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5


    本申请属于橡胶投料工装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套状的橡胶在生产的过程中,都是人工送料一个一个进入模腔,操作缓慢,而且橡胶硫化温度较高,容易烫伤工人手掌,安全性较低。因此缺乏一种能够自动对准各个模腔的投料机构,同时又能随时启停,以此配合硫化的时间送入橡胶原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通过中空主板配合中央隔板,利用第二拉杆与第一限位柱在第二限位长槽与第一限位长槽内往复,实现橡胶通过的投料孔与下料孔的交错重合,最终完成下料的控制,避免以往需要人工下料装填的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其包括中空主板,中空主板包括第一上板与第二下板,第一上板与第二下板左右两端相连且具有前后贯穿的滑腔;设置于第一上板与第二下板且位于滑腔上下的多组投料孔,投料孔之间设有位于第一上板的多组第一限位长槽,投料孔左右两端设有位于第一上板的第二限位长槽,第二限位长槽位于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置两个;容置于滑腔的中央隔板,中央隔板具有对应多组投料孔的下料孔;安装于中央隔板且穿设于第一限位长槽的第一限位柱;以及穿设于相邻一端的两个第二限位长槽至中央隔板的第二拉杆;其中,通过前后推拉第二拉杆,带动中央隔板在滑腔内位移,使得下料孔与投料孔交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下板对应第二限位长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凹槽,中央隔板具有嵌设于其中一个定位凹槽的定位凸点;当定位凸点嵌设于其中一个定位凹槽时,下料孔与投料孔重合;当推拉第二拉杆,使得定位凸点嵌设于另一个定位凹槽时,下料孔与投料孔交错。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中空主板四周设有螺栓固定的安装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滑腔深度为8~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中空主板配合中央隔板,利用第二拉杆与第一限位柱在第二限位长槽与第一限位长槽内往复,实现橡胶通过的投料孔与下料孔的交错重合,最终完成下料的控制,避免以往需要人工下料装填的麻烦。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中空主板俯视图。

    附图标记

    中空主板10,第一上板11,第二下板12,滑腔13,投料孔20,第一限位长槽31,第二限位长槽32,中央隔板40,下料孔41,第一限位柱51,第二拉杆52,定位凹槽60,安装槽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如图所示,一种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包括中空主板10,中空主板10包括第一上板11与第二下板12,第一上板11与第二下板12左右两端相连且具有前后贯穿的滑腔13;设置于第一上板11与第二下板12且位于滑腔13上下的多组投料孔20,投料孔20之间设有位于第一上板11的多组第一限位长槽31,投料孔20左右两端设有位于第一上板11的第二限位长槽32,第二限位长槽32位于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置两个;容置于滑腔13的中央隔板40,中央隔板40具有对应多组投料孔20的下料孔41;安装于中央隔板40且穿设于第一限位长槽31的第一限位柱51;以及穿设于相邻一端的两个第二限位长槽32至中央隔板40的第二拉杆52;其中,通过前后推拉第二拉杆52,带动中央隔板40在滑腔13内位移,使得下料孔41与投料孔20交错。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中空主板10由第一上板11与第二下板12组成,中间间隔,具有深度在8~10mm的滑腔13,能够容置中央隔板40,同时中央隔板40也能在滑腔13内部往复位移。详细而言,中央隔板40设有穿过第一上板11的第一限位柱51与第二拉杆52,其中第一限位柱51与第二拉杆52都能在第一上板11的第一限位长槽31与第二限位长槽32内前后位移,使得投料孔20与下料孔41重合或者交错,以此控制橡胶原料的落料,便于硫化时间的安排,实现启停工作,而且避免了人工一个一个下料的繁琐过程,避免与高温模具接触。

    请继续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中空主板10俯视图。第二下板12对应第二限位长槽32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凹槽60,中央隔板40具有嵌设于其中一个定位凹槽60的定位凸点;当定位凸点嵌设于其中一个定位凹槽60时,下料孔41与投料孔20重合;当推拉第二拉杆52,使得定位凸点嵌设于另一个定位凹槽60时,下料孔41与投料孔20交错。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操作第二拉杆52,在其相对第二下板12的位置处设置了在行程两端的定位凹槽60,藉以方便中央隔板40相对的定位凸点嵌合,完成固定,避免滑移晃动,增强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空主板10四周设有螺栓固定的安装槽70,方便安装到机架,更换简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主板,所述中空主板包括第一上板与第二下板,所述第一上板与所述第二下板左右两端相连且具有前后贯穿的滑腔;

    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板与所述第二下板且位于所述滑腔上下的多组投料孔,所述投料孔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上板的多组第一限位长槽,所述投料孔左右两端设有位于所述第一上板的第二限位长槽,所述第二限位长槽位于左右两端处分别设置两个;

    容置于所述滑腔的中央隔板,所述中央隔板具有对应所述多组投料孔的下料孔;

    安装于所述中央隔板且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长槽的第一限位柱;以及

    穿设于相邻一端的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长槽至所述中央隔板的第二拉杆;

    其中,通过前后推拉所述第二拉杆,带动所述中央隔板在所述滑腔内位移,使得所述下料孔与所述投料孔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下板对应所述第二限位长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凹槽,所述中央隔板具有嵌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凹槽的定位凸点;当所述定位凸点嵌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凹槽时,所述下料孔与所述投料孔重合;当推拉所述第二拉杆,使得所述定位凸点嵌设于另一个所述定位凹槽时,所述下料孔与所述投料孔交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中空主板四周设有螺栓固定的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滑腔深度为8~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生产过程中的投料器,其包括中空主板,中空主板包括第一上板与第二下板,第一上板与第二下板左右两端相连且具有前后贯穿的滑腔;设置于第一上板与第二下板的多组投料孔,投料孔之间设有第一限位长槽与第二限位长槽;容置于滑腔的中央隔板,中央隔板具有对应多组投料孔的下料孔;安装于中央隔板且穿设于第一限位长槽的第一限位柱;以及穿设于相邻一端的两个第二限位长槽至中央隔板的第二拉杆。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空主板配合中央隔板,利用第二拉杆与第一限位柱在第二限位长槽与第一限位长槽内往复,实现橡胶通过的投料孔与下料孔的交错重合,最终完成下料的控制,避免以往需要人工下料装填的麻烦。

    技术研发人员:贺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百盛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6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