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桩基灌装设备。
背景技术: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见图)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传统的灌装设备多为大型设备进行大面积灌装,但对于不方便大型车辆进入的地方,多为人工灌装,人工灌装时,需手动将水泥等混合搅拌,混合之后,手动灌装,手动灌装效率较低,且手动灌装用料不均容易产生浪费的现象,若长时间水泥中的水分蒸发,影响使用效果,导致桩基不稳固等带来的安全隐患,所以亟于制作一种桩基灌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桩基灌装设备,用于灌装时的搅拌及出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桩基灌装设备,包括搅拌箱,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箱两侧下部两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支腿的一侧上部,每个所述支腿一侧下部分别对应的铰接滚轮的中心轴,所述搅拌箱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下侧一端,所述安装板上侧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穿过所述安装板并固定连接转轴的上端,所述转轴上部固定连接两组均匀排布的搅拌杆的一端,所述转轴的下部固定连接螺旋板的内侧中心连接处,所述螺旋板的下端端位于所述搅拌箱的出口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搅拌箱的出口下侧固定连接连接箱的上侧开口处,所述连接箱两侧上部设有对称的矩形通槽,所述连接箱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套筒的一端,所述套筒铰接丝杠一端,所述丝杠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的一侧中部,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杠,所述滑块两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杆一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二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三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矩形板的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矩形板分别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箱下侧开口处固定连通圆筒的上侧一端开口处,所述圆筒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驱动端铰接穿过所述圆筒并固定连接螺旋叶片轴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搅拌箱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把手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两个所述矩形通槽与对应的所述矩形板的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旋板为螺旋形的上宽下窄的板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可以实现在灌装的同时,边搅拌边灌装,防止水泥凝固。
2、本装置可以实现通过螺旋板将水泥输送至螺旋叶片轴内,使水泥均匀的从圆筒中流出。
3、本装置可以实现在大型车辆难以进入的地方使用本装置,占地小,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箱1、圆筒8以及连接箱11剖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零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搅拌箱,2、安装板,3、电机一,4、把手,5、支腿,6、滚轮,7、转盘,8、圆筒,9、搅拌杆,10、转轴,11、连接箱,12、套筒,13、连杆三,14、连杆二,15、连杆一,16、螺旋板,17、螺旋叶片轴,18、矩形板,19、滑块,20、丝杠,21、矩形通槽,22、电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搅拌箱1,所述搅拌箱1两侧下部两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支腿5的一侧上部,每个所述支腿5一侧下部分别对应的铰接滚轮6的中心轴,所述搅拌箱1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下侧一端,所述安装板2上侧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一3,所述电机一3的驱动端穿过所述安装板2并固定连接转轴10的上端,所述转轴10上部固定连接两组均匀排布的搅拌杆9的一端,所述转轴10的下部固定连接螺旋板16的内侧中心连接处,所述螺旋板16的下端端位于所述搅拌箱1的出口处。
所述搅拌箱1的出口下侧固定连接连接箱11的上侧开口处,所述连接箱11两侧上部设有对称的矩形通槽21,所述连接箱21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套筒12的一端,所述套筒12铰接丝杠20一端,所述丝杠20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7的一侧中部,滑块19螺纹连接所述丝杠21,所述滑块19两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杆一15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一15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二14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二14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三13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三1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矩形板18的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矩形板18分别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21内。
所述连接箱11下侧开口处固定连通圆筒8的上侧一端开口处,所述圆筒8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二22,所述电机二22的驱动端铰接穿过所述圆筒8并固定连接螺旋叶片轴17的一端。
所述搅拌箱1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把手4的一端。
两个所述矩形通槽21与对应的所述矩形板18的尺寸相匹配。
所述螺旋板16为螺旋形的上宽下窄的板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在使用前,两个矩形板18相对的一侧相互贴合,使用本装置时,推动把手4,将该装放置移动至桩基地槽的上方边缘的地面上,使圆筒8的管口处于所需桩基地槽上方,将原料和水放入至搅拌箱1内,启动电机一3,电机一3带动转轴10旋转,转轴10同时带动一组搅拌杆9及螺旋板16旋转,螺旋板16旋转,螺旋板16带动混合料向上运动,当搅拌均匀后,转动转盘7,转盘7带动丝杠20旋转,丝杠20带动滑块19向靠近套筒12的方向滑动,滑块19通过两个连杆一15分别带动对应的连杆二14摆动,两个所述连杆二14分别通过对应的连杆三13带动对应的矩形板18沿着对应的矩形通槽2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当两个矩形板18分开后,使连接箱11的上部和下部连通,停止转动转盘7,控制电机一3反向转动,启动电机二22,电机一3带动转轴10反向旋转,转轴10带动螺旋板16反向旋转,螺旋板16带动混合料向下运动,混合料由螺旋板16的小端处流出搅拌箱1的出口,混合料通过连接箱11流入至圆筒8内,螺旋叶片轴18的叶片推动混合料沿着圆筒8流出,混合料流入桩基地槽内,实现了对桩基地槽的灌装,当使用结束后,停止电机一3,停止电机二22,对装置进行清洗,防止混合料凝固影响二次使用,清洗结束后,将装置恢复至初始位置。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桩基灌装设备,包括搅拌箱(1),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箱(1)两侧下部两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支腿(5)的一侧上部,每个所述支腿(5)一侧下部分别对应的铰接滚轮(6)的中心轴,所述搅拌箱(1)上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安装板(2)的下侧一端,所述安装板(2)上侧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一(3),所述电机一(3)的驱动端穿过所述安装板(2)并固定连接转轴(10)的上端,所述转轴(10)上部固定连接两组均匀排布的搅拌杆(9)的一端,所述转轴(10)的下部固定连接螺旋板(16)的内侧中心连接处,所述螺旋板(16)的下端端位于所述搅拌箱(1)的出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灌装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箱(1)的出口下侧固定连接连接箱(11)的上侧开口处,所述连接箱(11)两侧上部设有对称的矩形通槽(21),所述连接箱(11)一侧中部固定连接套筒(12)的一端,所述套筒(12)铰接丝杠(20)一端,所述丝杠(20)另一端固定连接转盘(7)的一侧中部,滑块(19)螺纹连接所述丝杠(20),所述滑块(19)两侧中部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连杆一(15)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一(15)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二(14)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二(14)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铰接连杆三(13)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三(1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的固定连接矩形板(18)的一侧中部,两个所述矩形板(18)分别对应的设置在所述矩形通槽(2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灌装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箱(11)下侧开口处固定连通圆筒(8)的上侧一端开口处,所述圆筒(8)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电机二(22),所述电机二(22)的驱动端铰接穿过所述圆筒(8)并固定连接螺旋叶片轴(17)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灌装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箱(1)的一侧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把手(4)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基灌装设备,其特征是:两个所述矩形通槽(21)与对应的所述矩形板(18)的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灌装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螺旋板(16)为螺旋形的上宽下窄的板材。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