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3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



    背景技术:

    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应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雨水井是在降雨时收集路面和绿地的雨水,现有的雨水井虽然也采用预制的透水管道,但汇流结构、溢流结构、滤水结构都需要现场进行施工制作,不仅现场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而且对环境污染大,不利于生态园林的环境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所述模块式井体包括自下至上依次叠放的一块透水底板、多个透水标准模块、至少一个透水溢流模块、一个透水汇流模块、透水盖板,所述透水汇流模块中安装有不锈钢滤体。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底板呈圆柱体;所述透水标准模块呈圆环体;所述透水溢流模块包括呈圆环体的透水溢流模块主体和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相连通的溢流管口,所述溢流管口位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的一侧;所述透水汇流模块包括呈圆环体的透水汇流模块主体和多个与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相连通的汇流管口,多个汇流管口按照环形阵列排布在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的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底板的顶部、透水标准模块的顶部、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圈下凹的且呈圆环体的定位槽;透水标准模块的底部、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的底部、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圈向下凸出的且呈圆环体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槽配合使透水标准模块与透水底板相连接、透水溢流模块主体与透水标准模块相连接、透水汇流模块主体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下沉的用于容纳透水盖板的容纳槽,所述透水盖板安放在容纳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滤体包括呈圆环体的不锈钢顶板、呈圆柱体的不锈钢底板、两个呈圆环体的不锈钢滤筒,其中一个不锈钢滤筒套在另一个不锈钢滤筒中,并且两个不锈钢滤筒同轴,所述不锈钢顶板固接在两个不锈钢滤筒的顶端,所述不锈钢底板固接在两个不锈钢滤筒的底端,两个不锈钢滤筒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不锈钢滤筒包括多根按照环形阵列排布的不锈钢支撑柱和两块不锈钢滤网,两块不锈钢滤网分别固接在多根不锈钢支撑柱朝向不锈钢滤筒中心一侧和远离不锈钢滤筒中心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顶板搭接在设置于透水汇流模块主体内侧呈圆环体的支持板上,并且不锈钢顶板的顶端低于汇流管口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块式井体采用由透水混凝土预制的透水底板、透水标准模块、透水溢流模块、透水汇流模块、透水盖板、以及不锈钢滤体,工厂化生产后,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即可,减少现场施工制作的工序和工期,减少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块式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水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水标准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水标准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水溢流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水溢流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水汇流模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透水汇流模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滤体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滤体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不锈钢滤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模块式井体包括自下至上依次叠放的一块透水底板1、三个透水标准模块2、一个透水溢流模块3、一个透水汇流模块4、透水盖板5,透水汇流模块4中安装有不锈钢滤体6。

    透水底板1呈圆柱体;透水标准模块2呈圆环体;透水溢流模块3包括呈圆环体的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和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相连通的溢流管口10,溢流管口10位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的一侧,溢流管口10通过管道与排水管网连通,溢流管口10将漫过溢流管口10的水排入排水管网中;透水汇流模块4包括呈圆环体的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和四个与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相连通的汇流管口12,四个汇流管口12按照环形阵列排布在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的周侧,汇流管口12与园林中的水沟等汇流设施连通将汇流的水导入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中。

    透水底板1、透水标准模块2、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的外径相同;透水标准模块2、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的内径也相同。

    透水底板1的顶部、透水标准模块2的顶部、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圈下凹的且呈圆环体的定位槽7;透水标准模块2的底部、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的底部、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圈向下凸出的且呈圆环体的定位凸起8,定位凸起8与定位槽7配合使透水标准模块2与透水底板1相连接,定位凸起8与定位槽7配合使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与透水标准模块2相连接,定位凸起8与定位槽7配合使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9相连接。

    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的顶部设置有下沉的用于容纳透水盖板5的容纳槽13,透水盖板5安放在容纳槽13中。

    不锈钢滤体6包括呈圆环体的不锈钢顶板15、呈圆柱体的不锈钢底板16、两个呈圆环体的不锈钢滤筒17,其中一个不锈钢滤筒17套在另一个不锈钢滤筒17中,并且两个不锈钢滤筒17同轴,不锈钢顶板15固接在两个不锈钢滤筒17的顶端,不锈钢底板16固接在两个不锈钢滤筒17的底端,两个不锈钢滤筒17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20。

    每个不锈钢滤筒17包括十二根按照环形阵列排布的不锈钢支撑柱18和两块不锈钢滤网19,两块不锈钢滤网19分别固接在多根不锈钢支撑柱18朝向不锈钢滤筒17中心一侧和远离不锈钢滤筒17中心一侧。

    不锈钢顶板15搭接在设置于透水汇流模块主体11内侧呈圆环体的支持板14上,并且不锈钢顶板15的顶端低于汇流管口12的底端。

    该模块式井体采用由透水混凝土预制的透水底板1、透水标准模块2、透水溢流模块3、透水汇流模块4、透水盖板5、以及不锈钢滤体6,工厂化生产后,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即可,减少现场施工制作的工序和工期,减少环境的污染。雨水中夹带的杂物被不锈钢滤体6拦截,工人只需定期将不锈钢滤体6从模块式井体中取出倒掉即可,便于清理被拦截的杂物。

    施工时,只需要在安装地点开挖出直径略大于透水标准模块的直径的基坑,然后将该模块式井体的各个模块安装顺序依次安装在坑中,并连接好相应管道,最后在该模块式井体与基坑之间的间隙中填冲级配碎石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井体包括自下至上依次叠放的一块透水底板、多个透水标准模块、至少一个透水溢流模块、一个透水汇流模块、透水盖板,所述透水汇流模块中安装有不锈钢滤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底板呈圆柱体;所述透水标准模块呈圆环体;所述透水溢流模块包括呈圆环体的透水溢流模块主体和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相连通的溢流管口,所述溢流管口位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的一侧;所述透水汇流模块包括呈圆环体的透水汇流模块主体和多个与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相连通的汇流管口,多个汇流管口按照环形阵列排布在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的周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底板的顶部、透水标准模块的顶部、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的顶部均设置有一圈下凹的且呈圆环体的定位槽;透水标准模块的底部、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的底部、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圈向下凸出的且呈圆环体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与定位槽配合使透水标准模块与透水底板相连接、透水溢流模块主体与透水标准模块相连接、透水汇流模块主体与透水溢流模块主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汇流模块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下沉的用于容纳透水盖板的容纳槽,所述透水盖板安放在容纳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滤体包括呈圆环体的不锈钢顶板、呈圆柱体的不锈钢底板、两个呈圆环体的不锈钢滤筒,其中一个不锈钢滤筒套在另一个不锈钢滤筒中,并且两个不锈钢滤筒同轴,所述不锈钢顶板固接在两个不锈钢滤筒的顶端,所述不锈钢底板固接在两个不锈钢滤筒的底端,两个不锈钢滤筒之间填充有活性炭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不锈钢滤筒包括多根按照环形阵列排布的不锈钢支撑柱和两块不锈钢滤网,两块不锈钢滤网分别固接在多根不锈钢支撑柱朝向不锈钢滤筒中心一侧和远离不锈钢滤筒中心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顶板搭接在设置于透水汇流模块主体内侧呈圆环体的支持板上,并且不锈钢顶板的顶端低于汇流管口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过滤用模块式井体,所述模块式井体包括自下至上依次叠放的一块透水底板、多个透水标准模块、至少一个透水溢流模块、一个透水汇流模块、透水盖板,所述透水汇流模块中安装有不锈钢滤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块式井体采用预制的透水底板、透水标准模块、透水溢流模块、透水汇流模块、透水盖板、以及不锈钢滤体,工厂化生产后,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即可,减少现场施工制作的工序和工期,减少环境的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曹世伟;周李慧;叶海泉;钱怡婷;戚晓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4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36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