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1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为了卫生起见,在客人躺下之前需要对推拿床进行清洁,而现有的推拿床一般只能单面工作,这就使得清洁时间越久,客人等待的时间越长,影响客人消费的情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包括床框和连接在其底部呈矩阵分布的支腿,所述床框的内圈侧壁转动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框的一侧设有拉手,拉手靠近床框的一侧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止动杆的一端,止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床框侧壁开设的限位孔并插接在床板侧壁开设的止动槽中,所述拉手靠近止动杆的一侧通过弹簧与床框连接,所述床框底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转动连接有同一螺杆,且螺杆上螺纹套接有滑块,滑块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贯穿安装腔的内壁并连接有直齿轮,所述床框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与直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上端贯穿安装腔的顶壁并连接有圆形板刷,且第一转轴位于安装腔内的一段套接有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螺杆距床板转动中心的距离大于床板宽度的一半。

    优选地,所述支腿的下端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拉手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当客人使用完后,拉动拉手,止动杆与床板分离,然后将床板翻转,松开拉手,在弹簧的作用下,止动杆插入止动槽,锁紧床板,然后转动螺杆,滑块由于直齿轮与齿条啮合,使得其无法转动,只能水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圆形板刷转动,对床板底侧进行清洁,作为备用,如此一来,可节省清理床板的时间,避免让客人等待太长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床框1、床板2、圆形板刷3、齿条4、止动杆5、拉手6、固定块7、螺杆8、支腿9、滑块10、第一转轴11、第一锥齿轮12、弹簧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包括床框1和连接在其底部呈矩阵分布的支腿9,支腿9的下端连接有防滑垫,增大摩擦,防止床体滑动,床框1的内圈侧壁转动连接有床板2,床框1的一侧设有拉手6,拉手6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套,拉手6靠近床框1的一侧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止动杆5的一端,止动杆5的另一端贯穿床框1侧壁开设的限位孔并插接在床板2侧壁开设的止动槽中,拉手6靠近止动杆5的一侧通过弹簧13与床框1连接,床框1底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7,两个固定块7转动连接有同一螺杆8,且螺杆8上螺纹套接有滑块10,螺杆8距床板2转动中心的距离大于床板2宽度的一半,防止螺杆8与床板2产生干涉,滑块10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贯穿安装腔的内壁并连接有直齿轮,床框1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与直齿轮啮合的齿条4,安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上端贯穿安装腔的顶壁并连接有圆形板刷3,且第一转轴11位于安装腔内的一段套接有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2。

    工作原理:当客人使用完后,拉动拉手6,止动杆5与床板2分离,然后将床板2翻转180°,松开拉手6,在弹簧13的作用下,止动杆5插入止动槽,锁紧床板2,然后转动螺杆8,滑块10由于直齿轮与齿条4啮合,使得其无法转动,只能水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圆形板刷3转动,对床板2底侧进行清洁,作为备用,如此一来,可节省清理床板2的时间,避免让客人等待太长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包括床框(1)和连接在其底部呈矩阵分布的支腿(9),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1)的内圈侧壁转动连接有床板(2),所述床框(1)的一侧设有拉手(6),拉手(6)靠近床框(1)的一侧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止动杆(5)的一端,止动杆(5)的另一端贯穿床框(1)侧壁开设的限位孔并插接在床板(2)侧壁开设的止动槽中,所述拉手(6)靠近止动杆(5)的一侧通过弹簧(13)与床框(1)连接,所述床框(1)底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块(7),两个固定块(7)转动连接有同一螺杆(8),且螺杆(8)上螺纹套接有滑块(10),滑块(10)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均贯穿安装腔的内壁并连接有直齿轮,所述床框(1)的底部两侧对称连接有与直齿轮啮合的齿条(4),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上端贯穿安装腔的顶壁并连接有圆形板刷(3),且第一转轴(11)位于安装腔内的一段套接有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8)距床板(2)转动中心的距离大于床板(2)宽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9)的下端连接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6)上套接有防滑橡胶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中医推拿辅助装置,包括床框和连接在其底部呈矩阵分布的支腿,所述床框的内圈侧壁转动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框的一侧设有拉手,拉手靠近床框的一侧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止动杆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当客人使用完后,拉动拉手,止动杆与床板分离,然后将床板翻转,松开拉手,在弹簧的作用下,止动杆插入止动槽,锁紧床板,然后转动螺杆,滑块由于直齿轮与齿条啮合,使得其无法转动,只能水平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带动圆形板刷转动,对床板底侧进行清洁,作为备用,如此一来,可节省清理床板的时间,避免让客人等待太长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赵承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承刚
    技术研发日:2018.03.19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0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