容置槽11用于容置光纤保护管,支架本体10的底壁与顶壁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结构,通过连接结构,可将多个熔纤保护管支架100上下叠放固定在一起(如图4)。本实用新型熔纤保护管支架100的支架本体10上设置有可上下叠放连接的连接结构,通过该连接结构可将两个或多个熔纤保护管支架100上下叠放固定在一起,从而对熔纤盘200中容纳的光纤保护管的数量进行扩充,而且无须扩展原有的熔纤盘200的平面面积,在不更换熔纤盘200的情况下达到对熔纤盘200的容量进行扩充的目的。如果一个熔纤保护管支架100的容置槽11为六个,那么在使用上述两个熔纤保护管支架100,可方便地将熔纤盘200的容量由六芯扩充到十二芯,在扩充过程中,只需在原有的熔纤保护管支架100上面通过其自带的连接结构再连接一个熔纤保护管支架100即可。另外,由于支架本体10采用柔性材料所制,相比一些刚性材料来说,在装入光纤保护管时,可避免支架本体10对光纤保护管受到损伤。本实施例中,支架本体10优选为硅胶材料所制。

    关于上述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下述两种具体实施例:

    连接结构一,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两个端壁顶面上的卡孔13和设置于支架本体10的两个端壁底面上的卡凸14,卡凸14可完全伸进卡孔13中,以使得上下两个支架本体10无缝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架本体10为柔性材料,因此,卡凸14可稍大于卡孔13,以使得上下两个支架本体10连接牢靠。

    连接结构二,如图1,连接结构包括嵌装于支架本体10的两个端壁顶面上的第一磁体15和嵌装于支架本体10的两个端壁底面上的第二磁体(图未示),第一磁体15和第二磁体可互相吸合。本实施例中,采用磁铁吸合结构将上下两个支架本体10连接,拆装方便。

    另外,为便于拆装熔纤保护管支架100,如图5,底盘20上设置有用于卡设支架本体10的卡槽21,安装时,将支架本体10卡于卡槽21中即可,另外,卡槽21的底壁上还可设置于支架本体10上的卡凸14相适配的安装孔22,当将支架本体10卡于卡槽21中时,支架本体10底壁上的卡凸14卡于安装孔22中,有利于保证熔纤保护管支架100的稳定性。

    为避免熔纤保护管从最上面一层的支架本上的容置槽11中的开口处12滑脱,较佳地,如图1和图3,容置槽11呈u形,且,容置槽11的开口处12向内紧缩,以使得容置槽11的开口处12的口径略小于光纤保护管的直径。安装光纤保护管时,稍用力将其按压进容置槽11中,由于容置槽11的开口处12的口径略小于光纤保护管的直径,在盘线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光纤保护管无故滑脱。另外,为避免光纤保护管在容置槽11中横向前后滑动,容置槽11的内壁上还设置防滑纹16。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熔纤保护管支架,其用于熔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纤保护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采用柔性材料所制,所述支架本体上并行设置有一排若干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光纤保护管,所述支架本体的底壁与顶壁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将多个所述熔纤保护管支架上下叠放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纤保护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顶面上的卡孔和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底面上的卡凸,所述卡凸可完全伸进所述卡孔中,以使得上下两个所述支架本体无缝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纤保护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嵌装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顶面上的第一磁体和嵌装于所述支架本体的两个端壁底面上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可互相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纤保护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呈u形,且,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向内紧缩,以使得所述容置槽的开口处的口径略小于所述光纤保护管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纤保护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纤保护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采用硅胶所制。

    7.一种大容量熔纤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盘和若干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熔纤保护管支架,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底盘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容量熔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支架本体的卡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大容量熔纤盘及用于该大容量熔纤盘的种熔纤保护管支架,所述熔纤保护管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采用柔性材料所制,所述支架本体上并行设置有一排若干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光纤保护管,所述支架本体的底壁与顶壁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互相配合的连接结构,通过所述连接结构,可将多个所述熔纤保护管支架上下叠放固定在一起,从而方便对熔纤盘中容纳的光纤保护管的数量进行扩充,而且无须扩展原有的熔纤盘的平面面积,在不更换熔纤盘的情况下达到对熔纤盘的容量进行扩充的目的;另外,由于支架本体采用柔性材料所制,相比一些刚性材料来说,在装入光纤保护管时,可避免支架本体对光纤保护管受到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谯翠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恒威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2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