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弹片自锁式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留置针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里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
现有技术中静脉留置针在抽出针芯后,针芯直接裸露在空气中,不便收集、处理,并且容易在拔出、收集和处理时发生戳刺,甚至引起破伤风、细菌侵入、传染病感染等危险,故该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弹片自锁式防针刺静脉留置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片自锁式防针刺静脉留置针,包括连接座、长导管、导管座和针管,所述连接座上设有肝素帽和端帽,所述长导管上套设有止流夹,所述导管座前端贯通、并伸出有套管,所述导管座前端收束、并于套管外套设有护套,所述导管座内部由前往后设有输液腔和阻隔塞,所述长导管伸入导管座、并连通输液腔,所述导管座后端设有针座,所述针座和导管座卡扣固定、内部贯通,所述针座上设有针柄,所述针座内部设有防针刺保护罩,所述防针刺保护罩内部设有弹片、且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罩内前端孔和罩内后端孔,所述罩内前端孔的孔径大于罩内后端孔的孔径,所述弹片固定于防针刺保护罩上方内壁,并朝防针刺保护罩下方内壁延伸弯凸形成弯头部,所述弹片中部开孔、且端头自弯头部朝上延伸至防针刺保护罩内部中央,所述针管依次贯穿针座、罩内前端孔、罩内后端孔、阻隔塞、输液腔、导管座和套管,其尾端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固定于针座端部,尖端伸至套管管口和护套套口间,所述针管于防针刺保护罩内贯穿弹片中部,所述弹片呈压紧状态、且端头抵接于针管外壁,所述针管外壁前部凸起形成限位部,所述针管于限位部处的外径小于罩内前端孔的孔径、且大于罩内后端孔的孔径,所述针管抽离导管座至限位部抵接罩内后端孔时,弹片端头朝上弹起、并卡住针管尖端。
作为优选,所述防针刺保护罩上方内壁设有抵接块,所述弹片端头卡住针管尖端时,抵接块抵接弹片端头。
作为优选,所述导管座于输液腔前端设有金属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含有限位部的针管和含有弹片、罩内前端孔、罩内后端孔的防针刺保护罩的组合设置,使本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拔出针管时,罩内后端孔卡住针管限位部,弹片端头卡住针管尖端,阻挡了针管的前后运动,防针刺保护罩从而将针管包裹固定,起到了防针刺的效果,整体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方便使用、收集和处理,避免了使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时针管抽出后发生的戳刺问题和因戳刺带来的健康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针管抽离导管座后实现弹片自锁防针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连接座;2、长导管;3、导管座;4、针管;5、肝素帽;6、端帽;7、止流夹;8、套管;9、护套;10、输液腔;11、阻隔塞;12、针座;13、针柄;14、防针刺保护罩;15、弹片;16、罩内前端孔;17、罩内后端孔;18、弯头部;19、限位部;20、抵接块;21、金属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是一种弹片自锁式防针刺静脉留置针,包括连接座1、长导管2、导管座3和针管4,连接座1上设有肝素帽5和端帽6,长导管2上套设有止流夹7,导管座3前端贯通、并伸出有套管8,导管座3前端收束、并于套管8外套设有护套9,导管座3内部由前往后设有输液腔10和阻隔塞11,导管座3于输液腔10前端设有金属楔21,长导管2伸入导管座3、并连通输液腔10,导管座3后端设有针座12,针座12和导管座3卡扣固定、内部贯通,针座12上设有针柄13,针座12内部设有防针刺保护罩14。
其中,防针刺保护罩14内部设有弹片15、且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罩内前端孔16和罩内后端孔17,罩内前端孔16的孔径大于罩内后端孔17的孔径,弹片15固定于防针刺保护罩14上方内壁,并朝防针刺保护罩14下方内壁延伸弯凸形成弯头部18,弹片15中部开孔、且端头自弯头部18朝上延伸至防针刺保护罩14内部中央,针管4依次贯穿针座12、罩内前端孔16、罩内后端孔17、阻隔塞11、输液腔10、导管座3和套管8,其尾端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固定于针座12端部,尖端伸至套管8管口和护套9套口间,在本实施例中,针管4尖端比套管8管口长1mm左右,以保证具备合适的莱距离,针管4于防针刺保护罩14内贯穿弹片15中部,弹片15呈压紧状态、且端头抵接于针管4外壁。
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针管4外壁前部凸起形成限位部19,针管4于限位部19处的外径小于罩内前端孔16的孔径、且大于罩内后端孔17的孔径,针管4抽离导管座3至限位部19抵接罩内后端孔17时,弹片15端头朝上弹起、并卡住针管4尖端,防针刺保护罩14上方内壁设有抵接块20,弹片15端头卡住针管4尖端时,抵接块20抵接弹片15端头,辅助卡合固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医护人员使用本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前,针管4贯穿弹片15中部,弹片15紧绷使弹片15端头压住针管4,定位稳定,也阻挡了防针刺保护罩14的脱落;当医护人员使用本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医护人员手捏针柄13使针管4抽出套管8,针管4随着针柄13一起往后退并抽离导管座3,当针管4抽离至限位部19靠近罩内后端孔17时,因为针管4于限位部19处的外径大于罩内后端孔17的孔径,限位部19于罩内后端孔17处卡住,针管4无法往后运动,此时,针管4的尖端恰好与弹片15脱离,弹片15朝上弹起抵接抵接块20,针管4尖端于弹片15端头处卡住,针管4无法往前运动,因此针管4前端只能固定于防针刺保护罩14内,实现了自锁防针刺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含有限位部19的针管4和含有弹片15、罩内前端孔16、罩内后端孔17的防针刺保护罩14的组合设置,使本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拔出针管4时,罩内后端孔17卡住针管4限位部19,弹片15端头卡住针管4尖端,阻挡了针管4的前后运动,防针刺保护罩14从而将针管4包裹固定,起到了防针刺的效果,整体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方便使用、收集和处理,避免了使用传统静脉留置针时针管4抽出后发生的戳刺问题和因戳刺带来的健康危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弹片自锁式防针刺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1)、长导管(2)、导管座(3)和针管(4),所述连接座(1)上设有肝素帽(5)和端帽(6),所述长导管(2)上套设有止流夹(7),所述导管座(3)前端贯通、并伸出有套管(8),所述导管座(3)前端收束、并于套管(8)外套设有护套(9),所述导管座(3)内部由前往后设有输液腔(10)和阻隔塞(11),所述长导管(2)伸入导管座(3)、并连通输液腔(10),所述导管座(3)后端设有针座(12),所述针座(12)和导管座(3)卡扣固定、内部贯通,所述针座(12)上设有针柄(13),所述针座(12)内部设有防针刺保护罩(14),所述防针刺保护罩(14)内部设有弹片(15)、且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罩内前端孔(16)和罩内后端孔(17),所述罩内前端孔(16)的孔径大于罩内后端孔(17)的孔径,所述弹片(15)固定于防针刺保护罩(14)上方内壁,并朝防针刺保护罩(14)下方内壁延伸弯凸形成弯头部(18),所述弹片(15)中部开孔、且端头自弯头部(18)朝上延伸至防针刺保护罩(14)内部中央,所述针管(4)依次贯穿针座(12)、罩内前端孔(16)、罩内后端孔(17)、阻隔塞(11)、输液腔(10)、导管座(3)和套管(8),其尾端通过环氧树脂粘接固定于针座(12)端部,尖端伸至套管(8)管口和护套(9)套口间,所述针管(4)于防针刺保护罩(14)内贯穿弹片(15)中部,所述弹片(15)呈压紧状态、且端头抵接于针管(4)外壁,所述针管(4)外壁前部凸起形成限位部(19),所述针管(4)于限位部(19)处的外径小于罩内前端孔(16)的孔径、且大于罩内后端孔(17)的孔径,所述针管(4)抽离导管座(3)至限位部(19)抵接罩内后端孔(17)时,弹片(15)端头朝上弹起、并卡住针管(4)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自锁式防针刺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针刺保护罩(14)上方内壁设有抵接块(20),所述弹片(15)端头卡住针管(4)尖端时,抵接块(20)抵接弹片(15)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片自锁式防针刺静脉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3)于输液腔(10)前端设有金属楔(21)。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