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锥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锥套,属于高速公路护栏的方桩取出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护栏的方桩在意外损坏或是初期安装未达到预期使用目的,需要从地面以下取出来,一般是用钢丝绳拴在方桩上用撬杠或是倒链,通过大量人力一点一点的往上拉出,这样的工具效率非常低,费力费时。因此,需要一种便捷的工具能够轻松地把方桩从地面以下取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锥套,其结构简单,可以轻松的把方桩从地面以下取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锥套,包括方锥套本体以及与方锥套本体相匹配的锥杆,所述方锥套本体的中心位置处贯穿布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为圆锥台结构,所述锥杆位于方锥套本体的内腔内,所述方锥套本体的外壁布置有若干节倒刺,所述方锥套本体的顶部对角线上中心对称布置有两个手柄。

    优选地,所述方锥套本体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等腰直角三棱套组成,便于方锥套本体的安装与拆卸,沿每个所述等腰直角三棱套的长边中心位置开设有套孔,两个所述套孔组成方锥套本体的内腔,两个手柄分别布置在两个等腰直角三棱套上,所述等腰直角三棱套上手柄的一侧布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连接孔,通过钢丝绳穿过连接孔将两个等腰直角三棱套连接稳固,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方桩的取出效率,还能避免方锥套本体掉入方桩内。

    优选地,每节所述倒刺与方锥套本体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每个所述倒刺的台面为3~5mm,两个上下相邻的倒刺4尖端之间的距离为16~24mm。

    优选地,所述锥杆包括位上方的拔桩头、位于下方的圆锥台座以及位于拔桩头与圆锥台座之间的圆柱杆,所述拔桩头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插孔,所述圆柱杆两端分别与圆锥台座、圆锥台座连接,所述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方锥套本体工作时,所述圆锥台座位于方锥套本体的内腔内,使倒刺与方桩内壁紧密卡扣,通过提拔拔桩头将方桩拔出。

    优选地,所述圆锥台座与圆柱杆相接的位置设置有边棱角,所述边棱角的半径为4~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方锥套结构简单,将方锥套内置在意外损坏或是初期安装未达到预期使用目的的方桩内,只需要两个人或者拔桩装置就可以轻松的把方桩从地面以下取出来,时效提高4倍以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方锥套本体,2、锥杆,3、内腔,4、倒刺,5、手柄,6、等腰直角三棱套,7、套孔,8、连接块,9、拔桩头,10、圆锥台座,11、圆柱杆,12、插孔,13、边棱角,14、方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锥套,包括方锥套本体1以及与方锥套本体1相匹配的锥杆2,所述方锥套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贯穿布置有内腔3,所述内腔3为圆锥台结构,所述锥杆2位于方锥套本体1的内腔3内,所述方锥套本体1的外壁布置有若干节倒刺4,所述方锥套本体1的顶部对角线上中心对称布置有两个手柄5。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方锥套本体1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等腰直角三棱套6组成,便于方锥套本体1的安装与拆卸,沿每个所述等腰直角三棱套6的长边中心位置开设有套孔7,两个所述套孔7组成方锥套本体1的内腔3,两个手柄5分别布置在两个等腰直角三棱套6上,所述等腰直角三棱套6上手柄5的一侧布置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块8选用螺母,通过钢丝绳连接螺母使两个等腰直角三棱套6稳固,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方桩14的取出效率,还能避免方锥套本体1掉入方桩14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节所述倒刺4与方锥套本体1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每个所述倒刺4的台面为3~5mm,两个上下相邻的倒刺4尖端之间的距离为16~24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锥杆2包括位上方的拔桩头9、位于下方的圆锥台座10以及连接拔桩头9与圆锥台座10的圆柱杆11,所述拔桩头9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插孔12,所述锥杆2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圆锥台座10与圆柱杆11相接的位置设置有边棱角13,所述边棱角13的半径为4~5mm。

    使用时:如图4所示,先将锥杆2插入方桩14内,握住手柄5将通过钢丝绳连接的两个等腰直角三棱套6插入方桩14内,同时使锥杆2容纳在两个套孔7内,然后握住手柄5位置不动,将提拔装置穿过拔桩头9的插孔12向上提拔锥杆2,所述圆锥台座10位于方锥套本体1的内腔3内,使倒刺4与方桩14内壁紧密卡扣,松开手柄5,继续提拔锥杆2使得方桩14从地面以下取出来。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方锥套结构简单,将方锥套内置在意外损坏或是初期安装未达到预期使用目的的方桩内,只需要两个人或者拔桩机就可以轻松的把方桩从地面以下取出来,时效提高4倍以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方锥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方锥套本体(1)以及与方锥套本体(1)相匹配的锥杆(2),所述方锥套本体(1)的中心位置处贯穿布置有内腔(3),所述内腔(3)为圆锥台结构,所述锥杆(2)位于方锥套本体(1)的内腔(3)内,所述方锥套本体(1)的外壁布置有若干节倒刺(4),所述方锥套本体(1)的顶部对角线上中心对称布置有两个手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锥套本体(1)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等腰直角三棱套(6)组成,沿每个所述等腰直角三棱套(6)的长边中心位置开设有套孔(7),两个所述套孔(7)组成方锥套本体(1)的内腔(3),两个手柄(5)分别布置在两个等腰直角三棱套(6)上,所述等腰直角三棱套(6)上手柄(5)的一侧布置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块(8)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锥套,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倒刺(4)与方锥套本体(1)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每个所述倒刺(4)的台面为3~5mm,两个上下相邻的倒刺(4)尖端之间的距离为16~2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杆(2)包括位上方的拔桩头(9)、位于下方的圆锥台座(10)以及位于拔桩头(9)与圆锥台座(10)之间的圆柱杆(11),所述拔桩头(9)上开设有水平布置的插孔(12),所述圆柱杆(11)两端分别与圆锥台座(10)、圆锥台座(10)连接,所述锥杆(2)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台座(10)与圆柱杆(11)相接的位置设置有边棱角(13),所述边棱角(13)的半径为4~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锥套,包括方锥套本体以及与方锥套本体相匹配的锥杆,所述方锥套本体的中心位置处贯穿布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为圆锥台结构,所述锥杆位于方锥套本体的内腔内,所述方锥套本体的外壁布置有若干节倒刺,所述方锥套本体的顶部对角线上中心对称布置有两个手柄。本实用新型方锥套结构简单,将方锥套内置在意外损坏或是初期安装未达到预期使用目的的方桩内,只需要两个人或者拔桩装置就可以轻松的把方桩从地面以下取出来,时效提高4倍以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宝;包道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特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2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