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9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水井胎模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软弱地基区域的基坑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集水井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很容易渗入坑内,造成降水作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导致集水井位置砖胎模砌筑困难。而采用常规的“抛掷袋装水泥、浇筑垫层、砌筑砖胎模”方式虽能改善降水作业的效果,但材料浪费巨大、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集水井的施工过程中,因降水效果不理想而造成集水井的胎模砌筑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包括设置于井槽中的预制混凝土胎模、以及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预制混凝土胎模在井槽外制作,制作完毕后,待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再安装至井槽中,然后进行砖胎模的砌筑。这样,预制混凝土胎模的制作不会受到积水的影响,从而即解决了因降水效果不理想而造成集水井的胎模砌筑困难的问题,也减少了砌筑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综合经济效果较佳。另外,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即能保证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高度的统一,便于制作,又能节约材料、减轻自重便于吊装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具体的,所述砖胎模上部的标高与井槽洞口的标高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包括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周边的侧壁,所述砖胎模设置于所述侧壁的上部。侧壁的设置能起到挡水作用,从而进一步保证砖胎模砌筑过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为了方便预制混凝土胎模的安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上部的若干吊钩。可以通过吊钩将预制混凝土胎模吊装至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具体的,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的混凝土强度为c20,内部配φ12@150单层双向构造钢筋,所述底板以及侧壁的厚度为100mm,所述吊钩由直径18mm的q235圆钢制成,所述砖胎模的厚度为100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包括设置于井槽1中的预制混凝土胎模2、以及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3。

    本实施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预制混凝土胎模2在井槽1外制作,制作完毕后,待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再安装至井槽1中,然后进行砖胎模3的砌筑。这样,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制作不会受到积水的影响,从而即解决了因降水效果不理想而造成集水井的胎模砌筑困难的问题,也减少了砌筑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综合经济效果较佳。另外,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3,即能保证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高度的统一,便于制作,又能节约材料、减轻自重便于吊装运输。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具体的,所述砖胎模3上部的标高与井槽1洞口的标高相同。

    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包括底板2a以及设置于底板2a周边的侧壁2b,所述砖胎模3设置于所述侧壁2b的上部。侧壁2b的设置能起到挡水作用,从而进一步保证砖胎模3砌筑过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为了方便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安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2b上部的若干吊钩4。可以通过吊钩4将预制混凝土胎模2吊装至安装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中,具体的,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混凝土强度为c20,内部配φ12@150单层双向构造钢筋,所述底板2a以及侧壁2b的厚度为100mm,所述吊钩4由直径18mm的q235圆钢制成,所述砖胎模3的厚度为100mm。

    实施例2: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例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集水井尺寸制作预制混凝土胎模2;

    第二步,在集水井位置开挖井槽1;

    第三步,将预制混凝土胎模2安装在井槽1中;

    第四步,在预制混凝土胎模2周边砌筑砖胎模3;

    第五步,待砖胎模3达到一定强度后,对砖胎模3外侧的井槽1进行回填并夯实;

    第六步,进行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内壁的抹灰和防水施工,以及基础底板5的铺设。

    本实施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施工方法,预制混凝土胎模2在井槽1外制作,制作完毕后,待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再安装至井槽1中,然后进行砖胎模3的砌筑。这样,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制作不会受到积水的影响,从而即解决了因降水效果不理想而造成集水井的胎模砌筑困难的问题,也减少了砌筑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综合经济效果较佳。另外,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3,即能保证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高度的统一,便于制作,又能节约材料、减轻自重便于吊装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施工方法中,为了在合理范围内加快施工进度,第三步中,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即可拆模,并安装至井槽1中。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的施工方法中,为了能更准确的安装预制混凝土胎模2,第三步中,在将预制混凝土胎模2安装在井槽1中之前,先在井槽1顶部拉白线用于控制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安放位置。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井槽(1)中的预制混凝土胎模(2)、以及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胎模(3)上部的标高与井槽(1)洞口的标高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包括底板(2a)以及设置于底板(2a)周边的侧壁(2b),所述砖胎模(3)设置于所述侧壁(2b)的上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侧壁(2b)上部的若干吊钩(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2)的混凝土强度为c20,内部配φ12@150单层双向构造钢筋,所述底板(2a)以及侧壁(2b)的厚度为100mm,所述吊钩(4)由直径18mm的q235圆钢制成,所述砖胎模(3)的厚度为10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包括设置于井槽中的预制混凝土胎模、以及沿所述预制混凝土胎模周边竖向设置的砖胎模。本实用新型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集水井胎模结构,预制混凝土胎模在井槽外制作,制作完毕后,待强度达到一定要求,再安装至井槽中,然后进行砖胎模的砌筑。这样,预制混凝土胎模的制作不会受到积水的影响,从而即解决了因降水效果不理想而造成集水井的胎模砌筑困难的问题,也减少了砌筑工作量,节约劳动力,综合经济效果较佳。

    技术研发人员:姚民立;秦毅;章根祥;杜冠卿;潘建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0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