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吸尘器吸气管是一种吸尘器中常用的管类配件,吸尘器吸气管大都为橡胶材料挤出成型,吸尘器吸气管上有一段为波纹管,需要借助内置的型芯才能成型,待吸尘器吸气管成型后手动取出,现有的吸尘器吸气管大都采用细棒一圈一圈的沿波纹纹路向外撬出型芯,操作效率较低的同时,还极易造成吸尘器吸气管的损坏,导致报废率升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气压自动推出型芯以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大幅降低了报废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包括托座、第一螺钉、套筒、第二螺钉和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的上端前侧穿插连接有两个第一螺钉,所述托座的上端后侧设置有套筒;两个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托座并均插入螺接在套筒中;所述套筒的前端中心开设有插接孔,对应地,所述托座的上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托座的下端向后形成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后端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夹套,所述托座的下端前侧还穿插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螺钉,两个所述第二螺钉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延伸块并分别插入螺接在两个夹套的下端;两个所述夹套的上端内侧分别套设在套筒的两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夹套的上端内侧均形成有一个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分别套设在套筒的后端外侧。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中部外侧开设有环形槽,对应地,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前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卡边,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卡边分别嵌入在环形槽的两侧内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后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卡边;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卡边均设于套筒的后端外侧。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后侧端面中心开设有腔体,所述插接孔的后端与腔体的底面中心相互连通,所述套筒的后侧端面上还开设有一个环向沉槽;所述环向沉槽与腔体同心设置并设于两个第二弧形卡边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压自动推出型芯,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避免造成吸尘器吸气管的损坏,大幅降低了报废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套的结构图;
图5为吸尘器吸气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包括托座1、第一螺钉2、套筒3、第二螺钉4和夹套5;托座1的上端前侧穿插连接有两个第一螺钉2,托座1的上端后侧设置有套筒3;两个第一螺钉2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托座1并均插入螺接在套筒3中;套筒3的前端中心开设有插接孔31,对应地,托座1的上侧开设有弧形槽101;托座1的下端向后形成有延伸块102,延伸块102的后端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夹套5,托座1的下端前侧还穿插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螺钉4,两个第二螺钉4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延伸块102并分别插入螺接在两个夹套5的下端;两个夹套5的上端内侧分别套设在套筒3的两侧;两个夹套5的上端内侧均形成有一个弧形块51,两个弧形块51分别套设在套筒3的后端外侧,套筒3的中部外侧开设有环形槽32,对应地,两个弧形块51的前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卡边52,两个第一弧形卡边52分别嵌入在环形槽32的两侧内部,两个弧形块51的后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卡边53;两个第二弧形卡边53均设于套筒3的后端外侧;套筒3的后侧端面中心开设有腔体33,插接孔31的后端与腔体33的底面中心相互连通,套筒3的后侧端面上还开设有一个环向沉槽34;环向沉槽34与腔体33同心设置并设于两个第二弧形卡边53的内侧。
使用时:将进气接头插入固定在插接孔31中并与外部高压气源相连;利用两个第二螺钉4在托座1中的可转动连接而向外打开两个夹套5,然后将成型后的吸尘器吸气管6前端上的翻边61贴合在套筒3的后侧端面上,并使得设于翻边61内侧的凸边62嵌入到环向沉槽34中,然后将两个夹套5相互靠拢拼合,使得两个第一弧形卡边52分别嵌入在环形槽32的两侧,同时使得两个第二弧形卡边53的前侧压紧在翻边61的后侧,最后单手握住两个夹套5以防止其打开;刚成型完成的吸尘器吸气管6的波纹部64内部还嵌入有实心型芯,需要在取出吸尘器吸气管6后手动取出;当高压气源经由插接孔31通入到腔体33中后,气体会由于压力向后进入吸尘器吸气管6的波纹部64内部,然后使得波纹部64受压向外膨胀,进而同时推动实心型芯朝着吸尘器吸气管6的后端移动,最终脱离吸尘器吸气管6以完成脱模;实心型芯脱离吸尘器吸气管6后,松手以打开两个夹套5,最后取出离吸尘器吸气管6即可;弧形槽101能避免进气接头在安装时与托座1的上端发生干涉。
吸尘器吸气管是一种吸尘器中常用的管类配件,吸尘器吸气管大都为橡胶材料挤出成型,吸尘器吸气管上有一段为波纹管,需要借助内置的型芯才能成型,待吸尘器吸气管成型后手动取出,现有的吸尘器吸气管大都采用细棒一圈一圈的沿波纹纹路向外撬出型芯,操作效率较低的同时,还极易造成吸尘器吸气管的损坏,导致报废率升高;本实用新型利用气压自动推出型芯,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避免造成吸尘器吸气管的损坏,大幅降低了报废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1.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包括托座、第一螺钉、套筒、第二螺钉和夹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座的上端前侧穿插连接有两个第一螺钉,所述托座的上端后侧设置有套筒;两个所述第一螺钉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托座并均插入螺接在套筒中;所述套筒的前端中心开设有插接孔,对应地,所述托座的上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托座的下端向后形成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后端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夹套,所述托座的下端前侧还穿插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转动的第二螺钉,两个所述第二螺钉的螺纹端均向后穿过延伸块并分别插入螺接在两个夹套的下端;两个所述夹套的上端内侧分别套设在套筒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套的上端内侧均形成有一个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分别套设在套筒的后端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中部外侧开设有环形槽,对应地,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前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一弧形卡边,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卡边分别嵌入在环形槽的两侧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后侧边缘均向内形成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弧形卡边;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卡边均设于套筒的后端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吸气管的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后侧端面中心开设有腔体,所述插接孔的后端与腔体的底面中心相互连通,所述套筒的后侧端面上还开设有一个环向沉槽;所述环向沉槽与腔体同心设置并设于两个第二弧形卡边的内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