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科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6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查床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耳鼻喉科检查床。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目前大多耳鼻喉科的检查时,医生使用一只手医用电棒,另一只手对患者进行检查,检查时程序繁琐,需拿医药用品时,需松手沾取或拿取,之后对患者重新检查患处上药,若为病情复杂者,需多次往复进行检查治疗,工作流程繁琐,治疗时间长,耽误后续患者的检查治疗,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亟于制作一种新型的耳鼻喉科检查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耳鼻喉科检查床,用于耳鼻喉科检查。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耳鼻喉科检查床,包括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上侧一端固定连接躺板,所述躺板的两侧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接圈,两个所述连接圈内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接盘,两个所述连接盘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靠板的一侧一端,所述靠板另一端端部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侧两端分别对应的铰接丝杠一的一端,所述丝杠一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槽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一的中心处,所述矩形槽内设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所述滑块一的一侧固定连接导向筒的一侧一端,所述导向筒内设有l型导杆的竖杆,所述导向筒一侧上端螺纹连接顶丝一,所述l型导杆的横杆一端下侧固定连接关节轴承的壳体,所述关节轴承的壳体一侧螺纹连接顶丝二,所述关节轴承的球体固定连接环形杆,所述环形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组呈圆周均匀排布的照明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靠板一端中部设有矩形通槽,对应所述矩形通槽在所述靠板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分别对称的设有导向孔,两个所述导向孔内分别设有导向杆,所述限位板中部螺纹连接丝杠二,所述丝杠二的下端固定连接转盘二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二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上方,两个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下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躺板的下侧一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侧下部铰接有丝杠三的一端,所述支架的一端横杆下侧中部固定连接连杆二的一端,所述丝杠三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杆二的下部且固定连接转盘三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三螺纹连接滑块二,所述滑块二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三的一端,所述靠板下侧对称的铰接有顶杆的一端,两个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弧形板的表层包被有软质海绵层。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靠板上侧一端设有枕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杆一及连杆二均为矩形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实现在检查时通过调节照明灯的位置,实现对患者耳朵、鼻子及口腔的照明。

    2、本装置可以实现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脖子长度将患者脖子垫高至适宜检查的位置。

    3、本装置可以实现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身高调节靠板至合适的检查角度。

    4、环形杆为环形中空结构,医生的视线可穿过环形杆中部配合照明灯的角度,来观察患者的患处,更直观清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躺板,2、顶丝二,3、关节轴承,4、l型导杆,5、照明灯,6、环形杆,7、顶丝一,8、导向筒,9、弧形板,10、枕头,11、矩形槽,12、丝杠一,14、导向杆,15、丝杠二,16、转盘二,17、连杆三,18、连杆二,19、转盘三,20、丝杠三,21、支架,22、滑块二,23、顶杆,24、限位板,25、滑块一,26、转盘一,27、连杆一,28、靠板,29、连接盘,30、连接圈,31、导向孔,32、矩形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21,所述支架21上侧一端固定连接躺板1,所述躺板1的两侧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接圈30,两个所述连接圈30内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接盘29,两个所述连接盘29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靠板28的一侧一端,所述靠板28另一端端部设有矩形槽11,所述矩形槽11内侧两端分别对应的铰接丝杠一12的一端,所述丝杠一12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槽11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一26的中心处,所述矩形槽11内设有滑块一25,所述滑块一25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12,所述滑块一25的一侧固定连接导向筒8的一侧一端,所述导向筒8内设有l型导杆4的竖杆,所述导向筒8一侧上端螺纹连接顶丝一7,所述l型导杆4的横杆一端下侧固定连接关节轴承3的壳体,所述关节轴承3的壳体一侧螺纹连接顶丝二2,所述关节轴承3的球体固定连接环形杆6,所述环形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组呈圆周均匀排布的照明灯5。

    所述靠板28一端中部设有矩形通槽32,对应所述矩形通槽32在所述靠板28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上分别对称的设有导向孔31,两个所述导向孔31内分别设有导向杆14,所述限位板24中部螺纹连接丝杠二15,所述丝杠二15的下端固定连接转盘二16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二15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板9,所述弧形板9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32上方,两个所述导向杆14的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9的下侧。

    所述躺板1的下侧一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杆一27,所述连杆一27的一侧下部铰接有丝杠三20的一端,所述支架21的一端横杆下侧中部固定连接连杆二18的一端,所述丝杠三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杆二18的下部且固定连接转盘三19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三20螺纹连接滑块二22,所述滑块二2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三17的一端,所述靠板28下侧对称的铰接有顶杆23的一端,两个所述顶杆2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连杆三17的另一端。

    所述弧形板9的表层包被有软质海绵层。

    所述靠板28上侧一端设有枕头10。

    所述连杆一27及连杆二18均为矩形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使用前,靠板28与躺板1呈水平状态,弧形板9处于最低位置,滑块一25处于矩形槽11的一端,使用本装置时,病人平躺在靠板28及躺板1上,头部贴合至枕头10上侧,颈部处于弧形板9上侧,转动转盘三19,转盘三19通过丝杠三20带动滑块二22向靠近躺板1的位置滑动,滑块二22通过连杆三17分别带动对应的顶杆23顶动靠板28向上摆动,靠板28将病人上身托起至适宜检查的角度时,停止转动转盘三19,转动转盘二16,转盘二16通过丝杠二15顶动弧形板9上升,弧形板9通过导向杆14在对应的导向孔31内上升达到限位作用,当弧形板9带动病人颈部至适宜高度时,停止转动转盘二16,颈部变高方便检查患者的口腔和鼻腔,转动转盘一26,转盘一26带动丝杠一12移动,丝杠一12带动滑块一25在矩形槽11内滑动,滑块一25带动导向筒8和关节轴承3等向病人头部方向移动,当移动至适宜检查的位置时,停止转动转盘一26,取下顶丝一7,抽动l型导杆4,l型导杆4沿导向筒8向上移动,l型导杆4带动关节轴承3、环形杆6等调节至适宜照明的高度,拧紧顶丝一7顶住l型导杆4,将一组照明灯5打开,取下顶丝二2,摆动环形杆6上,环形杆6带动关节轴承3摆动,环形杆6带动照明灯5摆动并照射的待检查处,拧紧顶丝二2顶上关节轴承3的球体,照明灯5固定位置后进行检查,若为另一只耳朵,只需旋转关节轴承3的转动体,调节弧形板9至适宜检查位置后即可,当检查治疗结束后,反向旋转转盘一26、转盘二16及转盘三19,患者下床后,将装置恢复初始位置。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耳鼻喉科检查床,包括支架(21),其特征是:所述支架(21)上侧一端固定连接躺板(1),所述躺板(1)的两侧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接圈(30),两个所述连接圈(30)内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接盘(29),两个所述连接盘(29)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靠板(28)的一侧一端,所述靠板(28)另一端端部设有矩形槽(11),所述矩形槽(11)内侧两端分别对应的铰接丝杠一(12)的一端,所述丝杠一(12)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槽(11)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一(26)的中心处,所述矩形槽(11)内设有滑块一(25),所述滑块一(25)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12),所述滑块一(25)的一侧固定连接导向筒(8)的一侧一端,所述导向筒(8)内设有l型导杆(4)的竖杆,所述导向筒(8)一侧上端螺纹连接顶丝一(7),所述l型导杆(4)的横杆一端下侧固定连接关节轴承(3)的壳体,所述关节轴承(3)的壳体一侧螺纹连接顶丝二(2),所述关节轴承(3)的球体固定连接环形杆(6),所述环形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一组呈圆周均匀排布的照明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科检查床,其特征是:所述靠板(28)一端中部设有矩形通槽(32),对应所述矩形通槽(32)在所述靠板(28)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所述限位板(24)上分别对称的设有导向孔(31),两个所述导向孔(31)内分别设有导向杆(14),所述限位板(24)中部螺纹连接丝杠二(15),所述丝杠二(15)的下端固定连接转盘二(16)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二(15)的另一端铰接弧形板(9),所述弧形板(9)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32)内,两个所述导向杆(14)的上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9)的下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喉科检查床,其特征是:所述躺板(1)的下侧一端中部固定连接连杆一(27),所述连杆一(27)的一侧下部铰接有丝杠三(20)的一端,所述支架(21)的一端横杆下侧中部固定连接连杆二(18)的一端,所述丝杠三(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杆二(18)的下部且固定连接转盘三(19)的中心处,所述丝杠三(20)螺纹连接滑块二(22),所述滑块二(22)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连杆三(17)的一端,所述靠板(28)下侧对称的铰接有顶杆(23)的一端,两个所述顶杆(2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连杆三(17)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喉科检查床,其特征是:所述弧形板(9)的表层包被有软质海绵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科检查床,其特征是:所述靠板(28)上侧一端设有枕头(1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鼻喉科检查床,其特征是:所述连杆一(27)和所述连杆二(18)均为矩形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检查床,包括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上侧一端固定连接躺板,所述躺板的两侧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接圈,两个所述连接圈内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接盘,两个所述连接盘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靠板的一侧一端,所述靠板另一端端部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侧两端分别对应的铰接丝杠一的一端,所述丝杠一的一端穿过所述矩形槽的一端固定连接转盘一的中心处,所述矩形槽内设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一,所述滑块一的一侧固定连接导向筒的一侧一端,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检查床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检查床。本装置可以实现在检查时通过调节照明灯的位置,实现对患者耳朵、鼻子及口腔的照明。

    技术研发人员:袁丽;陈东;张承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袁丽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21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