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装配结构和一种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1  203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装配结构和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外壳往往由多个组装单元构成,以对特定位置的机器设备和内部零部件以及驾驶员起到防护作用。

    而且,为了满足一定的防护需求和美观要求,同一防护位置的摩托车外壳也可能由多块组装单元构成,例如,摩托车外壳中的后部设置有一个用于遮挡内部机器设备和零部件的后底罩,为了加强厚底罩的防护厚度,或是为了增加厚底罩的美观性,还在该厚底罩的外侧设置有后装饰罩。

    现有技术中,不同的摩托车外壳之间往往通过螺钉、螺栓等连接件进行紧固连接,该连接方式的零件不仅数量多,而且拆装都费时费力,连接零件外露,不仅影响车体美观,而且容易积尘、纳污、刮伤人体或衣物。

    因此,如何令摩托车外壳的连接结构操作简便、且避免其刮伤人体或衣物,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装配结构和一种摩托车,能够令摩托车外壳的连接结构操作简便、且避免其刮伤人体或衣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其中:

    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置有挡筋,所述挡筋的底端固连在所述第一装配件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设置有多个卡接件,每个所述卡接件的底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二装配件的侧面上,每个所述卡接件的顶端能够与所述挡筋的顶端卡接固连。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所述挡筋为凸出所述第一装配件的侧面外的第一板状立筋结构;

    所述卡接件为凸出所述第二装配件的侧面外的第二板状立筋结构;

    所述第一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二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适配的卡接夹持口;或者,所述第二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适配的卡接夹持口。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多个所述卡接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周边内侧。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所述挡筋的延伸轨迹为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装配件的安装用凹槽,所述挡筋固连于所述安装用凹槽的槽底。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所述第一装配件为摩托车后底罩,所述第二装配件为摩托车后装饰罩。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所述第一装配件摩托车后底罩和/或所述摩托车后装饰罩为塑料件。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所述挡筋包括靠近所述摩托车后底罩的底边设置的第一连接段、靠近所述摩托车后底罩的顶边设置的第二连接段和靠近所述摩托车后底罩的侧边设置的第三连接段;

    多个所述卡接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卡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卡接;

    多个所述卡接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卡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卡接;

    多个所述卡接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卡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三连接段卡接。

    优选地,在上述自装配结构中,所述第二连接段和所述第三连接段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段;

    其中一个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两个卡接夹持口,两个所述卡接夹持口中的一个用于与所述弧形过渡段中的第二连接段卡接,另一个用于与所述弧形过渡段中的所述第三连接段卡接。

    一种摩托车,设置有如上文中所述的自装配结构。

    组装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时,只要将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对齐按压即可;拆卸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时,只要将第二装配件向远离第一装配件的方向外拉即可。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配结构拆装操作非常简单。

    而且,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组装后,挡筋和卡接件构成的连接结构均位于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之间,不会外露,从而不会刮伤人体或衣物。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装配结构中,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组装后构成悬空且稳定可靠的自装配连接结构,能够保证二者之间没有晃动,有效减少晃动所带来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底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装饰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底罩和后装饰罩构成的自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底罩和后装饰罩构成的自装配结构的剖视图。

    其中:

    1-第一装配件,2-第二装配件,

    10-挡筋,20-卡接件,

    11-第一连接段,12-第二连接段,13-第三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底罩(即第一装配件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装饰罩(即第二装配件2)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底罩和后装饰罩构成的自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底罩和后装饰罩构成的自装配结构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其中:第一装配件1上设置有挡筋10,挡筋10的底端固连在第一装配件1的侧面上;第二装配件2上设置有多个卡接件20,每个卡接件20的底端均固连在第二装配件2的侧面上,每个卡接件20的顶端均能够与挡筋10的顶端卡接。

    组装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时,只要将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对齐按压即可;拆卸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时,只要将第二装配件2向远离第一装配件1的方向外拉即可。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装配结构拆装操作非常简单。

    而且,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组装后,挡筋10和卡接件20构成的连接结构均位于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之间,不会外露,从而不会刮伤人体或衣物。

    可见,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组装后构成悬空且稳定可靠的自装配连接结构,能够保证二者之间没有晃动,有效减少晃动所带来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装配结构可用于多种塑料装配件,例如用于摩托车后底罩和摩托车后装饰罩上进行组装连接,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装配结构中第一装配件1为摩托车后底罩,第二装配件2为摩托车后装饰罩。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以此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后底罩上的挡筋10为凸出后底罩的侧面外的第一板状立筋结构,后装饰罩上的每个卡接件20均为凸出后装饰罩的侧面外的第二板状立筋结构。

    其中,每个第二板状立筋结构分别与连接处的第一板状立筋结构垂直布置;第一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厚度相对较厚的卡接凸起,第二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与该卡接凸起适配的卡接夹持口;或者,所述第二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适配的卡接夹持口。

    具体地,多个卡接件20均设置在后装饰罩的周边内侧。从而,对应地,挡筋10沿后底罩的周边设置且与后底罩的周边保持大于零的预设距离。

    具体地,如图1所示,挡筋10为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

    具体地,后底罩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后装饰罩的安装用凹槽,挡筋10位于安装用凹槽内。

    具体地,挡筋10包括靠近摩托车后底罩的底边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靠近摩托车后底罩的顶边设置的第二连接段12和靠近摩托车后底罩的侧边设置的第三连接段13。从而,多个卡接件20中的至少一个卡接件20用于与第一连接段11卡接;多个卡接件20中的至少一个卡接件20用于与第二连接段12卡接;多个卡接件20中的至少一个卡接件20用于与第三连接段13卡接。

    例如,如图请和图2所示,部分卡接件20(例如三个)用于与第一连接段11卡接;另一部分卡接件20(例如一个)用于与第二连接段12卡接;还有一部分卡接件20(例如两个)用于与第三连接段13卡接。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段12和第三连接段13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段。如图2所示,其中一个卡接件20上设置有两个卡接夹持口,两个卡接夹持口中的一个用于与弧形过渡段中的第二连接段12卡接,另一个用于与弧形过渡段中的第三连接段13卡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上设置有如上文中所述的自装配结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配件(1)和第二装配件(2),其中:

    所述第一装配件(1)上设置有挡筋(10),所述挡筋(10)的底端固连在所述第一装配件(1)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装配件(2)上设置有多个卡接件(20),每个所述卡接件(20)的底端均固连在所述第二装配件(2)的侧面上,每个所述卡接件(20)的顶端能够与所述挡筋(10)的顶端卡接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10)为凸出所述第一装配件(1)的侧面外的第一板状立筋结构;

    所述卡接件(20)为凸出所述第二装配件(2)的侧面外的第二板状立筋结构;

    所述第一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二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适配的卡接夹持口;或者,所述第二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一板状立筋结构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起适配的卡接夹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接件(20)均设置在所述第二装配件(2)的周边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10)的延伸轨迹为一侧开口的半包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装配件(2)的安装用凹槽,所述挡筋(10)固连于所述安装用凹槽的槽底。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1)为摩托车后底罩,所述第二装配件(2)为摩托车后装饰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件摩托车后底罩和/或所述摩托车后装饰罩为塑料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筋(10)包括靠近所述摩托车后底罩的底边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靠近所述摩托车后底罩的顶边设置的第二连接段(12)和靠近所述摩托车后底罩的侧边设置的第三连接段(13);

    多个所述卡接件(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卡接件(20)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段(11)卡接;

    多个所述卡接件(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卡接件(20)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2)卡接;

    多个所述卡接件(2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卡接件(20)用于与所述第三连接段(13)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和所述第三连接段(13)的连接处为弧形过渡段;

    其中一个所述卡接件(20)上设置有两个卡接夹持口,两个所述卡接夹持口中的一个用于与所述弧形过渡段中的第二连接段(12)卡接,另一个用于与所述弧形过渡段中的所述第三连接段(13)卡接。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装配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装配结构和一种摩托车。该自装配结构包括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其中:第一装配件上设置有挡筋,挡筋的底端固连在第一装配件的侧面上;第二装配件上设置有多个卡接件,每个卡接件的底端均固连在第二装配件的侧面上,每个卡接件的顶端能够与挡筋的顶端卡接固连。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组装后,能够构成悬空且稳定可靠的自装配连接结构,能够保证二者之间没有晃动,有效减少晃动所带来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赖民杰;陈志勇;王岳权;陈豫;雷顺雨;阳贻斌;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4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