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26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因其疗效显著和副作用极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患者的青睐。在中药的加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药材进行烘炒,该烘炒工序一般采用人工炒药方法来完成。但人工炒药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翻炒不均匀,容易炒焦或炒制不均匀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箱体另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箱体的侧壁设有驱动齿轮,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底部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丝,中药放置完毕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丝启动,从而对滚筒进行加热,进而烘炒中药,所述加热腔的两侧设有滑轮座,每侧所述滑轮座的数量为2个,所述滑轮座上均设有滑轮,所述箱体内设有滚筒,所述滚筒靠近电机的一侧中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配合使用,将滚筒设有从动齿轮的一端放置在驱动齿轮上,控制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驱动齿轮带动设有从动齿轮的滚筒转动,滚筒能够通过滑轮和滑轨的配合在箱体内旋转,从而对滚筒内的中药进行翻转,避免中药炒焦,所述滚筒的侧壁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为2个,且滑轨与滑轮配合使用,所述滚筒靠近卡槽的一侧设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侧壁设有若干连接件,所述滚筒靠近盖板一侧的外侧壁设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与连接件配合使用,当要炒制中药材时,将滚筒从箱体内取出,取消连接件与连接台的连接关系,解除对盖板的固定,再将需要炒制的中药放入到滚筒中,将连接件与连接台进行固定,防止中药在炒制的过程中从滚筒内掉出,所述滚筒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滚筒内的搅拌杆能进一步的将中药隔开,从而使得中药能更均匀的散开,同时也能将粘在一起的中药打散开,避免中药因粘在一起而导致炒制不均匀,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贯穿盖板的中部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与卡槽配合使用,将搅拌轴设置有把手的部分放置在箱体侧壁的卡槽内,对把手进行限位,由于把手放置与卡槽内,起到了对与把手连接的搅拌轴限位的作用,搅拌轴不会随着滚筒转动的时候同时旋转,所述搅拌轴位于盖板的位置设有限位块,所述盖板上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内设有透气网,在加热的过程中,通过通气孔能够排放中药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并通过透气网防止中药在炒制的过程中从滚筒内掉出,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机和加热丝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对电机和加热丝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滚筒的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滚筒内的温度,并通过控制面板进行显示,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来控制加热丝的运行功率,从而避免滚筒内的中药因温度过高而炒焦。

    优选的,所述滚筒的侧壁中部设有可视窗,通过可视窗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滚筒内部进行观察,能够观察到滚筒中中药的加热情况。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与盖板之间设有滚动轴承,通过滚动轴承能够在手动进行搅拌时,转动的更流畅。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均设有自锁装置,通过万向轮将本装置推动到指定的位置,并通过自锁装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箱体安装有电机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扶手,通过扶手方便工作人员对本装置的推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本装置达到了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加烘炒效率,且能使中药翻炒均匀,不容易炒焦的效果,滚筒内的搅拌杆能进一步的将中药隔开,从而使得中药能更均匀的散开,同时也能将粘在一起的中药打散开,避免中药因粘在一起而导致炒制不均匀,通气孔能够排放中药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并通过透气网防止中药在炒制的过程中从滚筒内掉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卡槽、3-电机、4-驱动齿轮、5-加热腔、6-加热丝、7-滑轮座、8-滑轮、9-滚筒、10-从动齿轮、11-滑轨、12-盖板、13-连接件、14-连接台、15-搅拌轴、16-把手、17-限位块、18-透气网、19-底座、20-控制面板、21-温度传感器、22-可视窗、23-滚动轴承、24-扶手、2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一侧外侧壁设有卡槽2,所述箱体1另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箱体1的侧壁设有驱动齿轮4,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底部设有加热腔5,所述加热腔5内设有加热丝6,中药放置完毕后,通过控制面板20控制加热丝6启动,从而对滚筒9进行加热,进而烘炒中药,所述加热腔5的两侧设有滑轮座7,每侧所述滑轮座7的数量为2个,所述滑轮座7上均设有滑轮8,所述箱体1内设有滚筒9,所述滚筒9靠近电机3的一侧中部设有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与驱动齿轮4配合使用,将滚筒9设有从动齿轮10的一端放置在驱动齿轮4上,控制电机3转动,电机3的输出端带动驱动齿轮4转动,转动的驱动齿轮4带动设有从动齿轮10的滚筒9转动,滚筒9能够通过滑轮8和滑轨11的配合在箱体1内旋转,从而对滚筒9内的中药进行翻转,避免中药炒焦,所述滚筒9的侧壁设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的数量为2个,且滑轨11与滑轮8配合使用,所述滚筒9靠近卡槽2的一侧设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的侧壁设有若干连接件13,所述滚筒9靠近盖板12一侧的外侧壁设有连接台14,所述连接台14与连接件13配合使用,连接件13与连接台14为简单的卡接结构,例如卡扣与卡槽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要炒制中药材时,将滚筒9从箱体1内取出,取消连接件13与连接台14的连接关系,解除对盖板12的固定,再将需要炒制的中药放入到滚筒9中,将连接件13与连接台14进行固定,防止中药在炒制的过程中从滚筒9内掉出,所述滚筒9的内部设有搅拌轴15,所述搅拌轴15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滚筒9内的搅拌杆能进一步的将中药隔开,从而使得中药能更均匀的散开,同时也能将粘在一起的中药打散开,避免中药因粘在一起而导致炒制不均匀,所述搅拌轴15的一端贯穿盖板12的中部设有把手16,所述把手16与卡槽2配合使用,将搅拌轴15设置有把手16的部分放置在箱体1侧壁的卡槽2内,对把手16进行限位,由于把手16放置与卡槽2内,起到了对与把手16连接的搅拌轴15限位的作用,搅拌轴15不会随着滚筒9转动的时候同时旋转,所述搅拌轴15位于盖板12的位置设有限位块17,通过限位块17对搅拌轴15的位置进行限位,所述盖板12上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内设有透气网18,在加热的过程中,通过通气孔能够排放中药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并通过透气网18防止中药在炒制的过程中从滚筒9内掉出,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上设有控制面板20,所述控制面板20分别与电机3和加热丝6电性连接,控制面板上设有控制电机启动的开关,用于显示温度的显示屏,以及控制加热丝6加热的档位开关,通过控制主板对电机3和加热丝6进行控制。

    具体而言,所述滚筒9的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21,所述温度传感器21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21可以检测滚筒9内的温度,并通过控制面板20进行显示,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根据温度传感器21检测的温度来控制加热丝6的运行功率,从而避免滚筒9内的中药因温度过高而炒焦。

    具体而言,所述滚筒9的侧壁中部设有可视窗22,通过可视窗22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滚筒9内部进行观察,能够观察到滚筒9中中药的加热情况。

    具体而言,所述限位块17与盖板12之间设有滚动轴承23,通过滚动轴承23能够在手动进行搅拌时,转动的更流畅。

    具体而言,所述底座19的下端设有万向轮25,所述万向轮25上均设有自锁装置,通过万向轮25将本装置推动到指定的位置,并通过自锁装置进行固定。

    具体而言,所述箱体1安装有电机3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扶手24,通过扶手24方便工作人员对本装置的推动。

    工作原理: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装置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当要炒制中药材时,通过万向轮将本装置推动到指定的位置,并通过自锁装置进行固定,将滚筒从箱体内取出,取消连接件与连接台的连接关系,解除对盖板的固定,再将需要炒制的中药放入到滚筒中,将连接件与连接台进行固定,防止中药在炒制的过程中从滚筒内掉出,之后将滚筒设有从动齿轮的一端放置在驱动齿轮上,将搅拌轴设置有把手的部分放置在箱体侧壁的卡槽内,对把手进行限位,中药放置完毕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丝启动,从而对滚筒进行加热,进而烘炒中药,与此同时控制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驱动齿轮带动设有从动齿轮的滚筒转动,滚筒能够通过滑轮和滑轨的配合在箱体内旋转,从而对滚筒内的中药进行翻转,避免中药炒焦,滚筒内的搅拌杆能进一步的将中药隔开,从而使得中药能更均匀的散开,同时也能将粘在一起的中药打散开,避免中药因粘在一起而导致炒制不均匀,由于把手放置与卡槽内,起到了对与把手连接的搅拌轴限位的作用,搅拌轴不会随着滚筒转动的时候同时旋转,在加热的过程中,通过通气孔能够排放中药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气,并通过透气网防止中药在炒制的过程中从滚筒内掉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外侧壁设有卡槽(2),所述箱体(1)另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箱体(1)的侧壁设有驱动齿轮(4),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底部设有加热腔(5),所述加热腔(5)内设有加热丝(6),所述加热腔(5)的两侧设有滑轮座(7),每侧所述滑轮座(7)的数量为2个,所述滑轮座(7)上均设有滑轮(8),所述箱体(1)内设有滚筒(9),所述滚筒(9)靠近电机(3)的一侧中部设有从动齿轮(10),所述从动齿轮(10)与驱动齿轮(4)配合使用,所述滚筒(9)的侧壁设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的数量为2个,且滑轨(11)与滑轮(8)配合使用,所述滚筒(9)靠近卡槽(2)的一侧设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的侧壁设有若干连接件(13),所述滚筒(9)靠近盖板(12)一侧的外侧壁设有连接台(14),所述连接台(14)与连接件(13)配合使用,所述滚筒(9)的内部设有搅拌轴(15),所述搅拌轴(15)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轴(15)的一端贯穿盖板(12)的中部设有把手(16),所述把手(16)与卡槽(2)配合使用,所述搅拌轴(15)位于盖板(12)的位置设有限位块(17),所述盖板(12)上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内设有透气网(18),所述箱体(1)的底部设有底座(19),所述底座(19)上设有控制面板(20),所述控制面板(20)分别与电机(3)和加热丝(6)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9)的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21),所述温度传感器(21)与控制面板(20)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9)的侧壁中部设有可视窗(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7)与盖板(12)之间设有滚动轴承(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9)的下端设有万向轮(25),所述万向轮(25)上均设有自锁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安装有电机(3)一侧的侧壁上部设有扶手(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滚筒式中药炒药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另一侧的侧壁下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箱体的侧壁设有驱动齿轮,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板的两侧滑轮座,所述箱体内设有滚筒,所述滚筒靠近电机的一侧中部设有从动齿轮,所述滚筒的侧壁设有滑轨,所述滚筒靠近卡槽的一侧设有盖板,所述滚筒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本装置达到了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增加烘炒效率,且能使中药翻炒均匀,不容易炒焦的效果,滚筒内的搅拌杆能进一步的将中药隔开,从而使得中药能更均匀的散开,同时也能将粘在一起的中药打散开,避免中药因粘在一起而导致炒制不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张蜀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九威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8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