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5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混凝土原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混凝土原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混凝土原料、细混凝土原料、外加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混凝土原料表面并填充混凝土原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混凝土原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现有的混凝土搅拌站在搅拌前未按照配比要求配料,以及没有严格控制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造成对搅拌后的混凝土的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搅拌机构前按照配比要求配料,严格控制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保证搅拌后的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包括进料机构、传送带、搅拌机构、除尘机构、钢结构架、水箱、水泥箱和plc控制系统箱;所述的传送带设于进料机构的底部;所述的传送带连通在搅拌机构的侧边;所述的搅拌机构设于钢结构架上;所述的水箱设于钢结构架的底部侧边;所述的水箱侧边设有进水口;所述的水箱内设有水秤;所述的水箱顶部设有第一引管;所述的第一引管上设有抽水泵和计量器;所述的第一引管末端与搅拌机构侧边连通;所述的水泥箱设于钢结构架顶部,并且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的水泥箱内设有水泥称;所述的水泥箱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水泥进口和水泥出口;所述的除尘机构设于搅拌机构上;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箱设于搅拌机构侧边,并且安装在钢结构架上;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支架和配比架;所述的配比架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配比架从上往下依次设有进料斗、过度斗、配比机构和卸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和卸料斗内分别设有中转仓;所述的卸料斗底部设有皮带秤;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箱内设有pic控制系统;所述的pic控制系统分别与传送带、搅拌机构、水称、水泥称、除尘机构、水泵、计量器、皮带秤和配比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配比架为倒l型铁块;所述的配比架底部与混凝土层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的配比架顶部设有放置孔;所述的进料斗顶部两侧设有手提座;所述的进料斗放置于配比架顶部的放置孔内并且通过手提座进行限位。通过上述方式;进料斗放置于配比架顶部的放置孔内并且通过手提座进行限位,防止进料斗掉落,进料斗内混凝土原料用完后,通过吊机钩在手提座上进行更换,换料快速,容易对进料斗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过度斗为方形铁块;所述的过度斗顶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进料斗底部相互配合套紧;所述的过度斗侧边设有半圆型的开口槽;所述的通孔与开口槽连通。通过上述方式,进料斗底部套进通孔内套紧,避免进料斗摇晃,过度斗也起到支撑进料斗的作用,过度斗侧边的半圆型开口槽与配比机构相互配合,结构简单,便于检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配比机构包括配比电机、皮带、转轴和配比筒;所述的配比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所述的转轴与配比筒相互连接;所述的配比筒底部设有隔板和称量器;所述的称量器设于隔板下方;所述的配比筒为锥形筒,并且配比筒均匀分布在转轴上;所述的配比电机和称量器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箱相互连接。通过上述方式,配比筒与过度斗相互配合,避免混凝土原料流失,混凝土原料落入配比筒的锥形槽内储存,混凝土原料通过称量器进行称量,当称量器达到预设定的数值后,通过plc控制系统箱控制配比电机转动,配比电机转动通过皮带转动转轴,转轴与配比筒配合转轴,使得混凝土原料落入卸料斗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卸料斗两侧还分别设有搅拌机构i和搅拌机构ii;所述的搅拌机构i和搅拌机构ii结构相同,并倾斜向上布置;所述的搅拌机构i包括搅拌电机、转轴和搅拌片;所述的搅拌电机连接转轴;所述的搅拌片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的搅拌片为倒锥形。通过上述方式,混凝土原料从配料机构落至卸料斗上,混凝土原料下落的过程中,搅拌机构i和搅拌机构ii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使得混凝土原料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仓、一级待料斗、二级待料斗、卸料器、第二搅拌电机、差速器和搅拌桨;所述的一级待料斗和二级待料斗分别设于搅拌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的第二搅拌电机与差速器和搅拌桨相互连接并且设于搅拌仓中间;所述的卸料器设于搅拌仓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引管顶部还设有第二引管;所述的第二引管末端与搅拌机构的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二引管末端设有喷头。通过上述方式,水泥进入搅拌仓内下落的过程中会引起很大的扬尘,第二引管末端的喷头消除水泥扬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除尘机构为脉冲式布袋除尘器;所述的脉冲式布袋除尘器设于搅拌机构的侧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放置孔、进料斗、通孔和配比筒的数量相互匹配,并且数量至少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混凝土原料从进料机构的进料斗进入,在中转仓内储存,中转仓内的混凝土原料通过过度斗的中转仓落至配比机构进行储存,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配比机构将混凝土原料进行等重配比,配比完成后混凝土原料落至卸料斗并通过皮带秤将配比的混凝土原料传送至传送带进行传送,plc控制系统控制水泵和水泥箱工作,水泵从水箱抽水并通过水称和计量器进行称重和测量将水引入搅拌机构内,水泥箱通过水泥称进行称重将水泥落入传送带上与混凝土原料混合后进入搅拌机构内,plc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机构和除尘机构工作,实现搅拌,plc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机构的搅拌时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混凝土原料、细混凝土原料、外加剂和水拌合制成,粗混凝土原料、细混凝土原料和外加剂分别从进料机构的进料斗进入,在通过配比机构进行按照重量进行配比,最后通过传送带传送,水泥箱内的水泥落至传送带进行传送,按照配比要求进行配料,以及很好的控制投料的顺序,使得混凝土搅拌质量好。

    2.本实用新型配比筒与过度斗相互配合,避免混凝土原料流失,混凝土原料落入配比筒的锥形槽内储存,混凝土原料通过称量器进行称量,当称量器达到预设定的数值后,通过plc控制系统箱控制配比电机转动,配比电机转动通过皮带转动转轴,转轴与配比筒配合转轴,使得混凝土原料落入卸料斗内,进一步保证了配料的精准度以及避免混凝土原料损失。

    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容易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比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度斗的立体图。

    图中序号以及相对应名称:

    1-进料斗,2-配比架,3-过度斗,4-配比机构,5-卸料斗,6-搅拌机构ii,7-传送带,8-水箱,9-第一引管,10-水泵,11-第二引管,12-水泥箱,13-除尘机构,14-一级待料斗,15-二级待料斗,16-搅拌机构,17-搅拌仓,18-plc控制系统箱,19-钢结构架,20-搅拌机构i,21-皮带秤,2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包括进料机构、传送带7、搅拌机构16、除尘机构13、钢结构架19、水箱8、水泥箱12和plc控制系统箱18;所述的传送带7设于进料机构的底部;所述的传送带7连通在搅拌机构16的侧边;所述的搅拌机构16设于钢结构架19上;所述的水箱8设于钢结构架19的底部侧边;所述的水箱8侧边设有进水口;所述的水箱8内设有水秤;所述的水箱8顶部设有第一引管9;所述的第一引管9上设有抽水泵10和计量器;所述的第一引管9末端与搅拌机构16侧边连通;所述的水泥箱12设于钢结构架19顶部,并且位于传送带7上方;所述的水泥箱12内设有水泥称;所述的水泥箱1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水泥进口和水泥出口;所述的除尘机构13设于搅拌机构16上;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箱18设于搅拌机构16侧边,并且安装在钢结构架19上;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支架22和配比架2;所述的配比架2安装在支架22上;所述的配比架2从上往下依次设有进料斗1、过度斗3、配比机构4和卸料斗5;所述的进料斗1和卸料斗5内分别设有中转仓;所述的卸料斗5底部设有皮带秤21;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箱18内设有pic控制系统;所述的pic控制系统分别与传送带7、搅拌机构16、水称、水泥称、除尘机构13、水泵10、计量器、皮带秤21和配比机构4连接。

    所述的配比架2为倒l型铁块;所述的配比架2底部与混凝土层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的配比架2顶部设有放置孔;所述的进料斗1顶部两侧设有手提座;所述的进料斗1放置于配比架2顶部的放置孔内并且通过手提座进行限位。

    所述的过度斗3为方形铁块;所述的过度斗3顶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进料斗1底部相互配合套紧;所述的过度斗3侧边设有半圆型的开口槽;所述的通孔与开口槽连通。

    所述的配比机构4包括配比电机、皮带、转轴和配比筒;所述的配比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所述的转轴与配比筒相互连接;所述的配比筒底部设有隔板和称量器;所述的称量器设于隔板下方;所述的配比筒为锥形筒,并且配比筒均匀分布在转轴上;所述的配比电机和称量器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箱18相互连接。

    所述的卸料斗5两侧还分别设有搅拌机构i20和搅拌机构ii6;所述的搅拌机构i20和搅拌机构ii6结构相同,并倾斜向上布置;所述的搅拌机构i20包括搅拌电机、转轴和搅拌片;所述的搅拌电机连接转轴;所述的搅拌片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的搅拌片为倒锥形。

    所述的搅拌机构16包括搅拌仓17、一级待料斗14、二级待料斗15、卸料器、第二搅拌电机、差速器和搅拌桨;所述的一级待料斗14和二级待料斗15分别设于搅拌仓17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的第二搅拌电机与差速器和搅拌桨相互连接并且设于搅拌仓17中间;所述的卸料器设于搅拌仓17底部。

    所述的引管顶部还设有第二引管11;所述的第二引管11末端与搅拌机构16的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二引管11末端设有喷头。

    所述的除尘机构13为脉冲式布袋除尘器;所述的脉冲式布袋除尘器设于搅拌机构16的侧边。

    所述的放置孔、进料斗1、通孔和配比筒的数量相互匹配,并且数量为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混凝土原料从进料机构的进料斗1进入,在中转仓内储存,中转仓内的混凝土原料通过过度斗3的中转仓落至配比机构4进行储存,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配比机构4将混凝土原料进行等重配比,配比完成后混凝土原料落至卸料斗5并通过皮带秤21将配比的混凝土原料传送至传送带7进行传送,plc控制系统控制水泵10和水泥箱12工作,水泵10从水箱8抽水并通过水称和计量器进行称重和测量将水引入搅拌机构16内,水泥箱12通过水泥称进行称重将水泥落入传送带7上与混凝土原料混合后进入搅拌机构16内,plc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机构16和除尘机构13工作,实现搅拌,plc控制系统控制搅拌机构16的搅拌时间。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放置孔、进料斗1、通孔和配比筒的数量相互匹配,并且数量为四个。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子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包括进料机构、传送带(7)、搅拌机构(16)、除尘机构(13)、钢结构架(19)、水箱(8)、水泥箱(12)和plc控制系统箱(18);所述的传送带(7)设于进料机构的底部;所述的传送带(7)连通在搅拌机构(16)的侧边;所述的搅拌机构(16)设于钢结构架(19)上;所述的水箱(8)设于钢结构架(19)的底部侧边;所述的水箱(8)侧边设有进水口;所述的水箱(8)内设有水秤;所述的水箱(8)顶部设有第一引管(9);所述的第一引管(9)上设有抽水泵(10)和计量器;所述的第一引管(9)末端与搅拌机构(16)侧边连通;所述的水泥箱(12)设于钢结构架(19)顶部,并且位于传送带(7)上方;所述的水泥箱(12)内设有水泥称;所述的水泥箱(12)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水泥进口和水泥出口;所述的除尘机构(13)设于搅拌机构(16)上;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箱(18)设于搅拌机构(16)侧边,并且安装在钢结构架(19)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支架(22)和配比架(2);所述的配比架(2)安装在支架(22)上;所述的配比架(2)从上往下依次设有进料斗(1)、过度斗(3)、配比机构(4)和卸料斗(5);所述的进料斗(1)和卸料斗(5)内分别设有中转仓;所述的卸料斗(5)底部设有皮带秤(21);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箱(18)内设有pic控制系统;所述的pic控制系统分别与传送带(7)、搅拌机构(16)、水称、水泥称、除尘机构(13)、水泵(10)、计量器、皮带秤(21)和配比机构(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比架(2)为倒l型铁块;所述的配比架(2)底部与混凝土层相互配合固定;所述的配比架(2)顶部设有放置孔;所述的进料斗(1)顶部两侧设有手提座;所述的进料斗(1)放置于配比架(2)顶部的放置孔内并且通过手提座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度斗(3)为方形铁块;所述的过度斗(3)顶部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与进料斗(1)底部相互配合套紧;所述的过度斗(3)侧边设有半圆型的开口槽;所述的通孔与开口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比机构(4)包括配比电机、皮带、转轴和配比筒;所述的配比电机通过皮带与转轴连接;所述的转轴与配比筒相互连接;所述的配比筒底部设有隔板和称量器;所述的称量器设于隔板下方;所述的配比筒为锥形筒,并且配比筒均匀分布在转轴上;所述的配比电机和称量器分别与plc控制系统箱(18)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卸料斗(5)两侧还分别设有搅拌机构i(20)和搅拌机构ii(6);所述的搅拌机构i(20)和搅拌机构ii(6)结构相同,并倾斜向上布置;所述的搅拌机构i(20)包括搅拌电机、转轴和搅拌片;所述的搅拌电机连接转轴;所述的搅拌片连接在转轴上;所述的搅拌片为倒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16)包括搅拌仓(17)、一级待料斗(14)、二级待料斗(15)、卸料器、第二搅拌电机、差速器和搅拌桨;所述的一级待料斗(14)和二级待料斗(15)分别设于搅拌仓(17)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的第二搅拌电机与差速器和搅拌桨相互连接并且设于搅拌仓(17)中间;所述的卸料器设于搅拌仓(17)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管顶部还设有第二引管(11);所述的第二引管(11)末端与搅拌机构(16)的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二引管(11)末端设有喷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机构(13)为脉冲式布袋除尘器;所述的脉冲式布袋除尘器设于搅拌机构(16)的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置孔、进料斗(1)、通孔和配比筒的数量相互匹配,并且数量至少为三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搅拌站,包括进料机构、传送带、搅拌机构、除尘机构、钢结构架、水箱、水泥箱和PLC控制系统箱;所述的水箱内设有水秤;所述的水箱顶部设有第一引管;所述的第一引管上设有抽水泵和计量器;所述的水泥箱底部设有水泥称;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支架和配比架;所述的配比架从上往下依次设有进料斗、过度斗、配比机构和卸料斗;所述的卸料斗底部设有皮带秤;所述的PLC控制系统箱内设有PIC控制系统;所述的PIC控制系统分别与传送带、搅拌机构、水称、水泥称、除尘机构、水泵、计量器、皮带秤和配比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搅拌机构前按照配比要求配料,严格控制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其锋;陆路;覃景河;陆子平;谭备战;钟杏深;蒙玉都;柳军;张金晓;黄震远;杨恒;罗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大都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1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1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