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14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区域需要种植绿化树,因此绿化植株培育基地需要培育越来越多的绿化树,然而绿化树在培育过程中,由于种植过密,植株纤细而高,容易被风吹折,因此需要在对应每棵树都打下一根木桩,用于固定植株,当植株被移植后木桩依旧固定在土地上,影响了翻地加工,因此,需要将木桩拔出,不影响翻地加工继续培育植株。

    然而现有的木桩拔出方式多为人工拔桩,由于木桩打入的深度大,导致拔桩难度加大,大大增加人工拔桩的工作量以及难度,目前有钻孔、千斤顶拔桩及明挖等木桩清除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所采用的设备体积大,不适用于园林培植基地使用,因此,综上所述,有必要针对园林培植时木桩无法快速拔桩、工作量大以及拔桩装置体积大无法携带的问题而设计一种能够对应解决的技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力便捷、空间的占用小和方便携带的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包括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端的、且能绕支撑架旋转的活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杆末端的、且与活动杆活动连接的套物圈;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以及两条相互平行的、且垂直焊接固定在底板上的钢条,以及位于所述两条钢条顶端的、用于铰接活动杆的固定轴,所述活动杆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活动杆体,设置在活动杆体一端的、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把手部,以及设置在活动杆体另一端的、用于铰接套物圈的翘起部;所述套物圈包括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套物圈本体,以及设置在套物圈本体开口处的铰接轴。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两端为向外延伸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两条钢条之间还设置有容纳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杆体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固定轴连接的铰接座。

    作为优选,所述翘起部的翘起方向与活动杆体弧形弯曲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套物圈本体的内部为矩形镂空设置,且套物圈本体相对于开口处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表面还设置有锯齿状的凸纹。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装置通过将活动杆的中部与支撑架进行交接,使得活动杆和支撑架组成杠杆结构,通过杠杆原理使得活动杆在支撑架上活动,利用套物圈套紧桩体,然后下压活动杆的把手部,使得桩体逐渐拔出,省力便捷,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将活动杆收纳在支撑架内,有利于减小空间的占用和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活动杆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套物圈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使用时的第一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使用时的第二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

    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1,安装在支撑架1上端的、且能绕支撑架1旋转的活动杆2,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杆2末端的、且与活动杆2活动连接的套物圈3;

    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1包括底板11,以及两条相互平行的、且垂直焊接固定在底板11上的钢条12,以及位于所述两条钢条12顶端的、用于铰接活动杆2的固定轴13。所述底板11的两端为向外延伸设置,方便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用脚踩踏底板11的延伸部分进行固定整个装置,提高使用的平稳性。所述两条钢条12之间还设置有容纳空间121,能够在活动杆体21旋转调整收纳把手部22,有利于减少整个装置的空间占用量,同时也方便了装置的便携性能。

    如图3所示,所述活动杆2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活动杆体21,设置在活动杆体21一端的、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把手部22,以及设置在活动杆体21另一端的、用于铰接套物圈3的翘起部23;所述活动杆体21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固定轴13连接的铰接座211,通过固定轴13贯穿铰接座211,使得活动杆体21能够在支撑架1进行受力旋转。所述翘起部23的翘起方向与活动杆体21弧形弯曲方向相同。

    如图4所示,所述套物圈3包括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套物圈本体31,以及设置在套物圈本体31开口处的铰接轴32。所述套物圈本体31的内部为矩形镂空设置,且套物圈本体31相对于开口处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倾斜面311,所述倾斜面311的表面还设置有锯齿状的凸纹3111,在使用时,套物圈本体31收到向上的提升力,倾斜面311接触桩体的表面,且通过凸纹3111增大倾斜面311与桩体的摩擦力,使得桩体更加容易被拔出。

    使用原理:

    步骤1):如图5所示,在预备拔桩时,支撑架1垂直放置在地面上,然后顺时针转动活动杆2,并将套物圈3套在木桩4上,此时完成木桩套紧(此时套物圈3能在木桩4上滑动,两端未与木桩4接触)。

    步骤2):如图6所示,在进行拔桩时,套物圈3套紧木桩4后,逆时针下压活动杆2,使得活动杆2的另一端提起,从而带动套物圈3拔出木桩4(此时套物圈3在木桩4上倾斜,两端分别与木桩4接触,作用力越大,套物圈3与木桩4的固定强度越大,从而将木桩4拔出)。

    结合图5-6,完整将木桩4拔出需要循环进行步骤1)-步骤2),在最省力的情况下逐渐将木桩4拔出。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装置通过将活动杆的中部与支撑架进行交接,使得活动杆和支撑架组成杠杆结构,通过杠杆原理使得活动杆在支撑架上活动,利用套物圈套紧桩体,然后下压活动杆的把手部,使得桩体逐渐拔出,省力便捷,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将活动杆收纳在支撑架内,有利于减小空间的占用和方便携带。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端的、且能绕支撑架旋转的活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杆末端的、且与活动杆活动连接的套物圈;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以及两条相互平行的、且垂直焊接固定在底板上的钢条,以及位于所述两条钢条顶端的、用于铰接活动杆的固定轴,所述活动杆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活动杆体,设置在活动杆体一端的、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把手部,以及设置在活动杆体另一端的、用于铰接套物圈的翘起部;所述套物圈包括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套物圈本体,以及设置在套物圈本体开口处的铰接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两端为向外延伸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钢条之间还设置有容纳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体的下端中部设置有固定轴连接的铰接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翘起部的翘起方向与活动杆体弧形弯曲方向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物圈本体的内部为矩形镂空设置,且套物圈本体相对于开口处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表面还设置有锯齿状的凸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园林用简易省力拔桩装置,包括支撑架、活动杆和套物圈;所述支撑架包括底板,以及两条相互平行的钢条,以及位于所述两条钢条顶端的固定轴,所述活动杆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活动杆体,设置在活动杆体一端的把手部,以及设置在活动杆体另一端的翘起部;所述套物圈包括一侧设置有开口的套物圈本体,以及设置在套物圈本体开口处的铰接轴;该装置通过将活动杆的中部与支撑架进行交接,使得活动杆和支撑架组成杠杆结构,通过杠杆原理使得活动杆在支撑架上活动,利用套物圈套紧桩体,然后下压活动杆的把手部,使得桩体逐渐拔出,省力便捷,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将活动杆收纳在支撑架内,有利于减小空间的占用和方便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刘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馨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2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