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的防护屏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显示设备,以手机为例,一般具有壳体、显示屏以及其他电控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显示屏覆盖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上方。由于所述显示屏的主体材料是玻璃,易于因磕碰或者撞击而破碎,为此,现有产品中的钢化膜,可用于保护手机显示屏,但是,现有的钢化膜一般呈透明状,直接显示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当用户不想让别人看到显示内容时,只能用手遮挡,操作不便利且动作较为明显,容易引起尴尬。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旨在解决传统防护屏无法便利地遮挡显示屏显示内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应用于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包括:屏主体,包括电致变色玻璃板,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的内端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所述屏主体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连通至所述屏主体外界的两个安装孔;以及,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和两个电触点,所述电池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和所述两个电触点,所述两个电触点分别伸出所述两个安装孔,且具有导通所述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所述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屏主体还包括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用于对应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设置,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围设在所述透明玻璃板的外围。可选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呈条状,且设置有多个;所述屏主体还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呈条状设置的透明玻璃板,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和多个所述透明玻璃板在所述基板上呈交替拼接设置。可选地,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的总面积与多个所述透明玻璃板的总面积之间的比例为1:1~3:2。可选地,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并联后电性连接所述电池。可选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的厚度为1~2mm。可选地,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还包括滑片,所述滑片包括第一片段和第二片段,所述第一片段由可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片段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滑片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以具有使所述第一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可选地,所述电池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两个电触点粘接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可选地,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可选地,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安装于所述屏主体的四周侧缘,所述密封环由绝缘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屏主体粘接盖合至显示屏上,使得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屏主体可直接承受冲击而对显示屏进行有效防护;两个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设置,便利于用户直接手动切换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电致变色玻璃变色而降低显示屏的显示清晰度,起到遮挡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提高用户隐私保护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5基板1屏主体21电池11电致变色玻璃板22电触点12安装腔3滑片13安装孔31第一片段14透明玻璃板32第二片段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现有的显示设备,以手机为例,一般具有壳体、显示屏以及其他电控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收容槽内,且所述显示屏覆盖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上方。由于所述显示屏的主体材料是玻璃,易于因磕碰或者撞击而破碎,为此,现有产品中的钢化膜,可用于保护手机显示屏,但是,现有的钢化膜一般呈透明状,直接显示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当用户不想让别人看到显示内容时,只能用手遮挡,操作不便利且动作较为明显,容易引起尴尬。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应用于显示设备,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包括屏主体1以及控制电路,所述屏主体1包括电致变色玻璃板11,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内端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所述屏主体1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12,所述安装腔12设有连通至所述屏主体1外界的两个安装孔13;所述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安装腔12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21和两个电触点22,所述电池21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和所述两个电触点22,所述两个电触点22分别伸出所述两个安装孔13,且具有导通所述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所述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屏主体1粘接盖合至显示屏上,使得当显示屏受到外力冲击时,屏主体1可直接承受冲击而对显示屏进行有效防护;两个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13设置,便利于用户直接手动切换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电致变色玻璃变色而降低显示屏的显示清晰度,起到遮挡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提高用户隐私保护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显示设备的类型不作限制,所述显示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笔记本电脑等,当实际应用的所述显示设备不同时,所述屏主体1的尺寸和制成材质也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而所述显示设备一般具有壳体、显示屏以及其他电控组件,所述壳体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显示屏覆盖于所述电控组件的上方,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外,本设计对所述屏主体1的具体表现形式不作限制,所述屏主体1可以是所述显示屏的表层构件或者是类似钢化膜的保护屏等。为便于理解,以下以所述屏主体1为应用于手机的保护屏为例进行说明。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对所述屏主体11起到遮盖效果,只需要达到降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辨别度的目的即可,无需完全遮挡,因此,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内电致变色材料的填充区域和填充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厚度在适宜范围内即可;所述屏主体1的宽度也无需设置较大,如此才能减小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整体的尺寸和质量,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控制电路可以是简单的导线和所述电池21的组合,例如,设置两个导线,两个导线的其中之一连接所述电池21的正极后,再串联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其中另一连接所述电池21的负极,所述两个导线的未连接端构成所述两个电触点22;当然,所述控制电路还可以是控制芯片结合电路的方案,此时,可以设置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亮度和点亮时间可以调节等,具体参考现有技术。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主体1还包括透明玻璃板14,所述透明玻璃板14用于对应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设置,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围设在所述透明玻璃板14的外围。所述透明玻璃板14的设置,可以不妨碍用户查看所述显示屏上的显示内容,并且减少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布设,节约经济成本,此时,所述透明玻璃板14的材料可以是玻璃材料、聚丙烯材料或者聚氯乙烯材料等,其中,当所述透明玻璃板14的材料为玻璃时,优选玻璃的厚度设置为较薄,并且可进一步在玻璃里面复合金属网以增加强度,具体可参考现有技术。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外围,在节省布设面积的同时,足够遮挡旁人的视线,从而达到防窥屏的目的。或者,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呈条状,且设置有多个;所述屏主体1还包括基板15、以及多个呈条状设置的透明玻璃板14,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和多个所述透明玻璃板14在所述基板15上呈交替拼接设置。鉴于前述,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只需达到降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分辨度的目的即可,无需完全遮挡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因此,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无需完全覆盖所述基板15,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和多个所述透明玻璃板14在所述基板15上呈交替拼接设置,在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变色后,即相当于马赛克的效果,同样可防止旁人进行窥屏,保护用户对显示设备的使用隐私。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总面积与多个所述透明玻璃板14的总面积之间的比例为1:1~3:2。也即,确保所述屏主体1上,变色区域的面积至少大于或者等于透明区域的面积,并且,变色区域需尽量集中在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处,从而达到更优的遮挡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并联后电性连接所述电池21。如此设置,使得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受到的外加电场作用均衡一致,从而使得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变色效果均衡一致,有助于提高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的功能稳定性。由于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是贴覆在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上,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厚度为1~2mm。若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厚度设置太厚,则使得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整体的尺寸较大,且增加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的整体质量,增加用户手持所述显示设备时的负担;反之,若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的厚度设置太薄,一方面,使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内可填充的电致变色材料较少,影响变色效果;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屏主体1的整体强度不够,影响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的抗冲击性能,降低对所述显示屏的保护效果。为了更便利、且更隐蔽地实现所述控制电路在所述导通状态和所述断开状态之间灵活切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还包括滑片3,所述滑片3包括第一片段31和第二片段32,所述第一片段31由可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片段32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滑片3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1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13处,以具有使所述第一片段31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13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片段32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13的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滑片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在所述滑片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所述滑片3滑动安装于所述屏主体1,例如,所述屏主体1的对应位置可设置有滑槽,所述两个安装孔13开设在所述滑槽的槽底处,所述滑片3设有滑动配合所述滑槽的滑轨,使得所述滑片3可沿设定轨迹,在所述第一位置以及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切换。需要强调的是,图1至图3所示并不构成对本设计中所述两个安装孔13的开设位置的限定,也即,所述两个安装孔13还可以设置在所述屏主体1其他位置,以便利于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的使用,使得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确保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又不干扰用户对所述显示屏的使用。另外,由于手机等显示设备经常被移动而容易发生晃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2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12,所述两个电触点22粘接固定于所述安装腔12,从而确保所述电池21和所述两个电触点22可与所述屏主体1、手机进行稳固连接,避免因手机晃动而导致所述电池21和所述两个电触点22在所述安装腔12内移位,导致线路被拉扯;也可以有效防止所述电池21和所述两个电触点22与所述安装腔12的内腔壁相互磕碰而影响使用寿命。由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耗电量较低,一般只需2-5v即可正常工作,且不需要持续变色,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21优选为纽扣电池21,所述纽扣电池21质量较轻且尺寸较小,不会加剧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整体的质量和尺寸上的负担;并且,所述纽扣电池21可存储足够的电量供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11长时间使用,也易于拆卸替换,有助于降低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的经济成本,且简化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的整体结构。接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100还包括密封环(附图未标示),所述密封环安装于所述屏主体1的四周侧缘,所述密封环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密封环用于防止所述屏主体1上的水渍或者灰尘等进入所述屏主体1内部,且具有绝缘功能,避免漏电而对所述显示设备的其他构件产生不良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技术特征:1.一种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应用于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包括:
屏主体,包括电致变色玻璃板,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的内端用于粘接固定至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屏,所述屏主体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连通至所述屏主体外界的两个安装孔;以及,
控制电路,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池和两个电触点,所述电池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和所述两个电触点,所述两个电触点分别伸出所述两个安装孔,且具有导通所述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以及断开所述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主体还包括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用于对应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设置,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围设在所述透明玻璃板的外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呈条状,且设置有多个;
所述屏主体还包括基板、以及多个呈条状设置的透明玻璃板,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和多个所述透明玻璃板在所述基板上呈交替拼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的总面积与多个所述透明玻璃板的总面积之间的比例为1:1~3: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并联后电性连接所述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板的厚度为1~2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还包括滑片,所述滑片包括第一片段和第二片段,所述第一片段由可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片段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滑片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屏主体上对应所述两个安装孔处,以具有使所述第一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第二片段盖设于所述两个安装孔的第二位置;
其中,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导通状态,在所述滑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控制电路处于所述断开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所述两个电触点粘接固定于所述安装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安装于所述屏主体的四周侧缘,所述密封环由绝缘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防窥屏的变色防护屏,包括屏主体和控制电路,屏主体包括电致变色玻璃板,电致变色玻璃板的内端粘接至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屏主体在靠近周缘处设有安装腔,安装腔设有两个安装孔;控制电路设于安装腔内且包括电池和两个电触点,电池分别电连电致变色玻璃板和两个电触点,两个电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且具有导通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控制电路的断开状态。本实用新型中,两个触点伸出两个安装孔设置,便利于用户直接手动切换控制电路的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控制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时,电致变色玻璃变色而降低显示屏的显示清晰度,起到遮挡显示屏的显示内容、提高用户隐私保护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郭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迹光电(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8
技术公布日:20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