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207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流量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自来水是经过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符合相应标准,供人们生产、生活使用,自来水通过供水管道导入至居民楼以及工厂中。

    家用自来水会在不同楼层上的水压是不同的,在不同地区供水水压不同也会造成家用自来水水压不同,当自来水流量过大时,自来水流动至待清洗物品上时,自来水冲击到物品上容易导致水四处飞溅,同时自来水的流量大,持续打开自来水进行使用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以解决水流量过大造成飞溅的问题。

    本方案中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缓冲水压的缓冲头、连接于缓冲头底部的储存筒和连接于储存筒底部的调节筒,所述缓冲头顶部固设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螺纹连接至自来水管上,所述储存筒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储存筒底部开设有向调节筒加水的出水口,所述调节筒内固设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内径大于出水口内径,所述限位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限位筒内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出水口的内径,所述浮球直径小于限位筒内径,所述调节筒的底部固设有出水头。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自来水先经过缓冲头的缓冲进入储存筒内,自来水经过储存筒后进入调节筒,对流出的自来水的流速和流量进行缓冲,由于在密闭容器内水压处处相等,调节筒增大了自来水的出水面积,减小了从调节筒流出自来水的流速和流量。

    当自来水流入调节筒时,自来水会从通孔流入限位筒内,从而保持限位筒内的水位与调节筒内的水位相同,随着调节筒内自来水量的增加,调节筒和限位筒内自来水的液面上升,由于浮球直接小于限位筒内径,浮球随着液面上升而向上移动并堵住出水口,减小储存筒内的自来水流入调节筒的量,避免调节筒出水头的水流量过大,当调节筒内的自来水减少后,浮球受到的水压减小,浮球离开出水口,储水筒内的自来水继续流入调节筒内,浮球反复堵住和打开出水口的过程自动根据水位进行,无需人为进行调节,使用更方便。

    进一步,所述缓冲头内设有导流自来水的缓冲管,所述缓冲管上固设有多个容纳自来水的缓冲球,所述缓冲球均匀分布在缓冲管上。

    进入缓冲头内的自来水经过缓冲管和缓冲球的缓冲作用,减小进入调节筒内的自来水流量和流速。

    进一步,所述缓冲管的直径等于缓冲球直径的四分之一。

    自来水通过缓冲管进入缓冲球的速度较小,让缓冲球起到自来水的缓冲作用,减小缓冲管的水压。

    进一步,所述缓冲管和缓冲球均为硬质的。

    当浮球堵住出水口时,硬质的缓冲管和缓冲球不会因水压被膨胀开而增加储水量,保持缓冲头的储水量的恒定。

    进一步,所述储存筒包括漏斗状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宽端与第二筒体的宽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窄端位于调节筒一侧。

    储存筒的顶端和底端均呈倾斜状,减少储存筒内的自来水的量,避免自来水在储存筒内滞留时间太长。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内壁上固设有软质的橡胶圈。

    当浮球随着自来水液面的上升而上升时,浮球被水压抵着压住橡胶圈,橡胶圈能够形变,让浮球更贴合在橡胶圈上堵住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通孔以限位筒的中心轴对称且均匀分布在限位筒上。

    自来水进入调节筒后,自来水能够均匀地从通孔进入限位筒内,使限位筒与调节筒的液面位置保持一致。

    进一步,所述通孔位于限位筒内壁处光滑。

    保持限位筒内通孔处的平滑,避免浮球被通孔卡住不能上下浮动。

    进一步,所述调节筒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溢水孔。

    在调节筒上的多个溢水孔分散了内部水压,减小调节筒的出水压力。

    进一步,所述溢水孔的直径之和小于出水口的直径。

    减小调节筒的出水量,使调节筒流出的水更柔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缓冲头1、储存筒2、调节筒3、限位筒4、浮球5、缓冲球6、缓冲管7、第一筒体8、第二筒体9、通孔10、溢水孔11、连接头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缓冲水压的缓冲头1、储存筒2和调节筒3,缓冲头1底部通过第一螺纹管气密性连接在储存筒2顶部,缓冲头1与储存筒2分别位于第一螺纹管的两端,储存筒2底部通过第二螺纹管气密性连接在调节筒3顶部,储存筒2与调节筒3分别位于第二螺纹管的两端。

    缓冲头1顶部焊接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头12,连接头12用于螺纹连接至自来水管上,缓冲头1内螺纹连接有导流自来水的缓冲管7,缓冲管7的一进水端部焊接在连接头12内,缓冲管7上螺纹连接有多个容纳自来水的缓冲球6,缓冲球6的数目可以设置成三个,缓冲球6均匀分布在缓冲管7上,缓冲管7和缓冲球6均为硬质的,缓冲管7的直径等于缓冲球6直径的四分之一,缓冲管7的一出水端部导入储存筒2内进行焊接。

    储存筒2存放来自缓冲头1的自来水,储存筒2包括漏斗状的第一筒体8和第二筒体9,第一筒体8的宽端与第二筒体9的宽端焊接连接,第一筒体8的窄端连通缓冲管7,第一筒体8的窄端与缓冲管7螺纹连接,储存筒2底部开设有向调节筒3加水的出水口,出水口内壁上粘接有软质的橡胶圈,第二筒体9的窄端朝向调节筒3一侧并将自来水导入调节筒3内。

    调节筒3内焊接有限位筒4,限位筒4的顶端焊接在调节筒3顶壁上,限位筒4的底端焊接在调节筒3的底壁上,限位筒4的内径大于出水口内径,内径即直径,限位筒4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0,通孔10以限位筒4的中心轴对称且均匀分布在限位筒4上,通孔10位于限位筒4的内壁处光滑,限位筒4内放置有能漂浮在水面上且堵住出水口的浮球5,浮球5表面与限位筒4内壁相切,连接头12与自来水管间安装水龙头进行打开供水流出和关闭阻止水流出,水龙头的安装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调节筒3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溢水孔11,溢水孔11的面积之和大于出水口的面积,例如溢水孔11的面积之和六平方厘米,出水口的面积为四平方厘米。

    在具体使用时,将本装置通过连接头12螺纹连接至自来水管上进行,自来水流出时,自来水先进入缓冲头1内,缓冲管7的直径小于缓冲球6的直径,缓冲球6能够储存部分自来水,让缓冲球6起到自来水的缓冲作用,减小缓冲管7的水压,自来水依次经过缓冲管7和缓冲球6的缓冲作用,减小进入储存筒2内的自来水流量和流速。

    自来水从缓冲头1流入储存筒2内时,储存筒2第二次缓冲自来水的流量,同时两个漏斗状的第一筒体8和第二筒体9的宽端焊接在一起。

    当自来水从储存筒2流入调节筒3时,自来水会从通孔10流入限位筒4内,从而保持限位筒4内的水位与调节筒3内的水位相同,随着调节筒3内自来水量的增加,调节筒3和限位筒4内自来水的液面上升,浮球5随着液面上升而向上移动,由于浮球5表面接触限位筒4表面,浮球5会沿着限位筒4由液面带动上升至出水口,浮球5堵住出水口,减小储存筒2内的自来水流入调节筒3的量,由于在密闭容器内水压处处相等,调节筒3增大了自来水的出水面积,减小了从调节筒流出自来水的流速和流量,当调节筒3内的自来水减少后,浮球5受到的水压减小,浮球5离开出水口,储水筒内的自来水继续流入调节筒3内,浮球5反复堵住和打开出水口的过程自动根据水位进行,无需人为进行调节,使用更方便。

    本实施例中,自来水先经过缓冲头1的缓冲进入储存筒2内,自来水经过储存筒2后进入调节筒3,对流出的自来水的流速和流量进行三级的缓冲,自来水依次经过缓冲头1、储存筒2和调节筒3的作用,减小了从调节筒3流出自来水的流速和流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是,装置包括缓冲头1,缓冲头1直接通过第三螺纹管气密性连接在调节筒3的顶部,缓冲头1内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缓冲头1底部开设有向调节筒3加水的出水口,调节筒3内直接放置有浮球5,调节筒3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溢水孔11,溢水孔11的面积之和大于出水口的面积。

    在自来水流入缓冲头1经过缓冲球6和缓冲管7的缓冲后进入调节筒3内,随着调节筒3内的自来水增加,调节筒3内的自来水液面上升,液面带动浮球5向上浮动,当浮球5浮动至出水口处时,浮球5堵住出水口,减小缓冲头1内的自来水流入调节筒3的量,当调节筒3内的自来水量减少后,浮球5离开出水口,缓冲头1内的自来水再次流入调节筒3内,如此反复进行调节筒3内的自来水流量调节。

    由于调节筒3内液面上升后,浮球5漂浮的过程中从出水口流入自来水,浮球5会一直位于出水口的正下方,所以本实施例去掉限位筒之后也能保证浮球5能够对准出水口向上移动,浮球能够在液面上升时堵住出水口进行自来水流量调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水压的缓冲头、连接于缓冲头底部的储存筒和连接于储存筒底部的调节筒,所述缓冲头顶部固设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用于螺纹连接至自来水管上,所述储存筒内设有存储腔,所述储存筒底部开设有向调节筒加水的出水口,所述调节筒内固设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的内径大于出水口内径,所述限位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限位筒内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直径大于出水口的内径,所述浮球直径小于限位筒内径,所述调节筒的底部固设有出水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头内设有导流自来水的缓冲管,所述缓冲管上固设有多个容纳自来水的缓冲球,所述缓冲球均匀分布在缓冲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的直径等于缓冲球直径的四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管和缓冲球均为硬质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筒包括漏斗状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宽端与第二筒体的宽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窄端位于调节筒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内壁上固设有软质的橡胶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以限位筒的中心轴对称且均匀分布在限位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位于限位筒内壁处光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的底板上开设有多个溢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孔的直径之和小于出水口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流量调节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家用自来水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缓冲水压的缓冲头、连接于缓冲头底部的储存筒和连接于储存筒底部的调节筒,缓冲头顶部固设有具有内螺纹的连接头,连接头用于螺纹连接至自来水管上,储存筒内设有存储腔,储存筒底部开设有向调节筒加水的出水口,调节筒内固设有限位筒,限位筒的内径大于出水口内径,限位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限位筒内放置有浮球,浮球的直径大于出水口的内径,浮球直径小于限位筒内径,调节筒的底部固设有出水头。本实用新型针对自来水流量大飞溅浪费的问题,通过浮球反复堵住和打开出水口的过程自动根据水位进行,无需人为进行调节,使用更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何弢;彭伦天;詹善兵;卢建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6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