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所属现代词,指的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在现有的桥梁施工深基坑在支护时都是全面的将固定管或者锚杆大面积的在坡上进行支护,一些在两个固定管之间的容易出水的坡没有全面的进行支护和放水,一些没有保护膜的坡容易造成滑坡盒砂石的掉落。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出水的坡进行放水和支护、全面的支护、避免滑坡盒砂石掉落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包括:转动机构;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之间滑动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底部;接水机构,所述接水机构焊接于所述滑动机构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侧壁,所述接水机构包括导流板、固定盒、加固柱及滤网,所述滑动机构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侧壁焊接两侧壁开口的所述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部边沿处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导流板,所述固定盒背离所述滑动机构的侧壁安装所述滤网,所述滤网的内部等距设有与所述固定盒焊接的所述加固柱;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焊接于所述固定盒的侧壁;放水管,所述放水管连通于所述固定盒的侧壁。

    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架及滑槽,所述固定盒背离所述滤网的侧壁焊接两个侧壁开口的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形成所述滑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转盘、固定座及转动板,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两个截面呈“h”形结构的、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所述转盘,两个所述转盘的侧壁顶部、底部均焊接所述固定座,四个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转动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固定螺丝、连接杆、固定夹及螺栓,四个所述转动板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均焊接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结构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丝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所述固定夹,位于所述连接杆底部的所述固定架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夹之间通过所述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钻头及固定柱,所述固定盒背离所述固定架的侧壁边沿处等距焊接所述固定柱,若干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军焊接呈圆锥形结构的所述钻头,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盒之间的夹角为45度。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侧壁与所述固定盒的侧壁平齐,且所述滤网呈波浪形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敲打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边沿处将呈圆锥形的所述钻头与漏水坡面抵触实现了所述钻头将若干所述固定柱插入到漏水坡面的的内部,进一步的实现了呈波浪形的所述滤网与漏水处的坡面抵触,波浪形的所述滤网增加了与漏水坡面的接触面积使漏水坡面的水全面的从所述滤网流到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所述滤网可以避免砂石进入到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导致所述当水管堵塞,实现了对漏水坡处的水进行收集,避免了基坑的坡滑坡盒砂石的掉落,位于所述固定架内部的所述转盘可以配合所述支撑杆将整体机头固定在坡上的钢管,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对钢管的支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盒、滤网、固定架及转盘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1、滑动机构,11、固定架,12、滑槽,2、支撑机构,21、支撑杆,22、固定螺丝,23、连接杆,24、固定夹,25、螺栓,3、放水管,4、固定机构,41、钻头,42、固定柱,5、接水机构,51、导流板,52、固定盒,53、加固柱,54、滤网,6、转动机构,61、转盘,62、固定座,63、转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固定盒、滤网、固定架及转盘连接示意图。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包括:转动机构6;滑动机构1,所述滑动机构1与所述转动机构6之间滑动连接;支撑机构2,所述支撑机构2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6的顶部、底部;接水机构5,所述接水机构5焊接于所述滑动机构1背离所述转动机构6的侧壁,所述接水机构5包括导流板51、固定盒52、加固柱53及滤网54,所述滑动机构1背离所述转动机构6的侧壁焊接两侧壁开口的所述固定盒52,所述固定盒52的顶部边沿处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导流板51,所述固定盒52背离所述滑动机构1的侧壁安装所述滤网54,所述滤网54的内部等距设有与所述固定盒52焊接的所述加固柱53;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机构4焊接于所述固定盒52的侧壁;放水管3,所述放水管3连通于所述固定盒52的侧壁。

    所述滑动机构1包括固定架11及滑槽12,所述固定盒52背离所述滤网54的侧壁焊接两个侧壁开口的所述固定架11,所述固定架11的内部形成所述滑槽12,实现了所述转动机构6在所述滑槽12的内部滚动,适合不同方向的固定。

    所述转动机构6包括两个转盘61、固定座62及转动板63,所述固定架11的内部安装有两个截面呈“h”形结构的、与所述滑槽12滑动连接的所述转盘61,两个所述转盘61的侧壁顶部、底部均焊接所述固定座62,四个所述固定座6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转动板63,将所述转盘61实现了所述转盘61在所述滑槽12的内部滑动,进一步的实现在不同位置进行支护。

    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支撑杆21、固定螺丝22、连接杆23、固定夹24及螺栓25,四个所述转动板63背离所述固定座62的一端均焊接所述支撑杆21,呈长方体结构的所述支撑杆21与所述连接杆2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3与所述支撑杆21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丝22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23背离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焊接有所述固定夹24,位于所述连接杆23底部的所述固定架24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夹24之间通过所述螺栓25固定连接,确定所述转盘61的位置后松开所述固定螺丝22将所述固定夹24固定在坡上的钢管上,用所述固定螺丝22将所述支撑杆21、所述连接杆23进行固定是按了对整体结构的支撑,避免了一些漏水坡处支撑不稳定。

    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钻头41及固定柱42,所述固定盒52背离所述固定架11的侧壁边沿处等距焊接所述固定柱42,若干所述固定柱42的底部军焊接呈圆锥形结构的所述钻头41,所述固定柱42与所述固定盒52之间的夹角为45度,安装时将所述钻头41插入到漏水坡面,所述圆锥形的所述钻头41利于将所述固定柱42插入漏水坡面,可以选择敲打所述固定架11对所述固定柱42进行插入泥土。

    所述滤网54的侧壁与所述固定盒52的侧壁平齐,且所述滤网54呈波浪形结构,增加了所述滤网54与漏水坡面的接触面积,全面的将漏水处的水进行截取避免滑坡盒砂石的掉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找到漏水的坡面,将整体机构通过所述固定柱42固定于漏水的坡面,在安装时可以敲打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边沿处将呈圆锥形的所述钻头41与漏水坡面抵触实现了所述钻头41将若干所述固定柱42插入到漏水坡面的的内部,进一步的实现了呈波浪形的所述滤网54与漏水处的坡面抵触,波浪形的所述滤网54增加了与漏水坡面的接触面积使漏水坡面的水全面的从所述滤网54流到所述固定盒52的内部,所述滤网54可以避免砂石进入到所述固定盒52的内部导致所述当水管3堵塞;然后,将所述放水管3连通外接管道实现了排水,进一步的所述滤网54的内部等距设有与所述固定盒52焊接的所述加固柱53,避免所述滤网54发生形变,位于所述固定盒52的顶部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导流板51实现了雨天的导流,确定要接水的位置后;最后,转动呈“h”形结构的所述转盘61实现了调节所述支撑杆21的位置,呈弧形结构的所述转动板63可以实现所述转盘61的全方位的转动,确定需要固定的位置后将所述固定螺丝22松开调节所述支撑杆21与所述连接杆23的长度,将所述固定夹24固定在坡上的钢管上,将所述固定螺丝22固定实现了对所述支撑杆21、所述连接杆23的固定,最终实现了对整体机构的固定,相对的所述支撑杆21实现了最坡上的钢管进一步支撑,稳定性更好。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敲打截面呈梯形结构的所述固定架11的顶部边沿处将呈圆锥形的所述钻头41与漏水坡面抵触实现了所述钻头41将若干所述固定柱42插入到漏水坡面的的内部,进一步的实现了呈波浪形的所述滤网54与漏水处的坡面抵触,波浪形的所述滤网54增加了与漏水坡面的接触面积使漏水坡面的水全面的从所述滤网54流到所述固定盒52的内部,所述滤网54可以避免砂石进入到所述固定盒52的内部导致所述当水管3堵塞,实现了对漏水坡处的水进行收集,避免了基坑的坡滑坡盒砂石的掉落,位于所述固定架11内部的所述转盘61可以配合所述支撑杆21将整体机头固定在坡上的钢管,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对钢管的支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机构;

    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之间滑动连接;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底部;

    接水机构,所述接水机构焊接于所述滑动机构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侧壁,所述接水机构包括导流板、固定盒、加固柱及滤网,所述滑动机构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侧壁焊接两侧壁开口的所述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部边沿处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导流板,所述固定盒背离所述滑动机构的侧壁安装所述滤网,所述滤网的内部等距设有与所述固定盒焊接的所述加固柱;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焊接于所述固定盒的侧壁;

    放水管,所述放水管连通于所述固定盒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固定架及滑槽,所述固定盒背离所述滤网的侧壁焊接两个侧壁开口的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形成所述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转盘、固定座及转动板,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安装有两个截面呈“h”形结构的、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所述转盘,两个所述转盘的侧壁顶部、底部均焊接所述固定座,四个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转动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固定螺丝、连接杆、固定夹及螺栓,四个所述转动板背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均焊接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结构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固定螺丝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焊接有所述固定夹,位于所述连接杆底部的所述固定架与另一个所述固定夹之间通过所述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钻头及固定柱,所述固定盒背离所述固定架的侧壁边沿处等距焊接所述固定柱,若干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军焊接呈圆锥形结构的所述钻头,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盒之间的夹角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的侧壁与所述固定盒的侧壁平齐,且所述滤网呈波浪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所述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包括转动机构;滑动机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底部;接水机构,所述接水机构焊接于所述滑动机构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侧壁,所述接水机构包括导流板、固定盒、加固柱及滤网,所述滑动机构背离所述转动机构的侧壁焊接两侧壁开口的所述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顶部边沿处焊接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导流板,所述固定盒背离所述滑动机构的侧壁安装所述滤网,所述滤网的内部等距设有与所述固定盒焊接的所述加固柱;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深基坑支护机构可对出水的坡进行放水和支护、全面的支护、避免滑坡盒砂石掉落。

    技术研发人员:俞康军;丁伟权;赵桂红;骆红蕾;张斌;钱芳芳;郑国飞;王妙荣;陆洋;徐金根;陈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萧宏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6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1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