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
背景技术:
腰椎康复一般指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骶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同时可伴有腰部活动受限,受累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和反射的改变。临床常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法:绝对卧床,骨盆牵引,推拿按摩,理疗,硬膜外封闭;手术治疗方法:开窗髓核摘除术。
在腰椎康复阶段,需要进行锻炼和严格注意坐姿,现有的椅子不利于腰椎病人的使用,现有的椅子增加靠垫,靠垫也不能自由调节,不能满足不同康复阶段,而且病人也不能自主自由调节。
为此,设计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包括座椅组件和椅背调节组件;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后侧设有椅背,所述支撑板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扶手和右扶手;所述左扶手的右侧下部开设向右开口的左槽,所述左槽的前面开口,所述右扶手的左侧下部开设有向左开口的和左槽相对设置的右槽;所述左扶手的顶面前部开有上下贯穿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通到所述左槽内;
所述椅背调节组件,包括安置槽和调节杆,所述安置槽前侧和顶面开口,所述安置槽位于所述支撑板顶面的所述椅背前面,所述安置槽左侧设有调节齿带,所述调节齿带向前延伸且左侧面布满卡齿;所述调节杆穿过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杆顶部露出所述调节孔顶面;所述调节杆底部设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位于所述左槽内,所述调节齿轮的水平周侧设有齿牙,所述齿牙和所述卡齿啮合;所述安置槽右侧设有可转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位于所述右槽内;所述安置槽内安插靠垫。
进一步,所述调节杆顶面设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露出在所述左扶手顶面。
进一步,所述调节旋钮为圆球状或手轮状。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底面设有支腿。
进一步,所述支腿设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调节齿带的左侧后端设有挡板,起到避免所述调节齿带脱出所述左槽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靠垫可拆卸的安置在所述安置槽内。
优选的,所述靠垫的形状和规格设置多种,根据需要可自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病人通过自己旋转调节旋钮即可自主调节靠垫的位置,通过调节齿带和调节齿轮的啮合,避免大幅度的调节,而且根据需求更换靠垫,更符合病人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椅背调节组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椅背调节组件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靠垫的立体图;
其中:
1-支撑板;2-左扶手;3-右扶手;4-椅背;5-调节旋钮;6-调节杆;7-调节齿带;8-安置槽;9-调节齿轮;10-从动轮;11-支腿;21-左槽;31-右槽;71-挡板;81-靠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包括座椅组件和椅背调节组件;
如图3所示,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顶面后侧设有椅背4,所述支撑板1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扶手2和右扶手3;所述左扶手2的右侧下部开设向右开口的左槽21,所述左槽21的前面开口,所述右扶手3的左侧下部开设有向左开口的和左槽21相对设置的右槽31;所述左扶手2的顶面前部开有上下贯穿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通到所述左槽21内;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椅背调节组件,包括安置槽8和调节杆6,所述安置槽8前侧和顶面开口,所述安置槽8位于所述支撑板1顶面的所述椅背4前面,所述安置槽8左侧设有调节齿带7,所述调节齿带7向前延伸且左侧面布满卡齿;所述调节杆6穿过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杆6顶部露出所述调节孔顶面;所述调节杆6底部设有调节齿轮9,所述调节齿轮9位于所述左槽21内,所述调节齿轮9的水平周侧设有齿牙,所述齿牙和所述卡齿啮合;所述安置槽8右侧设有可转动的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位于所述右槽31内;所述安置槽8内安插靠垫81。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杆6顶面设有调节旋钮5,所述调节旋钮5露出在所述左扶手2顶面。
进一步,所述调节旋钮5为圆球状或手轮状。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1底面设有支腿11。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支腿11设有四个。
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齿带7的左侧后端设有挡板71,起到避免所述调节齿带7脱出所述左槽21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靠垫81可拆卸的安置在所述安置槽8内。
优选的,所述靠垫81的形状和规格设置多种,根据需要可自行调节,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实施例
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包括座椅组件和椅背调节组件;
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底面设有四个支腿11;所述支撑板1顶面后侧设有椅背4,所述支撑板1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扶手2和右扶手3;所述左扶手2的右侧下部开设向右开口的左槽21,所述左槽21的前面开口,所述右扶手3的左侧下部开设有向左开口的和左槽21相对设置的右槽31;所述左扶手2的顶面前部开有上下贯穿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通到所述左槽21内;
所述椅背调节组件,包括安置槽8和调节杆6,所述安置槽8位于所述支撑板1顶面的所述椅背4前面,所述安置槽8左侧设有调节齿带7,所述调节齿带7向前延伸且左侧面布满卡齿;所述调节齿带7的左侧后端设有挡板71;所述调节杆6穿过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杆6顶面设有圆球状调节旋钮5,所述调节旋钮5露出在所述左扶手2顶面。所述调节杆6顶部露出所述调节孔顶面;所述调节杆6底部设有调节齿轮9,所述调节齿轮9位于所述左槽21内,所述调节齿轮9的水平周侧设有齿牙,所述齿牙和所述卡齿啮合;所述安置槽8右侧设有可转动的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位于所述右槽31内;所述安置槽8内安插靠垫81。
使用方法:
如图1所示,病人坐在支撑板1上,将靠垫81安置在安置槽8内,将左手臂放置在左扶手上,将左手放置在所述调节旋钮5上,转动调节旋钮5,调节旋钮5通过调节杆6带动所述调节齿轮9转动,通过齿牙带动卡齿,所述调节齿轮9带动所述调节齿带7沿左槽21向前运动,所述从动轮10沿右槽31向前转动,带动所述安置槽8向前推动靠垫81向前顶住病人的腰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包括座椅组件和椅背调节组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组件,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顶面后侧设有椅背(4),所述支撑板(1)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扶手(2)和右扶手(3);所述左扶手(2)的右侧下部开设向右开口的左槽(21),所述左槽(21)的前面开口,所述右扶手(3)的左侧下部开设有向左开口的和左槽(21)相对设置的右槽(31);所述左扶手(2)的顶面前部开有上下贯穿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通到所述左槽(21)内;
所述椅背调节组件,包括安置槽(8)和调节杆(6),所述安置槽(8)前侧和顶面开口,所述安置槽(8)位于所述支撑板(1)顶面的所述椅背(4)前面,所述安置槽(8)左侧设有调节齿带(7),所述调节齿带(7)向前延伸且左侧面布满卡齿;所述调节杆(6)穿过所述调节孔,所述调节杆(6)顶部露出所述调节孔顶面;所述调节杆(6)底部设有调节齿轮(9),所述调节齿轮(9)位于所述左槽(21)内,所述调节齿轮(9)的水平周侧设有齿牙,所述齿牙和所述卡齿啮合;所述安置槽(8)右侧设有可转动的从动轮(10),所述从动轮(10)位于所述右槽(31)内;所述安置槽(8)内安插靠垫(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顶面设有调节旋钮(5),所述调节旋钮(5)露出在所述左扶手(2)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5)为圆球状或手轮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底面设有支腿(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1)设有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齿带(7)的左侧后端设有挡板(71),起到避免所述调节齿带(7)脱出所述左槽(21)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81)可拆卸的安置在所述安置槽(8)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腰椎康复辅助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81)的形状和规格设置多种,根据需要可自行调节,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