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237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护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港在使用时,蝶翼针刺穿隔膜后缺少相应的固定装置,现有的固定方式是通过医用胶带,将刺穿输液港隔膜后的蝶翼针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如此固定,在输液过程中,容易被外物触碰,导致蝶翼针活动,出现侧漏的情概况,并且通过医用胶带粘贴固定的蝶翼针,不够稳定,容易受到牵扯导致滑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蝶翼针输液时容易被外物触碰导致漏液,及固定不够牢固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放置的粘贴布,粘贴布中部开设有矩形的操作窗,粘贴布上侧设有位于操作窗外侧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套装有可拆装的防护套,防护套内设有与其上侧壁固定连接硅胶垫,硅胶垫下侧开设有蝶翼形的凹槽,凹槽前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贯穿防护套前侧壁的导管孔,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导管孔对应的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被分割槽分成多段的连接板,能够保证连接布和好的与患者的皮肤贴合,及略带弹性且呈透明状的防护套,能够对输液过程中的蝶翼针起到很好的保护性,防止由于患者的移动导致蝶翼针漏液,并且方便方便医护人员观察蝶翼针的状态,方便及时护理,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打孔装置的局部剖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口袋4的轴测后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水平放置的粘贴布1,粘贴布1中部开设有矩形的操作窗2,粘贴布1上侧设有位于操作窗2外侧的连接板3,连接板3上套装有可拆装的防护套4,防护套4内设有与其上侧壁固定连接硅胶垫5,硅胶垫5下侧开设有蝶翼形的凹槽6,凹槽6前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贯穿防护套4前侧壁的导管孔7,连接板3上开设有与导管孔7对应的豁口8。

    为了起到警示效果,所述的防护套4上表面设有位于凹槽6上方且可发音的触感传感器9。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观察蝶翼针的状态,所述的防护套4及硅胶垫5均略带弹性且呈透明状。

    为了使连接板3能够弯曲,保证粘贴布1能够很好的与患者的皮肤贴合,所述的连接板3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布的分割槽10,连接板3被分割槽10分成多段。

    为了方便防护套4拆装,所述的连接板3外侧开设有开口朝外的卡槽11,防护套4内设有位于其下侧且可与卡槽11配合的卡块12。

    为了增加操作窗2的透气性,所述的防护套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硅胶垫5的透气孔13。

    为了使粘贴布1能够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并防止长时间粘贴对皮肤造成损伤,所述的粘贴布1下表面设有多条沿前后方向排布的粘贴条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粘贴布1经粘贴条14粘贴于患者的皮肤上,并使输液港位于操作窗2内,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多个粘贴条14沿前后方向排布,相邻两个粘贴条14之间为不粘区,对粘贴布1下侧的皮肤起到透气作用,防止粘贴布1由于长时间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引起患者皮肤的不适;

    当粘贴布1粘贴好后,将蝶翼针插入输液港内,并使蝶翼针后侧的导管经位于连接板3前侧的豁口8伸出操作窗2,然后将防护套4套装在连接板3外侧,套装时保证导管孔7与豁口8对应,方便导管穿出,防护套4套装在连接板3外侧时,使其边缘与连接板3的外轮廓对齐,然后向下按压防护套4的周边,将卡块12与卡槽11配合卡紧,防护套4卡紧时,蝶翼针正好位于与其形状相同且略大的凹槽6内,并在硅胶垫5的挤压下将蝶翼针压紧;

    由于防护套4下侧开口小于连接板3的外侧,所以在套装时防护套4下端扩张,在其弹力下使卡块12与卡槽11配合,从而起到固定效果,粘贴布1粘贴在患者的手臂上时,会有一定的弧度,被分割槽10分成多段的连接板3,保证粘贴布1能够很好的与患者的皮肤贴合,同时在防护套4的弹性下,使防护套4能够跟随连接板3的弯曲而变形,保证卡块12与卡槽11配合,使防护套4保持稳定;

    防护套4连接好后,患者进行正常的输液,在输液期间,如果有人触碰到蝶翼针或防护套4时,触感传感器9会发出声音,提醒患者有人触碰到了防护套4或蝶翼针,并且由于防护套4及硅胶垫5均呈透明状,方便患者观察蝶翼针的状态,能够及时发现蝶翼针是否已经漏液,防护套4上的透气孔13,能够起到很好的透气效果,防止操作窗2内封闭的过紧,导致患者的皮肤局部出汗,影响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套装在连接板3外侧的防护套4,是为了方便拆装,在输液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掀开防护套4,对蝶翼针进行护理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被分割槽分成多段的连接板,能够保证连接布和好的与患者的皮肤贴合,及略带弹性且呈透明状的防护套,能够对输液过程中的蝶翼针起到很好的保护性,防止由于患者的移动导致蝶翼针漏液,并且方便方便医护人员观察蝶翼针的状态,方便及时护理,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粘贴布(1),其特征在于,粘贴布(1)中部开设有矩形的操作窗(2),粘贴布(1)上侧设有位于操作窗(2)外侧的连接板(3),连接板(3)上套装有可拆装的防护套(4),防护套(4)内设有与其上侧壁固定连接硅胶垫(5),硅胶垫(5)下侧开设有蝶翼形的凹槽(6),凹槽(6)前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贯穿防护套(4)前侧壁的导管孔(7),连接板(3)上开设有与导管孔(7)对应的豁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4)上表面设有位于凹槽(6)上方且可发音的触感传感器(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4)及硅胶垫(5)均略带弹性且呈透明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3)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排布的分割槽(10),连接板(3)被分割槽(10)分成多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3)外侧开设有开口朝外的卡槽(11),防护套(4)内设有位于其下侧且可与卡槽(11)配合的卡块(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套(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硅胶垫(5)的透气孔(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贴布(1)下表面设有多条沿前后方向排布的粘贴条(14)。

    技术总结
    一种上臂植入式输液港蝶翼针固定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蝶翼针输液时容易被外物触碰导致漏液,及固定不够牢固的问题;包括水平放置的粘贴布,粘贴布中部开设有矩形的操作窗,粘贴布上侧设有位于操作窗外侧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套装有可拆装的防护套,防护套内设有与其上侧壁固定连接硅胶垫,硅胶垫下侧开设有蝶翼形的凹槽,凹槽前侧开设有前后方向且贯穿防护套前侧壁的导管孔,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导管孔对应的豁口;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倩倩;张素兰;王小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20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38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