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上片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13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上片机构。



    背景技术:

    在对玻璃片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设备将玻璃片摆放至玻璃加工平台上方(如玻璃切割机的切割平台、除膜机的除膜平台等操作平台)。目前市场上的玻璃上片机构采用的是吸盘固定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1820208949-半自动玻璃上片机、cn201810218128-一种中空玻璃自动上片设备,使用时,气缸驱动主臂(支架),再通过真空吸盘系统通过吸力固定玻璃,其结构相对复杂,使用成本相对较高。本领域追求在上片过程中,提高产品竞争力,一直追求上片机构简洁,上片机构的电气结构、机械结构等对其它设备无干涉,对玻璃磨损小,设备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洁、可靠性高的玻璃上片机构。

    为了达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包括支撑臂、与所述支撑臂相连的升降臂、与所述支撑臂相连的滑杆机构以及升降臂相连的驱动气缸;滑杆机构包括第一转向杆、与第一转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向杆以及与第二转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第二转向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转向杆与第一转向杆之间夹角为a,所述第二转向杆与支撑杆之间夹角为b;a大于0度,b大于0度;第一转向杆与第二转向杆相连位置通过转轴与支撑臂固定连接;操作台上开设有与支撑臂相对应的让位口,操作台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顶出杆,当支撑臂平置在让位口中时,所述第一顶出杆抵靠在第一转向杆内侧,此时支撑杆的上端位于支撑臂的上表面内侧;操作台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顶出杆,在驱动气缸的气缸杆向外延伸过程中,支撑臂升起,第二顶出杆抵靠在第二转向杆内侧,直至支撑杆的端部自支撑臂内侧通过让位孔伸出到支撑臂外侧为止;升降臂相对于支撑臂斜向设置,升降臂与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与固定在操作台内侧的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支撑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层。

    优选的,支撑臂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优选的,操作台为切割机操作台。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支撑臂,每条支撑臂相连驱动臂通过同一转轴与操作台的支架相连,至少设置一个驱动气缸与多个支撑臂中的一个相连。

    优选的,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操作台内侧,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升降臂相连,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座通过转轴与操作台的支架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上片机构结构简洁,使用维护成本低,并且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机构处于支撑臂平置于让位口中状态,其中用虚线示意操作台和相关支架。另外为了便于对比示意,将升降机构平行提取至总体图下方);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机构处于支撑臂升起状态(即玻璃装片位置),其中用虚线示意操作台和相关支架。另外为了便于对比示意,将升降机构平行提取至总体图下方);

    图3是本实用新型让位口与操作台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俯视视角);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个支撑臂并排设置的结构示意图(俯视视角);

    在附图中,1支撑臂、2升降臂、3滑杆机构、31第一转向杆、32第二转向杆、33支撑杆、4驱动气缸、5第一顶出杆、6第二顶出杆、7让位口、8让位孔、9操作台、10连接支撑臂与操作台支架的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中,为了示意清楚,以支撑臂1平置(上片位置)时,朝向支撑台9上方的一侧为外侧,朝向支撑台9下方的一侧为内侧。

    实施例1

    如图所示1-4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它主要用于向设备的操作台9供送、摆放玻璃片,即:将玻璃片摆放平整至设备的操作台9,便于对玻璃片进行加工,本实施例中操作台9为切割机的操作台9。具体地,它包括支撑臂1、与所述支撑臂1相连的升降臂2、与所述支撑臂1相连的滑杆机构3以及与所述升降臂2相连的驱动气缸4。

    进一步地,滑杆机构3包括第一转向杆31、与第一转向杆31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向杆32以及与第二转向杆32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杆33;所述第二转向杆32的一端与第一转向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32的另一端与支撑杆33固定连接;第二转向杆32与第一转向杆31之间夹角为a,所述第二转向杆32与支撑杆33之间夹角为b;a大于0度,b大于0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杆31与第二转向杆32为一体成型,通过切削或冲压,将工件加工成带有弯折的结构(即第一转向杆31和第二转向杆32),所述支撑杆33垂直于第二转向杆32,支撑杆33与第二转向杆32焊接。优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a为130度,b为90度。

    进一步地,第一转向杆31与第二转向杆32相连位置通过转轴与支撑臂1固定连接。即滑杆机构3在都做过程中,以第一转向杆31与第二转向杆32之间的顶角位置为中心摆动。进一步地,操作台9内侧固定设置有驱动气缸4,驱动气缸4的气缸杆与升降臂2相连,进一步地,驱动气缸4的气缸座通过转轴与位于操作台9内侧的支架相连,驱动气缸4的气缸杆端部与升降臂2铰接(本实施例中为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在操作台9上开设有与支撑臂1相对应的让位口7(支撑臂1可平置于该让位口7中,使得位于其上方的玻璃片能够正常加工,不发生干涉),操作台9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顶出杆5,当支撑臂1平置在让位口7中时,第一顶出杆5抵靠在第一转向杆31内侧,此时支撑杆33的上端位于支撑臂1的上表面内侧(即支撑杆33收回状态)。操作台9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顶出杆6,当驱动气缸4的气缸杆向外延伸时(顶出),驱动气缸4带动升降臂2,从而支撑臂1升起,直至第二顶出杆6抵靠在第二转向杆32内侧,随着支撑臂1的升起,滑杆机构3以轴为中心转动,最终支撑杆33的端部自支撑臂1内侧通过让位孔8伸出到支撑臂1外侧为止(到达装片位置,将玻璃片转配至上片机构)。支撑杆33伸出让位孔8后,用于支撑玻璃片,此时上片机构所处位置为装片位置,当支撑臂1平置后,支撑杆33收回,此时玻璃片被放置在操作台上方,此时上片机构处于上片位置。

    升降臂2相对于支撑臂1斜向设置,升降臂2与支撑臂1固定连接,支撑臂1与固定在操作台9内侧的转轴固定连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撑臂1与同一条转轴相连,操作台9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上片升降组,多个上片升降组将玻璃片托起,并排设置的上片升降组中至少有一个升降臂2与驱动气缸4连接,即能够完成整个上片机构的升降,当上片玻璃重量较轻时,驱动力要求不高,可采用一个驱动气缸4驱动其中一个升降组(一个升降组包括一条支撑臂和与其相连的一条升降臂),通过轴连带带动其它升降组升降。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升降臂2与支撑臂1之间夹角为30度。

    优选的,支撑杆33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层。

    优选的,支撑臂1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出杆6通过焊接与操作台9的支撑腿相固定,第二顶出杆6位于操作台9的内侧。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支撑臂1,每个支撑臂1相连驱动臂2通过同一转轴与操作台9的支架相连(每条支撑臂1分别固定连接有一条驱动臂2),至少设置一个驱动气缸4与多条驱动臂1中的一个相连。驱动臂2与该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操作台9的支架(在本实施例中,该转轴(连接支撑臂与操作台支架的转轴10)通过轴承连接,当转轴转动时,驱动臂2被带动升降。

    优选的,驱动气缸4固定设置于操作台9内侧,所述驱动气缸4的气缸杆与升降臂2相连,所述驱动气缸4的气缸座通过转轴与操作台9的支架相连。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臂、与所述支撑臂相连的升降臂、与所述支撑臂相连的滑杆机构以及升降臂相连的驱动气缸;

    所述滑杆机构包括第一转向杆、与第一转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向杆以及与第二转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第二转向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转向杆与第一转向杆之间夹角为a,所述第二转向杆与支撑杆之间夹角为b;a大于0度,b大于0度;

    所述第一转向杆与第二转向杆相连位置通过转轴与支撑臂固定连接;

    操作台上开设有与支撑臂相对应的让位口,操作台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顶出杆,当支撑臂平置在让位口中时,所述第一顶出杆抵靠在第一转向杆内侧,此时支撑杆的上端位于支撑臂的上表面内侧;

    所述操作台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顶出杆,在驱动气缸的气缸杆向外延伸过程中,支撑臂升起,第二顶出杆抵靠在第二转向杆内侧,直至支撑杆的端部自支撑臂内侧通过让位孔伸出到支撑臂外侧为止;

    所述升降臂相对于支撑臂斜向设置,升降臂与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与固定在操作台内侧的转轴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设置有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为切割机操作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并排设置的支撑臂,每条支撑臂相连驱动臂通过同一转轴与操作台的支架相连,至少设置一个驱动气缸与多个支撑臂中的一个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设置于操作台内侧,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升降臂相连,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座通过转轴与操作台的支架相连。

    技术总结
    一种玻璃上片机构,包括支撑臂、与所述支撑臂相连的升降臂、与所述支撑臂相连的滑杆机构以及升降臂相连的驱动气缸;滑杆机构包括第一转向杆、与第一转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向杆以及与第二转向杆一端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所述第二转向杆的一端与第一转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操作台上开设有与支撑臂相对应的让位口,操作台内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顶出杆,操作台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顶出杆。本实用新型的玻璃上片机构结构简洁,使用维护成本低,并且性能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闫臣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普金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70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