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架设过程中安装于塔架上的用于余缆存储的塔用余缆架及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光缆时,由于光缆交货长度有限,因此光缆的接续不可避免,因此变电站或杆塔处往往预留富余光缆,这也为后续光缆维修提供了方便。由于光缆的特殊材质,在盘绕光缆时,必须使其大于一定的弯曲半径,否者将会使得光缆收到折损,因此,在设计余缆架时,都会根据光缆的直径和预留量合理设计余缆架的盘绕半径,如图3所示,现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余缆架都是由两根十字形扁铁30组成的,在该两根十字形扁铁30的末端分别设置有一用于卡放光缆的卡口31,这样的余缆架结构,不仅光缆容易从卡口31中滑脱(为解决该问题,必须使用铁丝绑定),而且盘线半径是固定的,针对不同的使用场合需要设计不同的余缆架,即这样的余缆架不具备通用性,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以使得使用该固定支架组成的塔用余缆架具有通用性强、光缆不易脱落而且安装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通用性强、光缆不易脱落而且安装方便的塔用余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其包括固定端、收缆端以及连接杆,所述固定端包括一用于与塔架卡接的u形卡扣,所述收缆端包括一用于容纳光缆的u形架,盘起来的光缆可从所述u形架中穿过,所述u形架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锁定件;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卡扣和所述u形架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连接杆可自由调整所述u形卡扣和所述u形架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包括有三个可拆卸连接的零部件,分别为固定端、收缆端和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将固定端和收缆端连接,在收储和运输过程中可将其拆开,不占用过多收储空间;由多个固定支架所形成的余缆架的盘线半径取决于收缆端与固定端之间的距离,而通过连接杆可自由调整所述u形卡扣和所述u形架之间的距离,这就为形成的余缆架的盘线半径的调整提供了方便,使得余缆架可适用不同弯曲半径的光缆;另外,固定端通过u形卡扣与塔架卡接,安装方便;再者,所述u形架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锁定件,盘线时,释锁该锁定件,打开u形架的上端开口,盘线结束时,将锁定件锁定,从而避免光缆从u形架中滑脱。
较佳地,所述连接杆为一螺杆,所述u形架的其中一侧壁向底壁的外部延伸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连接部螺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卡扣的其中一侧壁螺接。
较佳地,所述锁定件包括一螺杆和螺接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u形架的上端开口处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一对相对的通孔,所述螺杆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将所述u形架的上端开口锁定。
较佳地,所述u形卡扣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其紧固在所述塔架上的紧固件。
较佳地,所述紧固件为设置在所述u形卡扣上的至少一个螺钉。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塔用余缆架,其包括至少四个如上所述的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该四个固定支架呈辐射状间隔安装在塔架上,以使得四个所述收缆端均布在同一圆的四个点位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余缆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固定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余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实现原理及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用余缆架,用于对塔架上的富余光缆200进行盘绕,以供接头连接以及后续维护使用,该余缆架包括至少四个固定支架100,该四个固定支架100间隔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富余光缆200盘绕在该四个固定支架100上。本实施例中,如图2,固定支架100其包括固定端、收缆端以及连接杆12。固定端包括一用于与塔架卡接的u形卡扣10,收缆端包括一用于容纳光缆200的u形架11,盘起来的光缆200可从u形架11中穿过,u形架1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锁定件13。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与u形卡扣10和u形架11可拆卸连接,且通过连接杆12可自由调整u形卡扣10和u形架11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固定支架100结构中,包括有三个可拆卸连接的零部件,分别为u形卡扣10、u形架11和连接杆12,通过连接杆12将u形卡扣10和u形架11连接,在收储和运输过程中可将其拆开,不占用过多收储空间。安装时,将四个固定支架100呈辐射状间隔安装在塔架上,以使得四个u形架11均布在同一圆的四个点位上,富余光缆200依次穿过四个u形架11形成一圆圈,该圆圈的半径即为余缆架的盘线半径,而余缆架的盘线半径取决于u形架11与u形卡扣10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连接杆12可自由调整u形卡扣10和u形架11之间的距离,这就为余缆架的盘线半径的调整提供了方便,使得余缆架可适用不同弯曲半径的光缆200。另外,固定端通过u形卡扣10与塔架卡接,安装方便。再者,u形架1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锁定件13,盘线时,释锁该锁定件13,打开u形架11的上端开口,盘线结束时,将锁定件13锁定,从而避免光缆200从u形架11中滑脱。
上述连接杆12优选为一螺杆,即连接杆12上开设有螺纹(图未示),u形架11的其中一侧壁向底壁的外部延伸形成一连接部110,连接部110上开设有一螺孔111,连接杆12的一端通过螺孔111与连接部110螺接,连接杆12的另一端与u形卡扣10的其中一侧壁螺接,当需要调节u形卡扣10和u形架11之间的距离时,板动u形架11使之相对连接杆12旋转,从而使得u形架11靠近或远离u形卡扣10,调整完毕后,还可在在连接杆12的两端分别套上紧固螺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锁定件13,较佳地,其包括一螺杆130和螺接在螺杆130上的螺母131,u形架11的上端开口处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一对相对的通孔132,螺杆130穿过两个通孔132将u形架11的上端开口锁定。盘绕光缆200时,松开螺母131,将螺杆130退出u形架11的上端开口,盘绕完毕后,再将螺杆130穿过两个通孔132,最后将螺母131紧固。
另外,为保证u形卡扣10与塔架的稳固连接,u形卡扣10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其紧固在塔架上的紧固件14。本实施例中,该紧固件14优选为设置在u形卡扣10上的至少一个螺钉。
综上,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余缆架包括四个固定支架100,该四个固定支架100中的四个u形卡扣10围绕成一个小圆卡接在塔架上,从而使得四个固定支架100上的四个u形架11围绕一个大圆,以供光缆200盘绕,盘绕完毕后,将u形架11上的锁定件13锁定,当盘绕的光缆200需要较大的弯曲半径时,可松开连接杆12上的螺帽,旋转u形架11,使之远离u形卡扣10,安装和调节都比较方便,使得余缆架可通用各种弯曲半径的光缆200的盘绕。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端、收缆端以及连接杆,所述固定端包括一用于与塔架卡接的u形卡扣,所述收缆端包括一用于容纳光缆的u形架,盘起来的光缆可从所述u形架中穿过,所述u形架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锁定件;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卡扣和所述u形架可拆卸连接,且通过所述连接杆可自由调整所述u形卡扣和所述u形架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一螺杆,所述u形架的其中一侧壁向底壁的外部延伸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一螺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螺孔与所述连接部螺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卡扣的其中一侧壁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包括一螺杆和螺接在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u形架的上端开口处的两侧壁上开设有一对相对的通孔,所述螺杆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将所述u形架的上端开口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卡扣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其紧固在所述塔架上的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设置在所述u形卡扣上的至少一个螺钉。
6.一种塔用余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四个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塔用余缆架的固定支架,该四个固定支架呈辐射状间隔安装在塔架上,以使得四个所述收缆端均布在同一圆的四个点位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