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长期卧床的病人进行护理时,需要周期性的对病人的背部及下肢进行按摩,经常按摩能有效减少褥疮发生的概率,且能保持病人下肢的活力,避免肌肉萎缩和坏死,通常情况下,对病人进行按摩需要护理人员手工来完成,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长时间按摩时,护理人员的手部会酸疼,从而导致按摩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能够实现下肢按摩,并且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包括保暖层、两个气压按摩机构、供气机构、两个开口和两个搭盖部,所述两个气压按摩机构放置在保暖层的内侧,两个气压按摩机构分别用于大腿和小腿的按摩,所述保暖层的上下两侧上设有与膝盖相对应的两个开口,所述保暖层上设有两个搭盖部分别搭盖两个开口,所述两个搭盖部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保暖层的上下两端通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形成保暖套,所述保暖层的小腿部的上下两外侧均设有前后两个连接环,所述供气机构与两个气压按摩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压按摩机构包括固定带、两个连接带、两个气囊和两个基层,所述基层的外侧均设有两端与基层固定连接的连接带,所述基层的内侧均设有气囊,所述固定带穿设在连接带与基层之间,所述固定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气囊的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所述两个气囊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作为优选,小腿部的所述气压按摩机构的固定带的上下两外侧均设有前后两个连接环。
作为优选,所述供气机构为充气球囊,所述供气机构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大腿用的气压按摩机构的一气囊和小腿用的气压按摩机构的一气囊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抬高机构,所述抬高机构包括底座、支撑套、支撑螺杆、v形支座和两个挂钩,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内设有螺纹连接的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的上端设有v形支座,所述v形支座的两端均设有与连接环相配合的挂钩。
作为优选,所述保暖层包括外层、海绵层、棉内层和竹炭纤维层,所述棉内层、竹炭纤维层、海绵层和外层由上到下依次粘结连接在一起,所述棉内层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通过编织形成的毛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气压按摩机构放置在保暖层的内侧,两个气压按摩机构分别用于大腿和小腿的按摩;保暖层和两个气压按摩机构分开设计,夏天使用时,可单独使用气压按摩机构,冬天可增加保暖层保暖;抬高机构能够使得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位置,这样就能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过低加重肿胀和疼痛,预防静脉受压造成压疮等并发症;前后设置的连接环可交替更换受力点,避免小腿受力点固定不变,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开口和搭盖部的配合方便膝盖部的外露和保暖;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下肢按摩和下肢的抬高,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保暖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气压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暖层、2-气压按摩机构、3-供气机构、4-开口、5-搭盖部、6-抬高机构、7-连接环、11-外层、12-海绵层、13-棉内层、14-竹炭纤维层、21-固定带、22-连接带、23-气囊、24-基层、25-凸起、61-底座、62-支撑套、63-支撑螺杆、64-v形支座、6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包括保暖层1、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供气机构3、两个开口4和两个搭盖部5,所述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放置在保暖层1的内侧,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分别用于大腿和小腿的按摩,所述保暖层1的上下两侧上设有与膝盖相对应的两个开口4,所述保暖层1上设有两个搭盖部5分别搭盖两个开口4,所述两个搭盖部5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保暖层1的上下两端通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形成保暖套,所述保暖层1的小腿部的上下两外侧均设有前后两个连接环7,所述供气机构3与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连接,所述气压按摩机构2包括固定带21、两个连接带22、两个气囊23和两个基层24,所述基层24的外侧均设有两端与基层24固定连接的连接带22,所述基层24的内侧均设有气囊23,所述固定带21穿设在连接带22与基层24之间,所述固定带2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气囊23的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25,所述两个气囊23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小腿部的所述气压按摩机构2的固定带21的上下两外侧均设有前后两个连接环7,所述供气机构3为充气球囊,所述供气机构3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大腿用的气压按摩机构2的一气囊23和小腿用的气压按摩机构2的一气囊23连通,还包括高机构6,所述抬高机构6包括底座61、支撑套62、支撑螺杆63、v形支座64和两个挂钩65,所述底座61上设有支撑套62,所述支撑套62内设有螺纹连接的支撑螺杆63,所述支撑螺杆63的上端设有v形支座64,所述v形支座64的两端均设有与连接环7相配合的挂钩65,所述保暖层1包括外层11、海绵层12、棉内层13和竹炭纤维层14,所述棉内层13、竹炭纤维层14、海绵层12和外层11由上到下依次粘结连接在一起,所述棉内层13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通过编织形成的毛圈结构。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在工作过程中,将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分别固定在大腿部和小腿部,然后通过充气球囊向气囊23充气,气囊23压迫肢体,然后充气球囊排气,充气和排气交替进行,实现按摩功能,冬天使用时,通过保暖层1对下肢进行包裹,起到保暖效果。
抬高操作时,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v形支座64带动支撑螺杆63转动,支撑螺杆63转动的同时带动v形支座64上升或下降进行高度调节,待调节到适当高度时,将两个挂钩65分别勾在后方两个连接环7上,当到一定时间后,适当调整v形支座64的高度,将两个挂钩65分别勾在前方两个连接环7上,实现受力点互换。冬天使用时,挂钩65与保暖层1上的连接环7配合。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暖层(1)、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供气机构(3)、两个开口(4)和两个搭盖部(5),所述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放置在保暖层(1)的内侧,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分别用于大腿和小腿的按摩,所述保暖层(1)的上下两侧上设有与膝盖相对应的两个开口(4),所述保暖层(1)上设有两个搭盖部(5)分别搭盖两个开口(4),所述两个搭盖部(5)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保暖层(1)的上下两端通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形成保暖套,所述保暖层(1)的小腿部的上下两外侧均设有前后两个连接环(7),所述供气机构(3)与两个气压按摩机构(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按摩机构(2)包括固定带(21)、两个连接带(22)、两个气囊(23)和两个基层(24),所述基层(24)的外侧均设有两端与基层(24)固定连接的连接带(22),所述基层(24)的内侧均设有气囊(23),所述固定带(21)穿设在连接带(22)与基层(24)之间,所述固定带(2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气囊(23)的内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25),所述两个气囊(23)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其特征在于:小腿部的所述气压按摩机构(2)的固定带(21)的上下两外侧均设有前后两个连接环(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3)为充气球囊,所述供气机构(3)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大腿用的气压按摩机构(2)的一气囊(23)和小腿用的气压按摩机构(2)的一气囊(23)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抬高机构(6),所述抬高机构(6)包括底座(61)、支撑套(62)、支撑螺杆(63)、v形支座(64)和两个挂钩(65),所述底座(61)上设有支撑套(62),所述支撑套(62)内设有螺纹连接的支撑螺杆(63),所述支撑螺杆(63)的上端设有v形支座(64),所述v形支座(64)的两端均设有与连接环(7)相配合的挂钩(65)。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下肢护理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1)包括外层(11)、海绵层(12)、棉内层(13)和竹炭纤维层(14),所述棉内层(13)、竹炭纤维层(14)、海绵层(12)和外层(11)由上到下依次粘结连接在一起,所述棉内层(13)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通过编织形成的毛圈结构。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