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8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理装置,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中小河道淤积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防止降水过多引发排水系统瘫痪,河道淤泥清理工作在水利工程是势在必行的,淤泥堆积在河床或者水底中,为此现行河道污泥处理方法大多为在上游截留,下游将水排尽,用挖土机将污泥挖出运走,但此方法工程量大,效率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一号支撑架位于二号支撑架一侧,一号支撑架内部上方焊接有一号支撑台,船体内部底端位于一号支撑架内侧焊接有一号限位套,一号限位套内部竖向穿插有衔接套,衔接套下端设置有衔接斗,衔接斗内部底端镶嵌有限位环,限位环上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衔接套内部顶端镶嵌有电机,衔接套外表面上方开设有开口;

    所述二号支撑架上端焊接有二号支撑台,船体内部底端位于二号支撑架内侧焊接有二号限位套,二号限位套内部竖向穿插有衔接架;

    所述衔接斗与衔接架之间设置有铲板,旋转杆周侧面缠绕固定有螺旋盘。

    当船体行驶至需要打捞地区时,通过控制器使得一号液压杆进行收缩,从而可将其衔接斗放置入河床淤泥处,且通过将其二号液压杆进行收缩使得衔接架带动铲板与河床中的淤泥进行接触,而一号旋转机构和二号旋转机构将会配合进行旋转,且铲板与淤泥接触时,船体继续行驶,从而淤泥将会被其铲板铲起,于此同时再度将其二号液压杆开启,使得二号液压杆进行舒展,通过衔接架带动起铲板进行上仰,从而淤泥将会进入到衔接斗中,而电机将会通过旋转杆带动螺旋盘的旋转将其衔接斗中的淤泥旋传输入衔接套中,并最后通过开口排至到船体中,从而完成一系列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套贯穿一号支撑台,一号支撑台上端靠近衔接套边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液压杆,一号支撑架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液压杆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衔接板,一号衔接板与衔接套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与旋转杆转动连接,衔接斗与衔接套之间设置有固定杆,衔接斗通过固定杆与衔接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架顶端焊接有二号衔接板,二号支撑台上端靠近衔接架边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液压杆,二号液压杆与二号衔接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衔接斗与铲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号旋转机构,铲板与衔接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二号旋转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当船体行驶至需要打捞地区时,通过控制器使得一号液压杆进行收缩,从而可将其衔接斗放置入河床淤泥处,且通过将其二号液压杆进行收缩使得衔接架带动铲板与河床中的淤泥进行接触,而一号旋转机构和二号旋转机构将会配合进行旋转,且铲板与淤泥接触时,船体继续行驶,从而淤泥将会被其铲板铲起,于此同时再度将其二号液压杆开启,使得二号液压杆进行舒展,通过衔接架带动起铲板进行上仰,从而淤泥将会进入到衔接斗中,而电机将会通过旋转杆带动螺旋盘的旋转将其衔接斗中的淤泥旋传输入衔接套中,并最后通过开口排至到船体中,从而完成一系列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中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一号支撑架;3、一号支撑台;4、衔接套;5、电机;6、一号衔接板;7、一号液压杆;8、固定杆;9、衔接斗;10、限位环;11、旋转杆;12、螺旋盘;13、一号旋转机构;14、铲板;15、二号旋转机构;16、开口;17、一号限位套;18、二号支撑架;19、二号支撑台;20、二号限位套;21、二号液压杆;22、二号衔接板;23、衔接架;2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架2和二号支撑架18,一号支撑架2位于二号支撑架18一侧,一号支撑架2内部上方焊接有一号支撑台3,船体1内部底端位于一号支撑架2内侧焊接有一号限位套17,一号限位套17内部竖向穿插有衔接套4,衔接套4下端设置有衔接斗9,衔接斗9内部底端镶嵌有限位环10,限位环10上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1,衔接套4内部顶端镶嵌有电机5,衔接套4外表面上方开设有开口16;

    所述二号支撑架18上端焊接有二号支撑台19,船体1内部底端位于二号支撑架18内侧焊接有二号限位套20,二号限位套20内部竖向穿插有衔接架23;

    所述衔接斗9与衔接架23之间设置有铲板14,旋转杆11周侧面缠绕固定有螺旋盘12。

    当船体1行驶至需要打捞地区时,通过控制器24使得一号液压杆7进行收缩,从而可将其衔接斗9放置入河床淤泥处,且通过将其二号液压杆21进行收缩使得衔接架23带动铲板14与河床中的淤泥进行接触,而一号旋转机构13和二号旋转机构15将会配合进行旋转,且铲板14与淤泥接触时,船体1继续行驶,从而淤泥将会被其铲板14铲起,于此同时再度将其二号液压杆21开启,使得二号液压杆21进行舒展,通过衔接架23带动起铲板14进行上仰,从而淤泥将会进入到衔接斗9中,而电机5将会通过旋转杆11带动螺旋盘12的旋转将其衔接斗9中的淤泥旋传输入衔接套4中,并最后通过开口16排至到船体1中,从而完成一系列操作。

    所述衔接套4贯穿一号支撑台3,一号支撑台3上端靠近衔接套4边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液压杆7,一号支撑架2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4。

    所述一号液压杆7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衔接板6,一号衔接板6与衔接套4固定。

    所述电机5与旋转杆11转动连接,衔接斗9与衔接套4之间设置有固定杆8,衔接斗9通过固定杆8与衔接套4固定连接。

    所述衔接架23顶端焊接有二号衔接板22,二号支撑台19上端靠近衔接架23边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液压杆21,二号液压杆21与二号衔接板22固定。

    所述衔接斗9与铲板14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号旋转机构13,铲板14与衔接架23之间转动连接有二号旋转机构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操作人员在打捞时可通过控制器24对其装置进行控制。

    当船体1行驶至需要打捞地区时,通过控制器24使得一号液压杆7进行收缩,从而可将其衔接斗9放置入河床淤泥处,且通过将其二号液压杆21进行收缩使得衔接架23带动铲板14与河床中的淤泥进行接触,而一号旋转机构13和二号旋转机构15将会配合进行旋转,且铲板14与淤泥接触时,船体1继续行驶,从而淤泥将会被其铲板14铲起,于此同时再度将其二号液压杆21开启,使得二号液压杆21进行舒展,通过衔接架23带动起铲板14进行上仰,从而淤泥将会进入到衔接斗9中,而电机5将会通过旋转杆11带动螺旋盘12的旋转将其衔接斗9中的淤泥旋传输入衔接套4中,并最后通过开口16排至到船体1中,从而完成一系列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架(2)和二号支撑架(18),一号支撑架(2)位于二号支撑架(18)一侧,一号支撑架(2)内部上方焊接有一号支撑台(3),船体(1)内部底端位于一号支撑架(2)内侧焊接有一号限位套(17),一号限位套(17)内部竖向穿插有衔接套(4),衔接套(4)下端设置有衔接斗(9),衔接斗(9)内部底端镶嵌有限位环(10),限位环(10)上端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1),衔接套(4)内部顶端镶嵌有电机(5),衔接套(4)外表面上方开设有开口(16);

    所述二号支撑架(18)上端焊接有二号支撑台(19),船体(1)内部底端位于二号支撑架(18)内侧焊接有二号限位套(20),二号限位套(20)内部竖向穿插有衔接架(23);

    所述衔接斗(9)与衔接架(23)之间设置有铲板(14),旋转杆(11)周侧面缠绕固定有螺旋盘(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套(4)贯穿一号支撑台(3),一号支撑台(3)上端靠近衔接套(4)边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液压杆(7),一号支撑架(2)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液压杆(7)顶端固定连接有一号衔接板(6),一号衔接板(6)与衔接套(4)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与旋转杆(11)转动连接,衔接斗(9)与衔接套(4)之间设置有固定杆(8),衔接斗(9)通过固定杆(8)与衔接套(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架(23)顶端焊接有二号衔接板(22),二号支撑台(19)上端靠近衔接架(23)边侧固定连接有二号液压杆(21),二号液压杆(21)与二号衔接板(2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斗(9)与铲板(14)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号旋转机构(13),铲板(14)与衔接架(23)之间转动连接有二号旋转机构(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一号支撑架位于二号支撑架一侧,一号支撑架内部上方焊接有一号支撑台。一号液压杆进行收缩将其衔接斗放置入河床淤泥处,通过二号液压杆进行收缩使得衔接架带动铲板与河床中的淤泥进行接触,而一号旋转机构和二号旋转机构将会配合进行旋转,且铲板与淤泥接触时,船体继续行驶,淤泥将会被其铲板铲起,于此同时再度将其二号液压杆开启,通过衔接架带动起铲板进行上仰,从而淤泥将会进入到衔接斗中,而电机将会通过旋转杆带动螺旋盘的旋转将其衔接斗中的淤泥旋传输入衔接套中,并最后通过开口排至到船体中,从而完成一系列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申晓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申晓娟
    技术研发日:2019.06.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7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