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撞侧墙模板。
背景技术:
在轨道施工中,明挖的地铁车站往往采用箱型框架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形式在施工时工序较多、施工复杂,且采用脚手架支撑,施工周期长,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和内支撑支护体系,车站主体结构侧墙一次浇筑的砼方量较大,侧墙模板为单侧支模,若采用传统满堂支架体系存在侧墙砼浇筑困难、养护难、模板及支架周转周期长等问题。
中国专利cn202273184u公开了一种全止水侧墙模板系统,其特征是:侧墙模板采用钢模板,在侧墙模板的背部设置由立杆、水平杆和斜撑构成的三角支架,以三角支架对侧墙模板形成三角支撑;在侧墙模板和三角支架的立杆之间采用钩头螺栓进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设置地脚预埋螺栓,三角支架在靠近侧墙的底部位置上与地脚预埋螺栓通过外接丝杆以高强螺母进行锚固;但是该装置支撑组件的高度调节不便,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撞侧墙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侧墙模板,包括墙面、地面、竖直模板和支撑组件,所述墙面和地面之间设有竖直模板,竖直模板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竖直模板的右侧设有用于支撑竖直模板的支撑组件,以解决现有装置支撑组件的高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撞侧墙模板,包括墙面、地面、竖直模板和支撑组件,所述墙面和地面之间设有竖直模板,竖直模板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竖直模板的右侧设有用于支撑竖直模板的支撑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支撑组件包括水平支架、竖直支架和倾斜支架,所述水平支架的右侧通过调节组件与地面连接,水平支架的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竖直支架,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倾斜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调节组件包括丝杆和内螺纹套筒,丝杆和内螺纹套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内螺纹套筒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架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接触位置还设有用于固定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的地脚螺栓,地脚螺栓的下端延伸至竖直模板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地脚螺栓倾斜设置,且地脚螺栓的倾斜角度为20-75°。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墙面和地面之间还设有填充区,支撑组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实现了对竖直模板的稳固支撑,且调节组件的设置方便了对支撑组件高度的调节,同时支撑座的设置方便了对填充区的浇筑,保障了操作工人的安全,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面、2-地面、3-竖直模板、4-支撑组件、5-地脚螺栓、6-支撑座、7-调节组件、8-填充区、9-水平支架、10-竖直支架、11-倾斜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撞侧墙模板,包括墙面1、地面2、竖直模板3和支撑组件4,所述墙面1和地面2之间设有竖直模板3,竖直模板3的底部固定于地面2上,竖直模板3的右侧设有用于支撑竖直模板3的支撑组件4;
支撑组件4包括水平支架9、竖直支架10和倾斜支架11,所述水平支架9的右侧通过调节组件7与地面2连接,水平支架9的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竖直支架10,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倾斜支架11固定连接,倾斜支架11起到对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辅助支撑的作用。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防撞侧墙模板,包括墙面1、地面2、竖直模板3和支撑组件4,所述墙面1和地面2之间设有竖直模板3,竖直模板3的底部固定于地面2上,竖直模板3的右侧设有用于支撑竖直模板3的支撑组件4;
支撑组件4包括水平支架9、竖直支架10和倾斜支架11,所述水平支架9的右侧通过调节组件7与地面2连接,水平支架9的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竖直支架10,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倾斜支架11固定连接,倾斜支架11起到对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辅助支撑的作用;
调节组件7包括丝杆和内螺纹套筒,丝杆和内螺纹套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内螺纹套筒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架9的右侧,调节组件7的设置方便了对支撑组件4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也有助于对支撑组件4的位置进行固定;
所述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接触位置还设有用于固定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的地脚螺栓5,地脚螺栓5的下端延伸至竖直模板3内,地脚螺栓5倾斜设置,且地脚螺栓5的倾斜角度为20-75°;
墙面1和地面2之间还设有填充区8,填充区8内填充有用于支撑墙面1的混凝土,支撑组件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4,实现了对竖直模板3的稳固支撑,同时支撑座6的设置方便了对填充区8的浇筑,保障了操作工人的安全,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工作负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1.一种防撞侧墙模板,包括墙面(1)、地面(2)、竖直模板(3)和支撑组件(4),所述墙面(1)和地面(2)之间设有竖直模板(3),竖直模板(3)的底部固定于地面(2)上,其特征在于,竖直模板(3)的右侧设有用于支撑竖直模板(3)的支撑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侧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4)包括水平支架(9)、竖直支架(10)和倾斜支架(11),所述水平支架(9)的右侧通过调节组件(7)与地面(2)连接,水平支架(9)的左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竖直支架(10),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倾斜支架(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侧墙模板,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7)包括丝杆和内螺纹套筒,丝杆和内螺纹套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内螺纹套筒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架(9)的右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侧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接触位置还设有用于固定水平支架(9)和竖直支架(10)的地脚螺栓(5),地脚螺栓(5)的下端延伸至竖直模板(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撞侧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地脚螺栓(5)倾斜设置,且地脚螺栓(5)的倾斜角度为20-75°。
6.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防撞侧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墙面(1)和地面(2)之间还设有填充区(8)。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防撞侧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座(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