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0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深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092103u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通过在垂直基坑的边缘设置灌注桩,在灌注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护连接梁,支护连接梁的内侧固定有支护支撑梁,在垂直基坑底部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顶端与支护连接梁固定,对垂直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进行支档、加固和保护。其次在垂直基坑的外侧设置有放坡基坑,在放坑基坑的底部挖有环形引水槽。

    但深基坑施工属于地下工程,在基坑内设置灌注桩位置选择不好会影响到地下管道,而且基坑的降水、挖土以及基础混凝土浇筑等工序,本身都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增加了协调工作的难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垂直基坑内灌注混凝土使其形成支撑柱、支护连接梁和支护支撑梁的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浇筑混凝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底部的多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桩和定位座,定位桩呈空心圆锥状且垂直插入基坑底部土壤内,定位座位于定位桩上,定位座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垂直于基坑底部的滑槽,滑槽上插接有防护板一,防护板一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灌注槽一,定位座顶面抵接有多个防护板二,防护板二外侧面设有锁合件,防护板二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灌注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施工人员选择好位置,将定位桩插入基坑底部土壤内,打好牢固基础,定位座位于定位桩上,便于施工人员在定位座上安装多个防护板一和多个防护板二,防护板一、防护板二分别各自形成灌注槽一、灌注槽二,则施工人员只需在该灌注槽一和灌注槽二内浇筑混凝土,即可在基坑内形成混凝土水平支撑粱和混凝土支撑柱,减小了混凝土浇筑的难度,维护好基坑周边环境。当混凝土凝结后,可将防护板一沿滑槽滑动安装或取出,简化了防护板一的安装和拆卸;同时打开锁合件,防护板二也可从定位座上取下,简化了防护板二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座侧面插接有多个钢筋一,钢筋一穿过灌注槽一至相邻定位座,钢筋一平行于防护板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往灌注槽一内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一可加强混凝土的刚度,使得混凝土不易破碎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座顶面设有多个钢筋二,钢筋二与钢筋一垂直设置,钢筋二与防护板二的内侧面抵接且与防护板二平行,钢筋二贯穿灌注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底部浇筑垂直的混凝土支撑柱时,混凝土凝结后,在基坑底部形成耸立的混凝土支撑柱,钢筋二加强混凝土支撑柱的强度和承重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合件包括一对锁块,锁块设置为u形且两端设有翼块,翼块上设有供螺杆插接的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螺杆穿过螺纹孔,使得一对锁块螺栓连接,则锁合件可拆卸重复使用,同时当混凝土凝结后便于取下防护板二。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座内设有与定位桩连通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桩呈空心圆锥状,定位桩插入基坑内,当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会流过定位座与定位桩,混凝土凝结固化后使得定位桩与定位座的连接更牢固,同时定位座能与混凝土支撑柱成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桩内壁设有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能从开口流出浸入基坑,使得定位桩与基坑的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座侧面设有多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会流过通孔,定位座侧面的通孔会使得水平混凝土支撑与垂直的混凝土支撑柱之间连接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一和防护板二表面涂设有耐高温防腐涂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起初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呈流动的液态状,混凝土的混合拌制会使得混凝土升温以及混凝土本身具有的酸碱性,会对防护板一和防护板二产生侵蚀,所以涂设耐高温防腐涂料是为延长防护板一和防护板二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在基坑内先形成灌注槽一和灌注槽二以此降低基坑内混凝土浇筑的难度,便于施工人员浇筑混泥土;

    2.当混凝土凝固后,防护板一和防护板二便于拆卸,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锁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坑;2、定位桩;21、开口;3、定位座;31、通孔;32、滑槽;4、防护板一;41、钢筋一;42、灌注槽一;5、防护板二;51、钢筋二;52、灌注槽二;53、锁合件;531、锁块;532、翼块;53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多个定位桩2和多个定位座3,定位桩2呈圆锥状插入基坑1底部且定位桩2之间形成矩形,定位座3位于定位桩2顶面并且与定位桩2固定连接,定位座3与定位桩2中心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定位桩2上部侧面设有多个开口21;定位座3四周侧面设有多个通孔31。

    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座3四周侧面设有垂直于基坑1底部的多个滑槽32,滑槽32上设有防护板一4,防护板一4短边两端与滑槽32嵌合且垂直于定位座3侧面;位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定位座3相对的侧面与两个防护板一4之间形成灌注槽一42;定位座3四周侧面插接有多个钢筋一41,钢筋一41穿过灌注槽一42插入相邻定位座3内且延伸至定位座3外插入基坑1侧面土壤内,钢筋一41与防护板一4平行;钢筋一41环绕固定有多个箍筋,从而在灌注槽一42内浇筑基坑底部的混凝土水平支撑梁。

    如图1和图2所示,定位座3顶面边缘处抵接有四个防护板二5,四个防护板二5的侧面分别抵接围成一个方形的灌注槽二52,定位座3上端顶面四个角落固定有多个钢筋二51,钢筋二51与定位座3顶面垂直,钢筋二51贯穿灌注槽二52且与防护板二5的内侧面抵接,防护板二5与钢筋二51平行,钢筋二52环绕固定有多个箍筋,从而在灌注槽二52内浇筑垂直基坑底部的混凝土支撑柱。

    如图3和图4所示,防护板二5外侧面抵接有多个锁合件53,锁合件53包括一对锁块531,锁块531为u形且两端固定有翼板532,翼板532上设有螺纹孔533,利用螺杆穿过螺纹孔533;锁块531的凹面与防护板二5外侧面抵接,一对锁块531的凹面相对且其之间的翼板532对应抵接,翼板532的螺纹孔533对应连通,利用螺杆穿过螺纹孔533连接翼板532,即一对锁块531被螺栓连接形成一个方形的框,则四块防护板二5被一对锁块531箍紧形成方形的灌注槽二5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施工人员在基坑1底部打好孔,将定位桩2插入孔内与基坑1连接,定位座3固定于定位桩2顶面,并且定位桩2与定位座3之间设有相互连通的空腔;再将钢筋一41插接穿过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定位座3且延伸至定位座3外插入基坑1侧壁内,防护板一4短边两端嵌合入定位座3四周侧面的滑槽32内,形成灌注槽一42,施工人员在灌注槽一42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水平支撑梁;在定位座3顶面四个角落固定有钢筋二51,四块防护板二5围绕钢筋二51形成灌注槽二52,施工人员可在灌注槽二52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垂直于基坑1底部的混凝土支撑柱。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底部的多个定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桩(2)和定位座(3),定位桩(2)呈空心圆锥状且垂直插入基坑(1)底部土壤内,定位座(3)位于定位桩(2)上,定位座(3)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垂直于基坑底部的滑槽(32),滑槽(32)上插接有防护板一(4),防护板一(4)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灌注槽一(42),定位座(3)顶面抵接有多个防护板二(5),防护板二(5)外侧面设有锁合件(53),防护板二(5)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灌注槽二(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3)侧面插接有多个钢筋一(41),钢筋一(41)穿过灌注槽一(42)至相邻定位座(3),钢筋一(41)平行于防护板一(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3)顶面设有多个钢筋二(51),钢筋二(51)与钢筋一(41)垂直设置,钢筋二(51)与防护板二(5)的内侧面抵接且与防护板二(5)平行,钢筋二(51)贯穿灌注槽二(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件(53)包括一对锁块(531),锁块(531)设置为u形且两端设有翼块(532),翼块(532)上设有供螺杆插接的螺纹孔(5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3)内设有与定位桩(2)连通的空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桩(2)内壁设有开口(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3)侧面设有多个通孔(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4)和防护板二(5)表面涂设有耐高温防腐涂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置于基坑底部的多个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桩和定位座,定位桩呈空心圆锥状且垂直插入基坑底部土壤内,定位座位于定位桩上,定位座外侧面分别设有多个垂直于基坑底部的滑槽,滑槽上插接有防护板一,防护板一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灌注槽一,定位座顶面抵接有多个防护板二,防护板二外侧面设有锁合件,防护板二之间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灌注槽二。本实用新型具有降低基坑底部混凝土支撑施工难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金建达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1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