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4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构筑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工程排水槽是处理道路区域洪涝的关键结构,通过在公路两侧设置排水槽,可防止道路区域聚集雨水,保障道路行车安全,是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对公路整体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一、现有排水槽装置顶部为开敞式结构,雨水经设备顶部直接进入排水槽内,其中混合大量杂物,进入排水槽内且未经冲走的杂物逐渐堆积,造成排水渠内部水道空间逐渐减小,排涝能力降低;

    二、雨水天气下,排水槽周围洪涝聚集,且排水槽顶部开敞,视线受阻,易导致道路行人以及车辆判断失误而跌落在排水槽内,造成人员安全危害以及车辆结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地面聚集水经过滤后排放,防止杂物堵塞排水通道,提高洪涝排放效率,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包括槽体组件、定位架和排水组件,所述定位架设置于所述槽体组件内部,所述排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槽体组件顶部,且用于控制该槽体组件顶部开闭;

    所述槽体组件包括底板、两块侧板和两个引水块,两块所述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且均向所述底板外侧上方倾斜,所述引水块设置于所述侧板顶部外侧,且其中一个所述引水块的顶部正反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螺纹孔;

    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一矩形安装框架和多条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于该安装框架内部,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与所述框架侧边垂直,且沿所述安装框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框架一侧与所述引水块通过合页连接,且另一侧顶部设置有拉手。

    采用上述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公路区域出现雨水、洪涝时,外界水通过所述安装框架进入所述槽体组件内,多条平行且均匀排布的所述支撑杆对外界水中的大体积杂物进行阻挡,从而确保进入所述槽体组件内的水不含大体积杂物,同时所述支撑杆对误入排水槽顶部的车辆以及行人进行支撑,防止车辆、人员踏空形成安全事故;需要将外界雨水带入排水槽内的杂物进行清除时,拉动所述拉手,将所述安装框架以所述合页为圆心转动,从而将所述槽体组件顶部开启,人员从而进入排水槽内,清除其中聚集的泥沙等杂质。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外侧固定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且沿所述侧板长度方向排列,该加强肋板侧面与所述侧板侧面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肋板与所述侧板均为混凝土材质,且通过浇筑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合页上设置有一可与所述螺纹孔配合的螺栓,且所述合页与所述引水块通过该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架为一矩形结构,所述定位架为合金钢材质,且预制于所述侧板内部,与所述侧板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架和所述支撑杆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漆。

    作为优选,所述引水块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引水槽,且该引水槽底部为向所述支撑杆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条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支撑杆,对混入外界水中的大体积杂质进行阻挡,防止排水槽内聚集大量杂物,确保排水槽正常排水能力;

    2、将传统排水槽顶部开敞式结构替换为可掀起式结构,提高排水槽清理便捷性的同时,确保雨水天气洪涝区域行人以及车辆安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水组件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槽体组件;101、底板;102、侧板;103、加强肋板;104、引水块;105、螺纹孔;2、定位架;3、排水组件;301、安装框架;302、支撑杆;303、拉手;304、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包括槽体组件1、定位架2和排水组件3,定位架2设置于槽体组件1内部,排水组件3设置于槽体组件1顶部,且排水组件3用于控制该槽体组件1顶部开闭,槽体组件1用于引导雨水排放。

    槽体组件1包括底板101、两块侧板102和两个引水块104,两块侧板102分别设置于底板101两侧,且均向底板101外侧上方倾斜,引水块104设置于侧板102顶部外侧,引水块104用于将外界雨水引入槽体组件1内部,且其中一个引水块104的顶部正反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螺纹孔105;

    排水组件3包括一矩形安装框架301和多条支撑杆302,支撑杆302设置于该安装框架301内部,矩形的安装框架301用于固定安装支撑杆302,支撑杆302用以阻挡外界大尺寸杂物以及防止外界行人、车辆跌入公路一侧的排水槽内,支撑杆302长度方向与安装框架301侧边垂直,且沿安装框架30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安装框架301一侧与引水块104通过合页304连接,且另一侧顶部设置有拉手303,该拉手303用于拉动安装框架301,从而将排水组件3拉起,便于人员对排水槽内泥沙等杂物进行清理。

    作为本案可选的实施方式,侧板102外侧固定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103,且沿侧板102长度方向排列,该加强肋板103侧面与侧板102侧面垂直,如此设置,通过在侧板102外侧设置多块加强肋板103,且该加强肋板103沿侧板102长度方向排列,有利于提高设备与外界固定区域连接稳定性,从而防止排水槽因地面浸水而移位。

    加强肋板103与侧板102均为混凝土材质,且通过浇筑一体成型,如此设置,通过设置混凝土材质的加强肋板103和侧板102,且将加强肋板103与侧板102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侧板102与加强肋板10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合页304上设置有一可与螺纹孔105配合的螺栓,且合页304与引水块104通过该螺栓固定连接,如此设置,通过在合页304上设置一可与螺纹孔105配合的螺栓,且将合页304与引水块104通过该螺栓固定连接,便于提高合页304与引水块104的拆装便捷性。

    定位架2为一矩形结构,定位架2为合金钢材质,且预制于侧板102内部,与侧板102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如此设置,通过将定位架2预制与侧板102内部,且将侧板102与定位架2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有利于提高定位架2的结构稳定性。定位架2和支撑杆302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漆,如此设置,通过在定位架2与支撑杆302外表面均设置防锈漆,有利于防止定位架2与支撑杆302长时间接触外界水时出现锈蚀,从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引水块104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引水槽,且该引水槽底部为向支撑杆302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如此设置,通过在引水块104长度方向设置多个引水槽,且该引水槽底部为向支撑杆302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有利于通过引水槽引导外界雨水进入排水槽内。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当公路区域出现雨水、洪涝时,外界水通过安装框架301进入槽体组件1内,多条平行且均匀排布的支撑杆302对外界水中的大体积杂物进行阻挡,从而确保进入槽体组件1内的水不含大体积杂物,同时支撑杆302对误入排水槽顶部的车辆以及行人进行支撑,防止车辆、人员踏空形成安全事故;需要将外界雨水带入排水槽内的杂物进行清除时,拉动拉手303,将安装框架301以合页304为圆心转动,从而将槽体组件1顶部开启,人员从而进入排水槽内,清除其中聚集的泥沙等杂质;

    通过设置多条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支撑杆302,对混入外界水中的大体积杂质进行阻挡,防止排水槽内聚集大量杂物,确保排水槽正常排水能力;将传统排水槽顶部开敞式结构替换为可掀起式结构,提高排水槽清理便捷性的同时,确保雨水天气洪涝区域行人以及车辆安全性,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组件(1)、定位架(2)和排水组件(3),所述定位架(2)设置于所述槽体组件(1)内部,所述排水组件(3)设置于所述槽体组件(1)顶部,且用于控制该槽体组件(1)顶部开闭;

    所述槽体组件(1)包括底板(101)、两块侧板(102)和两个引水块(104),两块所述侧板(102)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101)两侧,且均向所述底板(101)外侧上方倾斜,所述引水块(104)设置于所述侧板(102)顶部外侧,且其中一个所述引水块(104)的顶部正反两侧各设置有两个螺纹孔(105);

    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一矩形安装框架(301)和多条支撑杆(302),所述支撑杆(302)设置于该安装框架(301)内部,所述支撑杆(302)长度方向与所述框架侧边垂直,且沿所述安装框架(301)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框架(301)一侧与所述引水块(104)通过合页(304)连接,且另一侧顶部设置有拉手(303);

    所述引水块(104)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引水槽,且该引水槽底部为向所述支撑杆(302)方向倾斜的斜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02)外侧固定设置有多块加强肋板(103),且沿所述侧板(102)长度方向排列,该加强肋板(103)侧面与所述侧板(102)侧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肋板(103)与所述侧板(102)均为混凝土材质,且通过浇筑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304)上设置有一可与所述螺纹孔(105)配合的螺栓,且所述合页(304)与所述引水块(104)通过该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为一矩形结构,所述定位架(2)为合金钢材质,且预制于所述侧板(102)内部,与所述侧板(102)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2)和所述支撑杆(302)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包括槽体组件、定位架和排水组件,所述定位架设置于所述槽体组件内部,所述排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槽体组件顶部,且用于控制该槽体组件顶部开闭。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条相互平行且均匀分布的支撑杆,对混入外界水中的大体积杂质进行阻挡,防止排水槽内聚集大量杂物,确保排水槽正常排水能力;将传统排水槽顶部开敞式结构替换为可掀起式结构,提高排水槽清理便捷性的同时,确保雨水天气洪涝区域行人以及车辆安全性,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黄战强;李雅博;崔婷媛;钱龙道;卢明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京津塘高速公路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3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