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3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



    背景技术:

    城镇小区和街区管道发生故障是市政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留出人可进出的部位及空间以供检修之用,所以需要考虑设置检修井。为防止市民或外物掉井,在井口设置盖板。传统的检修井盖为金属井盖或者水泥井盖,金属井盖具有质量过大,不便于检修,水泥井盖具有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可靠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便于检修井盖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包括透光的井盖本体,包括透光的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设置有自发光材料,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排水及井盖开启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4至16厘米,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地漏部件,所述地漏部件具有多个滤孔且所述滤孔的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厘米。

    具体地,所述井盖本体呈圆形,且/或,所述排水孔呈圆形。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排水孔相对所述井盖本体的中心周向均布。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排水孔设置所述井盖本体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各所述排水孔距离所述井盖本体的距离均相等,每个所述排水孔均设置有所述地漏部件。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4至12厘米。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5至8厘米。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与所述井盖本体外边界的距离为所述井盖本体直径的十分之一。

    具体地,所述滤孔的直径或边长为0.2至0.4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井盖本体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且井盖本体设置有自发光材料,其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吸光蓄能,在光线不足时,自发光材料可以发光,具有一定的警示、标识效果,通过将白天吸收的日光或紫外线储存于自发光材料,在夜间和雨季进行释放,使检修井盖起到透光和自发光的效果,透光可以便于技术人员的检修,无须打开检修井盖便可将检修井内的情况尽收眼底,自发光可以使井盖起到路标、公路分界线等指示的作用,在夜晚或雨季指示行人、汽车行走,既节约能源,又可起到美化与亮化的作用,且便于检修,可靠性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设置、连接,也可以通过居中元部件、居中结构间接设置、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包括透光的井盖本体1。所述井盖本体1设置有自发光材料,所述井盖本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排水及井盖开启的排水孔2,所述排水孔2处设置有地漏部件3。井盖本体1具有一定的透光性,且井盖本体1设置有自发光材料,其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吸光蓄能,在光线不足时,自发光材料可以发光,具有一定的警示、标识效果,通过将白天吸收的日光或紫外线储存于自发光材料,在夜间和雨季进行释放,使检修井盖起到透光和自发光的效果,透光可以便于技术人员的检修,无须打开检修井盖便可将检修井内的情况尽收眼底,自发光可以使井盖起到路标、公路分界线等指示的作用,在夜晚或雨季指示行人、汽车行走,既节约能源,又可起到美化与亮化的作用,且便于检修,可靠性佳。

    具体地,所述井盖本体1可呈圆形或多边形,本实施例中,所述井盖本体1呈圆形,其易于制造且不易倾斜。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2可呈圆形,易于制造。

    具体应用中,所述排水孔2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排水孔2相对所述井盖本体1的中心周向均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排水孔2设置所述井盖本体1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各所述排水孔2距离所述井盖本体1的距离均相等,每个所述排水孔2均设置有所述地漏部件3。即各排水孔2的圆心在同一圆周上且沿周向呈90度间隔均布。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2的直径可为4至12厘米。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孔2的直径为5至8厘米。

    具体地,所述排水孔2与所述井盖本体1外边界的距离为所述井盖本体1直径的十分之一。即排水孔2靠近于井盖本体1外侧设置。

    具体地,排水孔2的侧面可以设置有工具槽21,工具槽21可呈矩形,其可以设置有四个,各工具槽21沿周向水平均布,便于使用撬棍前端卡于工具槽21中将井盖本体1翘起。

    具体地,所述地漏部件3具有多个滤孔,所述滤孔的直径或边长为0.2至0.4厘米。

    具体应用中,地漏部件3可以包括至少两层滤板(滤网),滤板(滤网)可为金属滤板(滤网)。

    本实施例中,地漏部件3包括上层滤板(滤网)31和下层滤板(滤网)32,上层滤板(滤网)31的滤孔直径(边长)大于下层滤板(滤网)32的滤孔直径(边长),其中,上层滤板(滤网)31和下层滤板(滤网)32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33,弹性支撑件33可为金属螺旋弹簧。金属螺旋弹簧的上端抵顶于上层滤板(滤网)31,下端抵顶于下层滤板(滤网)32,金属螺旋弹簧呈受压状态,且压缩量为金属螺旋弹簧自由高度的25至50%。上层滤板(滤网)31和下层滤板(滤网)32之间可连接有限位螺栓34或限位钢丝绳,以对上层滤板(滤网)31进行限位。金属螺旋弹簧的线径可以为1至3mm。限位螺栓34的末端穿过于下层滤板(滤网)32且螺纹连接有螺母35。

    上层滤板(滤网)31可以与排水孔2的上端平齐,排水孔2的底部边缘可以一体成型有底部凸缘,下层滤板(滤网)32可以座于底部凸缘。当然,地漏部件3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件或固定结构固定连接于排水孔2。具体应用中,下层滤板(滤网)32可以过盈配合于排水孔2。下层滤板(滤网)32位于工具槽21下方。

    排水孔2的内壁可以具有一定的锥度,排水孔2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的直径,下层滤板可以过盈固定卡于排水孔2且压于底部凸缘上,上层滤板(滤网)31可以受压而下降一定的距离,从而可以露出排水孔2侧面的工具槽21。具体应用中,可以采用撬棍抵压于上层滤板(滤网)31,并进一步压缩上层滤板(滤网)31下方的金属螺旋弹簧,使上层滤板(滤网)31下沉而露出侧面的工具槽21,撬棍可以顺势作用于工具槽21中(撬棍前端可以卡入工具槽21),以便于撬动井盖本体1。

    地漏部件3可包括筒状外壳,筒状外壳可以呈圆筒状,且上下两端具有凸缘。上层滤板(滤网)31、下层滤板(滤网)32和金属螺旋弹簧可置于筒状外壳。筒状外壳的底部可以过盈固定卡于排水孔2的底部,且筒状外壳对应工具槽21处设置有开口。

    具体应用中,工具槽21内可以设置有金属套,以使受力均匀。

    具体应用中,井盖本体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加强框架,加强框架可由钢管焊接形成。

    具体应用中,加强框架可以呈“井”字形,包括两组相互垂直的钢管,其利于进一步提高检修井盖的结构强度,且重量增加小、成本上升小。

    具体应用中,自发光材料(包括发光石、发光粉)可以整体分散设置于井盖本体1,也可以设置于井盖本体1的上层/表层。或者,自发光材料也可以设置为标志形状,例如直行箭头或感叹号标识,其可以起来一定引导、警示的作用,且自发光材料作为夜光材料,其引导、警示效果好。井盖本体1的表面可以选择设置耐磨高分子透明层。井盖本体1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石棉垫圈,以提高抗冲击性能,可靠性更高。

    具体应用中,所述自发光材料(发光粉)可以为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金属的硫化物或者硫酸盐等。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将白天吸收的日光或紫外线储存于混凝土中的能量在夜间和雨季进行释放,使检修井盖起到透光和自发光的效果。透光可以便于技术人员的检修,无须动用井盖就能将检修井内的情况尽收眼底;自发光可以使井盖起到路标、公路分界线的作用,在夜晚或雨季指示行人、汽车行走,既节约能源,又起到美化与亮化的作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包括以下步骤:

    (1)按1:2.5:0.3:0.01:0.1:0.5:0.01:0.03:0.5的重量比例,依次称取水泥、石英砂、粉煤灰、胶粉、发光石、发光粉、玻璃纤维、减水剂和水;

    (2)将称好的水泥、胶粉、粉煤灰、发光粉倒入搅拌器皿中不加水搅拌均匀;

    (3)向所述搅拌器皿中加入石英砂和发光石搅拌均匀;

    (4)把减水剂和一半的水倒入所述搅拌器皿中慢搅2~5min;

    (5)再向所述搅拌器皿加入另一半水搅拌2~3min,最后快搅3~5min,得到混凝物;

    (6)将所述混凝物倒入模具中凝固成型,形成井盖本体1,再向井盖本体1的排水孔2中装配漏网部件。

    具体地,将所述混凝物倒入模具中凝固成型包括以下步骤:

    (1)在模具内对应排水孔2的位置固定设置四根不锈钢立杆,保持模具干燥洁净,且于所述模具器壁上涂刷水性脱模剂,并将所述模具放置于振动台或于模具底部设置振动器;

    (2)将上述制备好的混凝物的一小部分倒入模具,先浇灌薄薄一层,并抹平,然后将玻璃纤维均匀撒在混凝物上,继续浇筑一层混凝物薄薄的,并抹平,然后均匀撒玻璃纤维,如此重复,直至铺满整个模具;

    (3)开启振动台开关,在振动台的震动下,慢慢褪去模具外壳,避免中有气泡残留,随后用塑料布遮盖,将其放在室温下养护24h后,进行试样拆模。

    对井盖本体1养护28d(天),进行强度试验,检验是否符合强度要求。

    具体应用中,所述石英砂粒径范围为0.075mm~0.5mm。

    具体地,所述发光粉为稀土元素激活的碱土金属的硫化物或者硫酸盐。

    具体地,所述玻璃纤维的直径不大于3mm,长度不大于3cm,以防止纤维过大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发光性能。

    具体地,所述模具中每层浇筑的混凝土应尽可能薄,其厚度可为0.5至2.5mm,以保证制备完成的井盖本体1有较高的透光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检修井盖在满足现行国家规范传统检修井盖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功能的多样化,将所述检修井盖放置于检修井口,不仅可以满足其使用要求,而且可以在光线充足的时候储存能量,为人们在黑夜和雨季提供照明,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大大满足质量和强度的要求,经济效益高,还可以起到装饰美化、引导警示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的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设置有自发光材料,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排水及井盖开启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4至16厘米,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地漏部件,所述地漏部件具有多个滤孔且所述滤孔的直径或边长不大于1厘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呈圆形,且/或,所述排水孔呈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设置有多个且各所述排水孔相对所述井盖本体的中心周向均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排水孔设置所述井盖本体两条相互垂直的直径上,各所述排水孔距离所述井盖本体的距离均相等,每个所述排水孔均设置有所述地漏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4至12厘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为5至8厘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与所述井盖本体外边界的距离为所述井盖本体直径的十分之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孔的直径或边长为0.2至0.4厘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土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包括透光的井盖本体,所述井盖本体设置有自发光材料,所述井盖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排水及井盖开启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处设置有地漏部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透光与自发光一体的检修井盖,井盖本体具有一定的透光性,自发光材料可以发光,具有一定的警示、标识效果,透光可以便于技术人员的检修,无须打开检修井盖便可将检修井内的情况尽收眼底,自发光可以使井盖起到路标、公路分界线等指示的作用,安全可靠性佳。

    技术研发人员:郑贞艺;龙绍章;任鹏程;胡宁;雷洪波;夏超;黄灿杰;冯其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3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9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