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站上料系统设备较多,需要同时给搅拌站系统上料时,各种料需要公用的皮带进行输送,这种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卸料,这样常常会效率比较低下,同时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卸料的效率低下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一侧设置有搅拌机,机架上倾斜设置有滑轨,滑轨下端设置有接料坑,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拉斗上料卷杨系统,拉斗上料卷扬系统包括卷扬机和接料斗,卷扬机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卷扬机传动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依次穿过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后固定在接料斗上,第一转向轮固定设置在机架的中部,第二转向轮固定设置在滑轨的顶端,接料斗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向轮,接料斗下端设置有第二转向轮,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所述接料斗外侧设置有卸料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弧形门、旋转拐臂、撞块和位置开关,所述机架的卸料处设置撞块和位置开关,接料斗上设置有卸料口,卸料口处转动设置有弧形门,弧形门末端中部铰接有旋转拐臂,旋转拐臂固定在接料斗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旋转拐臂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弧形门上,第一连杆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之间转动设置有固定销,固定销固定设置在接料斗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组成一个u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机架上端设置有卸料通道,卸料通道连通有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卷扬机为电动卷扬机,电动卷扬机电连接有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
工作原理:本申请主要用于小型搅拌站或预制构件类搅拌站的骨料上料系统,利用卷扬机在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的导向作用下牵引牵引绳,使得接料斗在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的作用下沿滑轨向上运动,在接料斗的爬升过程中,需要卷扬机驱动;在机架顶端的卸料位置设置撞块和位置开关,旋转拐臂在指定位置碰撞撞块,第三连杆和第二连杆围绕固定销转动,第三连杆向上转动,第二连杆向下运动,第一连杆带动弧门开启卸料,拐臂旋启至弧门开启极限时要求能碰到位置开关,产生控制信号,使卷扬系统停止工作,电机轴端抱紧;卸料时间采取定时卸料,接料斗的弧形门打开,接料斗的物料由卸料口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卸料通道内,满足接料斗最大容量的卸料时间,且采取震动电机帮助料斗卸料;卸料完毕后,卷扬机的轴端抱紧停止工作,接料斗以自身重力沿滑轨返回接料坑内;在返回过程中,接料斗弧门同样靠自身重力作用返回至接料斗密闭待接料状态。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型搅拌站或预制构件类搅拌站的骨料上料系统中,提升系统采用电动卷扬机,通过牵引绳和不同位置的滑轮组配合,组成拉斗卷扬动力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滑轨式的输送上料结构,骨料上料更加稳定,利用牵引绳牵引,使得接料斗上升更加快速,在机架设置多个滑轮结构,控制牵引绳的导向方向,通过利用滑轨利用旋转拐臂、弧形门、撞块控制接料斗的自动卸料。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料度卸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转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卷扬机,2-弧形门,3-牵引绳,4-接料斗,5-第一转向轮,6-机架,7-第二转向轮,8-搅拌机,9-固定销,10-第二连杆,11-第三连杆,12-第一连杆,13-滑轨,14-卸料通道,15-卸料口,16-位置开关,17-撞块,18-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一:一种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包括机架6,机架6一侧设置有搅拌机8,机架6上倾斜设置有滑轨13,滑轨13下端设置有接料坑,机架6上设置有拉斗上料卷杨系统,拉斗上料卷扬系统包括卷扬机1和接料斗4,卷扬机1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卷扬机1传动连接有牵引绳3,牵引绳3依次穿过第一转向轮5、第二转向轮7后固定在接料斗4上,第一转向轮5固定设置在机架6的中部,第二转向轮7固定设置在滑轨13的顶端,第一转向轮5和第二转向轮7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接料斗4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向轮5,接料斗4下端设置有第二转向轮7,第一转向轮5和第二转向轮7滑动连接在滑轨13上,接料斗4外侧设置有卸料组件,卸料组件包括弧形门2、旋转拐臂、撞块17和位置开关16,机架6的卸料处设置撞块17和位置开关16,接料斗4上设置有卸料口15,卸料口15处转动设置有弧形门2,弧形门2末端中部铰接有旋转拐臂,旋转拐臂固定在接料斗4外壁上,机架6上端设置有卸料通道14,卸料通道14连通有搅拌机8。
工作原理:本申请主要用于小型搅拌站或预制构件类搅拌站的骨料上料系统,利用卷扬机1在第一转向轮5和第二转向轮7的导向作用下牵引牵引绳3,使得接料斗4在第一转向轮5和第二转向轮7的作用下沿滑轨13向上运动,在接料斗4的爬升过程中,需要卷扬机1驱动;在机架6顶端的卸料位置设置撞块17和位置开关16,旋转拐臂在指定位置碰撞撞块17,第三连杆11和第二连杆10围绕固定销9转动,第三连杆11向上转动,第二连杆10向下运动,第一连杆12带动弧门开启卸料,拐臂旋启至弧门开启极限时要求能碰到位置开关16,产生控制信号,使卷扬系统停止工作,电机轴端抱紧;卸料时间采取定时卸料,接料斗4的弧形门2打开,接料斗4的物料由卸料口15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卸料通道14内,满足接料斗4最大容量的卸料时间,且采取震动电机帮助料斗卸料;卸料完毕后,卷扬机1的轴端抱紧停止工作,接料斗4以自身重力沿滑轨13返回接料坑内;在返回过程中,接料斗4弧门同样靠自身重力作用返回至接料斗4密闭待接料状态。
实施案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旋转拐臂包括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1,第一连杆12一端铰接在弧形门2上,第一连杆12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0铰接,第二连杆10与第三连杆11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0与第三连杆11之间转动设置有固定销9,固定销9固定设置在接料斗4外壁上,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1组成一个u形结构,当接料斗4到达卸料位置时,第三连杆11触碰撞块17,第三连杆11在撞块17的阻挡作用下向下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杆10,第二连杆10在固定销9的作用下向上旋转并带动第一连杆12,第一连杆12向上拉动弧形门2,弧形门2被打开并漏出接料斗4的卸料口15,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卸料通道14进入到搅拌机8内。
所述固定连接、固定安装或固定设置方式包括现有的常用技术,如螺栓固定、焊接、铆接等,均为了起到固定作用,并不影响本装置整体的效果。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1.一种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包括机架(6),机架(6)上倾斜设置有滑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上设置有拉斗上料卷杨系统,拉斗上料卷扬系统包括卷扬机(1)和接料斗(4),卷扬机(1)传动连接有牵引绳(3),牵引绳(3)依次穿过第一转向轮(5)、第二转向轮(7)后固定在接料斗(4)上,第一转向轮(5)固定设置在机架(6)的中部,第二转向轮(7)固定设置在滑轨(13)的顶端,接料斗(4)上端设置有第一转向轮(5),接料斗(4)下端设置有第二转向轮(7),第一转向轮(5)和第二转向轮(7)滑动连接在滑轨(13)上,所述接料斗(4)外侧设置有卸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弧形门(2)、旋转拐臂、撞块(17)和位置开关(16),所述机架(6)的卸料处设置撞块(17)和位置开关(16),接料斗(4)上设置有卸料口(15),卸料口(15)处转动设置有弧形门(2),弧形门(2)末端中部铰接有旋转拐臂,旋转拐臂固定在接料斗(4)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拐臂包括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1),第一连杆(12)一端铰接在弧形门(2)上,第一连杆(12)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0)铰接,第二连杆(10)与第三连杆(11)固定连接,第二连杆(10)与第三连杆(11)之间转动设置有固定销(9),固定销(9)固定设置在接料斗(4)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轮(5)和第二转向轮(7)布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1)组成一个u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上端设置有卸料通道(14),卸料通道(14)连通有搅拌机(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扬机(1)为电动卷扬机(1),电动卷扬机(1)电连接有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站骨料提升斗自卸料的拉斗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向轮(5)和第二转向轮(7)表面均设置有弧形槽(18)。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