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胶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塑胶应用非常广泛,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塑胶原材料大部是从一些油类中提炼出来的,最熟悉的部分pc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pc料在燃烧的时候有一股汽油味;abs是从煤炭中提炼出来的,abs在烧完灭掉的时候会呈烟灰状;pom是从天然气提炼出来的,pom在烧完的时候会有一股非常臭的瓦斯味。
塑胶颗粒是常见的塑胶半成品,在塑胶颗粒加工工程中需要高温熔化成型。在塑胶颗粒成型加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干燥步骤。目前的塑胶干燥设备在对塑胶颗粒进行干燥时常常受热不均匀,容易导致塑胶颗粒的干燥效果不好,此外由于从进料口到出料口的通道有限,往往会因为干燥时间不够影响塑胶颗粒的干燥效果。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干燥装置,通过设置干燥筒,不仅使塑胶颗粒受热更均匀,还能控制干燥的时间,从而能获得更好的干燥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包括有机架、干燥筒、转动机构、烘干组件和物料进出组件,所述干燥筒上设有多个通风小孔,干燥筒上开有窗口,干燥筒上还设有窗盖,所述窗盖能打开和盖合所述窗口,干燥筒内设有搅拌杆,所述转动机构能带动干燥筒转动,所述烘干组件能对着所述干燥筒输送热风,所述机架上设有漏料通槽,漏料通槽位于干燥筒的正下方,所述物料进出组件包括有投料槽、回收槽和回收箱,所述投料槽设在干燥筒的正上方,所述回收槽倾斜设置,并位于漏料通槽的正下方,回收槽的末端设有所述回收箱。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干燥筒上开有的窗口向上正对投料槽时,打开所述窗盖,将待干燥的塑胶颗粒倒入所述投料槽,从投料槽漏下后通过所述窗口进入所述干燥筒,当干燥筒内装入适量的塑胶颗粒后,关上所述窗盖,窗口被盖合,干燥筒和窗盖上均设有所述通风小孔,且通风小孔的直径小于最小的塑胶颗粒的尺寸,转动机构带动干燥筒转动后,干燥筒内设有的搅拌杆能带动塑胶颗粒更好地运动,烘干组件对着干燥筒输送热风,热风透过所述通风小孔后能与塑胶颗粒充分接触,不仅使塑胶颗粒受热更均匀,也加快了塑胶颗粒的干燥,当塑胶颗粒干燥结束后,使所述窗口正对机架上的漏料通槽,打开窗盖,塑胶颗粒通过漏料通槽后落到所述回收槽内,由于回收槽倾斜设置,塑胶颗粒沿着回收槽向下滑动后进入所述回收箱。
为了能更好地带动干燥筒内的塑胶颗粒运动,所述搅拌杆紧贴干燥筒的内壁,并设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窗盖的一侧设有两个连接轴,窗盖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干燥筒上固定设有连接台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连接台与所述连接轴适配,所述窗盖能相对干燥筒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适配,第一固定块能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
为了使转动机构更好地带动干燥筒转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联轴器、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轴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轴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中部,第一支撑轴与第一支撑座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一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相连,第一支撑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干燥筒的端面上,干燥筒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所述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中部,第二支撑轴与第二支撑座之间也设有轴承。
为了使烘干组件更好地对着干燥筒输送热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有进气风扇、通风管、通风箱、加热元件和出风口,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风扇连通,通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箱连通,所述通风箱内设有加热元件,通风箱上靠近干燥筒处设有内凹面,内凹面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正对所述干燥筒。
为了使干燥筒能更好地进出料,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端设有防转板和防转销,防转板固定在第二支撑轴的末端,防转销能穿过防转板并插入第二支撑座上的防转孔内,所述防转孔与所述防转销适配。
优选的,所述投料槽的两侧通过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所述回收槽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进气风扇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所述通风箱通过支撑台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将塑胶颗粒放入干燥筒进行干燥,干燥筒不断转动,干燥筒内的搅拌杆能更好地带动塑胶颗粒动起来,从通风小孔进入的热风能与塑胶颗粒充分地接触,这样不仅使塑胶颗粒在干燥时受热更均匀,也能通过控制干燥的时间取得更好的干燥效果;
2.防转板和防转销的设置能防止干燥筒在进出物料时转动,投料槽、回收槽和回收箱以及干燥筒上设置的窗口和窗盖方便了干燥筒的进出物料;
3.通风箱的内凹面上设置了多个出风口,能更好地将热风吹向干燥筒。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干燥筒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干燥筒上窗盖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拧螺栓连接第二固定块和第一固定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2-干燥筒,3-转动机构,4-烘干组件,5-窗口,6-窗盖,7-搅拌杆,8-投料槽,9-回收槽,10-回收箱,11-开口,12-连接轴,13-第一固定块,14-连接台,15-第二固定块,16-电机,17-联轴器,18-第一支撑轴,19-第一支撑座,20-第二支撑轴,21-第二支撑座,22-进气风扇,23-通风管,24-通风箱,25-加热元件,26-出风口,27-内凹面,28-防转板,29-防转销,30-防转孔,31-连接板,32-固定板,33-电机底座,34-支撑底座,35-支撑台,36-手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图1至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包括有机架1、干燥筒2、转动机构3、烘干组件4和物料进出组件,所述干燥筒2上设有多个通风小孔,干燥筒2上开有窗口5,干燥筒2上还设有窗盖6,所述窗盖6能打开和盖合所述窗口5,干燥筒2内设有搅拌杆7,所述转动机构3能带动干燥筒2转动,所述烘干组件4能对着所述干燥筒2输送热风,所述机架1上设有漏料通槽,漏料通槽位于干燥筒2的正下方,所述物料进出组件包括有投料槽8、回收槽9和回收箱10,所述投料槽8设在干燥筒2的正上方,所述回收槽9倾斜设置,并位于漏料通槽的正下方,回收槽9的末端设有所述回收箱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干燥筒2上开有的窗口5向上正对投料槽8时,打开所述窗盖6,将待干燥的塑胶颗粒倒入所述投料槽8,从投料槽8漏下后通过所述窗口5进入所述干燥筒2,当干燥筒2内装入适量的塑胶颗粒后,关上所述窗盖6,窗口5被盖合,干燥筒2和窗盖6上均设有所述通风小孔,且通风小孔的直径小于最小的塑胶颗粒的尺寸,转动机构3带动干燥筒2转动后,干燥筒2内设有的搅拌杆7能带动塑胶颗粒更好地运动,烘干组件4对着干燥筒2输送热风,热风透过所述通风小孔后能与塑胶颗粒充分接触,不仅使塑胶颗粒受热更均匀,也加快了塑胶颗粒的干燥,当塑胶颗粒干燥结束后,使所述窗口5正对机架1上的漏料通槽,打开窗盖6,塑胶颗粒通过漏料通槽后落到所述回收槽9内,由于回收槽9倾斜设置,塑胶颗粒沿着回收槽9向下滑动后进入所述回收箱10。所述投料槽8的上侧具有开口11,开口11的设置方便了将塑胶颗粒倒入投料槽8内,所述回收箱10用于回收干燥完毕的塑胶颗粒,机架1下方的回收箱10能移动,方便收集回收箱10内的塑胶颗粒。从上面可以看出,通过设置干燥筒2,不仅使塑胶颗粒受热更均匀,还能控制干燥的时间,从而使塑胶干燥装置获得了更好的干燥效果。
为了能更好地带动干燥筒2内的塑胶颗粒运动,所述搅拌杆7紧贴干燥筒2的内壁,并设有多个。所述搅拌杆7设有三个,固定在干燥筒2的内壁上,在干燥筒2转动时,搅拌杆7会反复地接触塑胶颗粒,从而能更好地使塑胶颗粒动起来,这样塑胶颗粒就能充分地与透过通风小孔进入的热风充分接触,加快塑胶颗粒的干燥。搅拌杆7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方式,能根据实际工况做出调整,例如改变搅拌杆7的数量和设置位置。
为了使所述窗盖6能方便地打开和盖合所述窗口5,所述窗盖6的一侧设有两个连接轴12,窗盖6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3,所述干燥筒2上固定设有连接台14和第二固定块15,所述连接台14与所述连接轴12适配,所述窗盖6能相对干燥筒2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13与所述第二固定块15适配,第一固定块13能与第二固定块15固定连接。窗盖6的一侧固定设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台14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12适配的安装孔,两侧的连接轴12卡入所述安装孔后装入两侧的连接台14上,即轴与孔的配合,配合方式为现有技术,不做说明,这样所述窗盖6就能以连接轴12为轴相对干燥筒2转动,窗盖6的另一侧固定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3,第一固定块13和第二固定块15上均设有螺纹孔,在固定时使用手拧螺栓36穿过第二固定块15后固定到第一固定块13上,固定紧后所述窗口5就被所述窗盖6盖住了,这样在干燥筒2转动时塑胶颗粒就不会从干燥筒2漏出。窗盖6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设置方式,能根据实际工况做出调整。
为了使转动机构3更好地带动干燥筒2转动,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有电机16、联轴器17、第一支撑轴18、第一支撑座19、第二支撑轴20和第二支撑座21,所述第一支撑座19与第二支撑座21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支撑轴18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19的中部,第一支撑轴18与第一支撑座19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支撑轴18的一端通过所述联轴器17与所述电机16相连,第一支撑轴1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干燥筒2的端面上,干燥筒2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所述第二支撑轴20,第二支撑轴2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座21的中部,第二支撑轴20与第二支撑座21之间也设有轴承。电机16启动后通过联轴器17带动第一支撑轴18转动,进而带动干燥筒2连同第二支撑轴20一起转动,干燥筒2转动后就能使干燥筒2内的塑胶颗粒也动起来。
为了使烘干组件4更好地对着干燥筒2输送热风,所述烘干组件4包括有进气风扇22、通风管23、通风箱24、加热元件25和出风口26,所述通风管23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风扇22连通,通风管23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箱24连通,所述通风箱24内设有加热元件25,通风箱24上靠近干燥筒2处设有内凹面27,内凹面27上设有出风口26,出风口26正对所述干燥筒2。所述出风口26为内凹面27上设置的多个圆筒,通风箱24上设置的内凹面27能使出风口26正对干燥筒2,能有更好的送风效果。进气风扇22将风引入通风管23后进入通风箱24,再经过加热元件25后通过内凹面27上的出风口26吹向所述干燥筒2,出风口26为多个圆筒能使热风更好地吹向干燥筒2,进而使热风与塑胶颗粒充分接触,加快塑胶颗粒的干燥。所述加热元件25可以是加热管,也可以是加热丝。所述进气风扇22和加热元件25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为了使干燥筒2能更好地进出料,所述第二支撑轴20的一端设有防转板28和防转销29,防转板28固定在第二支撑轴20的末端,防转销29能穿过防转板28并插入第二支撑座21上的防转孔30内,所述防转孔30与所述防转销29适配。所述第二支撑座21上下各设一个防转孔30,当干燥筒2进出料时,干燥筒2上的窗口5向上或向下,若干燥筒2转动则会影响进出料,第二支撑轴20的一端增设的防转板28和防转销29能有效防止干燥筒2转动,即在干燥筒2上的窗口5向上或向下时,将防转销29穿过防转板28后插入第二支撑座21上的防转孔30内,这样就能防止转动,方便了干燥筒2的进出料。所述机架1上设有放置防转销29的放置槽,避免防转销29的乱放造成丢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投料槽8的两侧通过连接板31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9和第二支撑座21上,所述回收槽9通过固定板32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电机16通过电机底座33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进气风扇22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34,所述通风箱24通过支撑台35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固定方式或连接方式采用螺纹连接或焊接,也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连接方式。
工作方式:当干燥筒2上开有的窗口5向上正对投料槽8时,打开所述窗盖6,将待干燥的塑胶颗粒倒入投料槽8,从投料槽8漏下后通过所述窗口5进入干燥筒2,当干燥筒2内装入适量的塑胶颗粒后,关上所述窗盖6,所述窗口5被盖合,电机16带动干燥筒2转动后,干燥筒2内设有的搅拌杆7能带动塑胶颗粒更好地运动,通风箱24上的出风口26对着干燥筒2输送热风,热风透过通风小孔后能与塑胶颗粒充分接触,这样不仅使塑胶颗粒受热更均匀,也加快了塑胶颗粒的干燥,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的需求。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1.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干燥筒、转动机构、烘干组件和物料进出组件,所述干燥筒上设有多个通风小孔,干燥筒上开有窗口,干燥筒上还设有窗盖,所述窗盖能打开和盖合所述窗口,干燥筒内设有搅拌杆,所述转动机构能带动干燥筒转动,所述烘干组件能对着所述干燥筒输送热风,所述机架上设有漏料通槽,漏料通槽位于干燥筒的正下方,所述物料进出组件包括有投料槽、回收槽和回收箱,所述投料槽设在干燥筒的正上方,所述回收槽倾斜设置,并位于漏料通槽的正下方,回收槽的末端设有所述回收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紧贴干燥筒的内壁,并设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盖的一侧设有两个连接轴,窗盖的另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干燥筒上固定设有连接台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连接台与所述连接轴适配,所述窗盖能相对干燥筒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适配,第一固定块能与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联轴器、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轴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支撑轴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中部,第一支撑轴与第一支撑座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第一支撑轴的一端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相连,第一支撑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干燥筒的端面上,干燥筒的另一端面上固定有所述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中部,第二支撑轴与第二支撑座之间也设有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有进气风扇、通风管、通风箱、加热元件和出风口,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风扇连通,通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通风箱连通,所述通风箱内设有加热元件,通风箱上靠近干燥筒处设有内凹面,内凹面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正对所述干燥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轴的一端设有防转板和防转销,防转板固定在第二支撑轴的末端,防转销能穿过防转板并插入第二支撑座上的防转孔内,所述防转孔与所述防转销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塑胶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槽的两侧通过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所述回收槽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底座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进气风扇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座,所述通风箱通过支撑台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