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面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2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面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也在大力建设,在土石方开挖、水利建设、石材取用过程中对地表植物造成了破坏,留下许多裸露的土质和岩质边坡,导致水土流失、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开采坑口、关停坑口、废弃坑口、遗留边坡和公路、铁路等开采缺口,大面积裸露土体将影响局部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影响区域植被间的信息及能量等流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面绿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包括框体以及用于固定框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多个插设其内部的长螺栓固定在坡体上,所述框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植被种植腔,所述框体顶部设有矩体安装槽,所述矩体安装槽内安装有滴管水管,所述滴管水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分支水管,所述第一分支水管贯穿框体顶端并伸入最上层的植被种植腔内,相邻两组上下分布的植被种植腔之间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分支水管,所述第二分支水管竖直分布在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框体外侧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内侧壁开设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弧形弹块,所述框体的侧壁上设有套设在弧形弹块外侧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分支水管一端设有密封环,所述第二分支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通孔并螺纹连接有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的上端设有挡块,所述外管套接在内管的外侧并与挡块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预留空腔,所述第二分支水管的顶部插接在预留空腔内并通过螺纹与外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滴管水管的进水口通过水泵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植被种植腔的底部设置呈斜面状,且上层植被种植腔的水流入依次下层植被种植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产品质量轻,能够工厂化批量生产,能够快速绿化岩质边坡,施工速度快,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能适应现场复杂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季期,防止岩面边坡的风化,适用于各种不同硬度的土质、岩质。

    3.本产品的材质是亲水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是在传统的聚氨酯泡沫中,引入亲水基团,以提高泡沫的吸水、保水功能。多孔型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较好的吸声、隔声性能。

    2.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通过安装在框体的外侧设置固定架与安装座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安装于岩面边坡或岩质,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保持边坡稳定,应用于公路边坡、矿山边坡的防护和生态恢复,而且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框体和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和第二分支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框体1、植被种植腔101、矩体安装槽102、卡槽103、固定架2、安装座3、滴管水管4、第一分支水管5、第二分支水管6、外管7、长螺栓8、弧形弹块9、内管10、预留空腔11、挡块12、密封环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包括框体1以及用于固定框体1的安装座3,安装座3通过多个插设其内部的长螺栓8固定在坡体上,框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植被种植腔101,框体1顶部设有矩体安装槽102,矩体安装槽102内安装有滴管水管4,滴管水管4通过多个环形卡箍固定安装在矩体安装槽102内,滴管水管4的底部通过法兰活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分支水管5,第一分支水管5贯穿框体1顶端并伸入最上层的植被种植腔101内,相邻两组上下分布的植被种植腔101之间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分支水管6,第二分支水管6竖直分布在通孔内。

    如图2以及图3所示,框体1外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固定架2,固定架2通过螺钉与安装座3固定连接,安装座3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设有弧形弹块9,弧形弹块9与容纳腔过盈配合。框体1的侧壁上设有套设在弧形弹块9外侧的卡槽103。框体1可采用亲水吸水性聚氨酯泡沫材质,是在传统的聚氨酯泡沫中,引入亲水基团,以提高泡沫的吸水、保水功能。多孔型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较好的吸声、隔声性能。固定架2以及安装座3不锈钢耐腐蚀材质。

    如图1以及图4所示,第二分支水管6一端外侧焊接有密封环13,通过安装密封环13可以对通孔内部进行密封,防止有水流进入。第二分支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通孔并螺纹连接有连接件。

    如图4所示,连接件包括外管7和内管10,内管10的上端外侧焊接有挡块12,外管7套接在内管10的外侧并与挡块12固定连接,该固定方式为焊接。外管7和内管10之间形成预留空腔11,第二分支水管6的顶部插接在预留空腔11内并通过螺纹与外管7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滴管水管4的进水口通过水泵连接外部水源,植被种植腔101的底部设置呈斜面状,且上层植被种植腔101的水流入依次下层植被种植腔101内。通过将植被种植腔101的底部设置呈斜面状便于水流均匀分布在腔体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产品时,将安装座3通过长螺栓8预先固定在需要绿化的坡体上,然后将框体1插接在安装座3内,这个过程中,通过弧形弹块9与卡槽103配合使用,使得框体1初步固定在安装座3上,接着将固定架2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座3上,使得框体1与安装座3进一步固定。接着打开水泵,外部水源流入滴管水管4,滴管水管4内的水流再分流到多个第一分支水管5内,第一分支水管5内的水又流入最上层的植被种植腔101内,最上层的植被种植腔101内的水部分又通过第二分支水管6流入下层的植被种植腔101内,以此类推,从而将水流分布到每个植被种植腔101内进行整体浇灌。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通过安装在框体1的外侧设置固定架2与安装座3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安装于岩面边坡或岩质,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保持边坡稳定,可应用于公路边坡、矿山边坡的防护和生态恢复,而且有良好的固定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包括框体(1)以及用于固定框体(1)的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通过多个插设其内部的长螺栓(8)固定在坡体上,所述框体(1)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植被种植腔(101),所述框体(1)顶部设有矩体安装槽(102),所述矩体安装槽(102)内安装有滴管水管(4),所述滴管水管(4)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分支水管(5),所述第一分支水管(5)贯穿框体(1)顶端并伸入最上层的植被种植腔(101)内,相邻两组上下分布的植被种植腔(101)之间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分支水管(6),所述第二分支水管(6)竖直分布在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外侧设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通过螺钉与安装座(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3)的内侧壁开设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弧形弹块(9),所述框体(1)的侧壁上设有套设在弧形弹块(9)外侧的卡槽(1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水管(6)一端设有密封环(13),所述第二分支水管(6)的另一端贯穿通孔并螺纹连接有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外管(7)和内管(10),所述内管(10)的上端设有挡块(12),所述外管(7)套接在内管(10)的外侧并与挡块(12)固定连接,所述外管(7)和内管(10)之间形成预留空腔(11),所述第二分支水管(6)的顶部插接在预留空腔(11)内并通过螺纹与外管(7)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管水管(4)的进水口通过水泵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植被种植腔(101)的底部设置呈斜面状,且上层植被种植腔(101)的水流入依次下层植被种植腔(10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绿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面绿化装置,包括框体以及用于固定框体的安装座,安装座通过多个插设其内部的长螺栓固定在坡体上,框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植被种植腔,框体顶部设有矩体安装槽,矩体安装槽内安装有滴管水管,滴管水管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多个第一分支水管,第一分支水管贯穿框体顶端并伸入最上层的植被种植腔内,相邻两组上下分布的植被种植腔之间贯穿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分支水管,第二分支水管竖直分布在通孔内。本产品能够快速安装于岩面边坡或岩质,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保持边坡稳定,应用于公路边坡、矿山边坡的防护和生态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陈运明;吕亚品;张肖雅;陈宇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0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