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07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渠道边坡修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城市景观用水、生活用水也日益增多。为满足城市所需求的用水量,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修建了许多人工渠道,大到南水北调小到各种景观渠道等。

    随着时间推移,所城市河道和渠道的河床和边坡逐渐因局部冲刷、开裂等损毁现象,这些损毁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损毁进一步扩大,最终破坏河道和渠道,以及影响河道和渠道的过水能力,长时间的水流作用还会使得裂缝缺口处不断扩大,甚至威胁整个渠道的安全与渠道两岸居民的生活安全,存在安全隐患。渠道的局部破损修补刻不容缓,但人工渠道长度大,跨度宽窄不一,河道长期存水,不易通过控制闸门断水维修,目前对河道或渠道河床或边坡局部维修施工过程中,常使用围堰作为辅助工具。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水下结构物的修建位置,以便于围堰内进行干槽施工。

    现有围堰的结构方式多样,从结构上分为整体式和组装式,组装式在运输和存储方面有优势,对于少量且跨度较大的河床维修带来便利。但对于河道内连续出现跨度较大的开裂,或者多个维修点距离跨度不大需要连续维修时,反复拆装围堰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增加额外成本。整体围堰虽然能够免除拆装麻烦,但整体围堰比较笨重,移动麻烦,需要吊装工具移动,引入额外吊装工具会增加围堰使用成本。由于河道跨度大小不同,边坡高度和倾斜度因地形规划不同,所以采用吊装工具操作也存在较多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使用方便,能够对围堰进行移动,结构合理,解决了现有的围堰移动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顶座,所述顶座和底座之间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至少两对相互平行的等长支撑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顶座上部的内、外两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的横杆水平设置并延伸到顶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横杆右侧延伸段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右侧牵引机构,所述的右侧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在两根横杆右侧延伸段上或延长段之间连杆上的支座,支座上设置有导向环或者导向轮,所述的顶座右侧设置有驱动牵引装置,所述驱动牵引装置的的牵引端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挂环,所述的牵引绳绕过导向环或者导向轮并固定在挂环上,所述的横杆左右两侧延伸段与围堰两侧壁上端设置有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杆可折叠的设置在顶板上,所述的横杆上设置有铰接轴和滑套,所述的滑套可在横杆上滑动并套固在铰接轴上,所述的铰接轴靠近顶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牵引装置为电葫芦。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牵引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绳轮,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套装有蜗杆,蜗杆套装在轴承架上,绳轮的转轴上套装有涡轮,所述的涡轮与蜗杆啮合,所述绳轮上固定有牵引绳。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为可伸缩的套杆,包括套筒和套杆,套筒和套杆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行走轮,各行走轮的轮架与底座铰接,能够向上翻折到底座的上部并被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有三对,同侧的三根支撑杆均铰接在一根水平设置的连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为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件为夹具,所述的夹具,包括倒置的u形支座,所述u形支座的上端经伸缩套杆连接在横杆的端部,所述夹具的外侧面中心开有圆孔,圆孔内套装有压紧螺杆,加紧螺杆的末端设置有压板。

    进一步的,述的横杆左侧延伸段和底座之间设置左侧牵引机构,所述的左侧牵引机构与右侧牵引机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在底座和顶座之间铰接支撑杆形成四连杆机构,在四连杆机构上设置牵引机构,拉动四连杆机构左右摆动的机械原理,同时在四连杆机构的两侧固定围堰,实现围堰的移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折叠,收纳方便,且可双向移动,功能多,用途大,利用四连杆的机械原理,结构合理,且围堰的摆动幅度可调,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围堰不能移动的问题,为固定的围堰提供了“双脚”,增大了围堰的使用范围,使围堰更具实用性,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折叠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驱动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工作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工作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夹具结构示意图。

    1为底座,2为支撑杆,3为顶座,4为横杆,5为铰接轴,6为滑套,7为套杆,8为套筒,9为限位螺栓,10为驱动电机,11为蜗杆,12为涡轮,13为围堰,14为行走轮,15为夹具,151为伸缩套杆,16为牵引绳,17为支座,18为导向轮,19为挂环,20为绳轮,152为加紧螺杆,153为u形支座,154为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本实施例说明了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为整体式围堰提供了移动的工具;由图1可知,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杆2和顶座3,用锚杆将底座1固定在河床上,在底座1和顶座3的内外两侧分别铰接有三根支撑杆2,所述的支撑杆2为等长且平行设置,所述的底座1和顶座3均水平设置与支撑杆2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平行四连杆可以左右摆动,从而实现顶座相对于固定的底座的相对摆动,同时如图2所示,在不使用时,本装置可以折叠放置,暂用空间小,使用方便。

    所述的顶座3的上部设置有横杆4,所述的横杆4有两根,分别经支座固定安装在顶座的内外两侧,所述的横杆4水平设置并延伸到顶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横杆4左右两侧延伸段与围堰两侧壁上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为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横杆的端部和围堰,从而将围堰固定在横杆4的延伸段端部。

    为了牵引平行四连杆机构,在所述的横杆右侧延伸段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右侧牵引机构,所述的右侧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在两根横杆右侧延伸段上或延长段之间连杆上的支座17,支座17上设置有导向环或者导向轮18,所述的顶座3右侧设置有驱动牵引装置,所述的驱动牵引装置为电葫芦,电葫芦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绳轮20,所述的绳轮20上固定有牵引绳16,所述的底座1上固定有挂环19,所述的牵引绳16绕过导向环或者导向轮18并固定在挂环19上,通过驱动电葫芦拉动牵引绳,为四连杆机构提供驱动动力。

    由图7可知,将本装置设置在围堰13的左侧,由于右侧牵引机构的端部固定在挂环上,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四连杆机构将向左摆动;如图8所示,从横杆4将拉起围堰13,继续驱动电葫芦;如图9所示,围堰将继续向左摆动,完成围堰的搬运移动过程,合理的利用了四连杆的原理,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为可伸缩的套杆,包括套筒8和套杆7,套筒8和套杆7之间设置有限位螺栓9,这样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的高度可以低于围堰高度,使本实用新型体积不会太大,节约了设备成本,并且不占用空间,同时适用于多种高度的围堰,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围堰高度调整支撑杆高度,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多变,功能多样,适用范围广。

    同时为了方便设备的移动,所述的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行走轮,各行走轮14的轮架与底座铰接,能够向上翻折到底座的上部并被固定,便于运输,使用方便。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所述的连接件还可以为夹具,所述的夹具,包括倒置的u形支座153,所述u形支座153的上端经伸缩套杆151连接在横杆的端部,所述夹具的外侧面中心开有圆孔,圆孔内套装有压紧螺杆152,加紧螺杆的末端设置有压板154,这样不用破坏原有的围堰结构就可以将围堰13提升并移动,为了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功能,同时所述的夹具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伸缩套杆151的高度来调节的,这样与实施例2所述的支撑杆2的高度调整相配合,当支撑杆高度高于围堰时,可以在横杆的两端加装上下的夹具,夹具上部的伸缩套杆151固定在横杆上,这样可以实现围堰的摆动幅度的调整。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会破坏原有围堰结构的围堰夹具,同时这个夹具的高度是可调的,夹具的高度与支撑杆的高度相互配合可以控制围堰的摆动幅度,功能多样。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所述设置在同侧的三根支撑杆2均铰接在一根水平设置的连杆上,保证了在围堰摆动的过程中支撑杆的稳定性,同时在所述的横杆左侧延伸段和底座1之间设置左侧牵引机构,所述的左侧牵引机构与右侧牵引机构结构相同,这样增加了设备的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设备的双向移动,功能多,结构稳定,增大了围堰的使用范围,使围堰更具实用性,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所述的横杆可折叠的设置在顶板3上,为此在所述的横杆4上设置有铰接轴5和滑套6,所述的滑套6可在横杆4上滑动并套固在铰接轴5上,所述的铰接轴5靠近顶座3设置,不使用时将滑套6滑动到横杆4端部露出铰接轴5,如图3所示横杆4可以以铰接轴5为中心向下折叠放置,搬运和安装方便,收纳简单;使用时,将滑套6滑动到铰接轴5处,在滑套的端部设置圆形加紧件,通过拧紧加紧件处的螺栓可以将滑套套固在铰接轴处5,从而将铰接轴5两端的横杆连为一体,将横杆的两端延伸到围堰的上部,并支撑围堰。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在于,所述的电葫芦还可以为涡轮蜗杆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0和绳轮20,驱动电机10的转轴上套装有蜗杆11,蜗杆11套装在轴承架上,绳轮20的转轴上套装有涡轮12,所述的涡轮12与蜗杆11啮合,所述的绳轮20上固定安装有牵引绳。涡轮蜗杆机构的传动平稳,设备稳定,设备噪声小,且自身能够自锁,可随时实现绳轮20的停止或转动,结构稳定。

    结合实施例1-6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作如下说明:

    使用时,将底座固定围堰左侧的在河床上,调节支撑杆的高度与围堰高度相匹配,将折叠的横杆展开,并将套装在横杆上的滑套固定在横杆铰接轴处,此时,横杆的两端展开在围堰的两侧,用螺栓穿过横杆并固定在围堰的两侧或者用夹具夹持围堰两侧,驱动右侧牵引机构,拉动牵引绳,在四连杆结构的作用下,围堰会受到向右的作用力,由于其底座固定,围堰会向上提升至图8所示的位置,驱动电机继续拉动牵引绳,将围堰有图8移动到图9所示的位置,完成围堰的移动过程,同时当需要调整围堰的摆动幅度时,调整夹具和支撑杆的高度就可以实现围堰摆动幅度的调整。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在底座和顶座之间铰接支撑杆形成四连杆机构,在四连杆机构上设置牵引机构,拉动四连杆机构左右摆动的机械原理,同时在四连杆机构的两侧固定围堰,实现围堰的移动,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折叠,收纳方便,且可双向移动,功能多,同时围堰摆动的幅度可调,适用范围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围堰不能移动的问题,增大了围堰的使用范围,使围堰更具实用性,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顶座,所述顶座和底座之间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至少两对相互平行的等长支撑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所述的顶座上部的内、外两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的横杆水平设置并延伸到顶板的左右两侧,所述的横杆右侧延伸段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右侧牵引机构,所述的右侧牵引机构,包括固定在两根横杆右侧延伸段上或延长段之间连杆上的支座,支座上设置有导向环或者导向轮,所述的顶座右侧设置有驱动牵引装置,所述驱动牵引装置的牵引端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挂环,所述的牵引绳绕过导向环或者导向轮并固定在挂环上,所述的横杆左右两侧延伸段与围堰两侧壁上端设置有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可折叠的设置在顶板上,所述的横杆上设置有铰接轴和滑套,所述的滑套可在横杆上滑动并套固在铰接轴上,所述的铰接轴靠近顶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牵引装置为电葫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牵引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绳轮,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套装有蜗杆,蜗杆套装在轴承架上,绳轮的转轴上套装有涡轮,所述的涡轮与蜗杆啮合,所述绳轮上固定有牵引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为可伸缩的套杆,包括套筒和套杆,套筒和套杆之间设置有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行走轮,各行走轮的轮架与底座铰接,能够向上翻折到底座的上部并被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有三对,同侧的三根支撑杆均铰接在一根水平设置的连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夹具,所述的夹具,包括倒置的u形支座,所述u形支座的上端经伸缩套杆连接在横杆的端部,所述夹具的外侧面中心开有圆孔,圆孔内套装有压紧螺杆,加紧螺杆的末端设置有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左侧延伸段和底座之间设置左侧牵引机构,所述的左侧牵引机构与右侧牵引机构结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摆动式整体围堰移动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和顶座,所述顶座和底座之间的两侧分别铰接有至少两根相互平行的等长支撑杆构成四连杆机构顶座上部的内、外两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横杆水平设置并延伸到顶板的左右两侧,横杆右侧延伸段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右侧牵引机构,支架上设置有导向环或者导向轮,顶座右侧设置有驱动牵引装置,驱动牵引装置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绳轮,绳轮上固定有牵引绳,底座上固定有挂环,牵引绳绕过导向环或者导向轮并固定在挂环上,横杆左右两侧分别经螺栓固定围堰的两侧,为固定的围堰提供了“双脚”,增大了围堰的使用范围,使围堰更具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宏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0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