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9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液注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注射器是用来注射液体的器具,传统的注射器主要包括注射筒和通过密封塞滑动插装在注射筒内的推杆,在使用时,通过推拉推杆来驱动注射筒内的密封塞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吸液和注射的功能,操作非常简单。

    新生儿重症患者在进行监护治疗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药液的微量注射,来调节身体状况,传统的注射器很难控制药液的抽取量或注射量,浪费抽取时间及资源,甚至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且在注射时很慢控制注射速度,注射速度过快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降低治疗效果,使用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注射器很难控制微量药液的抽取量和注射量,造成资源浪费,及易引发不良反应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针筒,针筒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活塞,针筒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端插入活塞且不贯穿活塞,第一螺杆内螺纹连接有与其轴向一致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左端不贯穿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右端贯穿针筒且安装有压板,针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布的径向槽,活塞外缘面上开设有径向的滑槽,滑槽底部经弹簧连接有可插入径向槽内的定位销,针筒外缘面上设有与径向槽一一对应的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针筒内设置可左右滑动的活塞,且活塞与第一螺杆之间为细牙螺纹连接,可有效实现缓慢、均匀注射的目的,在活塞上设置可滑动并插入径向槽的定位销,可有效实现定量吸入药液,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针筒1,针筒1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活塞2,针筒1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螺杆3,第一螺杆3左端插入活塞2且不贯穿活塞2,第一螺杆3内螺纹连接有与其轴向一致的第二螺杆4,第二螺杆4左端不贯穿第一螺杆3,第二螺杆4右端贯穿针筒1且安装有压板5,针筒1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布的径向槽6,活塞2外缘面上开设有径向的滑槽7,滑槽7底部经弹簧8连接有可插入径向槽6内的定位销9,针筒1外缘面上设有与径向槽6一一对应的刻度线10。

    为了使活塞2不随第一螺杆3转动,而是沿第一螺杆3产生左右方向的移动,所述的针筒1右端固定有位于其内部且左右轴向的导向杆11,活塞2上设有可与导向杆11配合的导向孔12,导向孔12左端不贯穿活塞2。

    为了使第二螺杆4与针筒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所述的第一螺杆3右端经轴承13与针筒1连接。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径向槽6远离针筒1轴线的一端不贯穿针筒1,径向槽6位于针筒1的右侧。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第一螺杆3上的螺纹规格为小螺距且为细牙螺纹,第二螺杆4上的螺纹规格为大螺距。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活塞2的长度等于针筒1长度的一半,第一螺杆3的长度略大于活塞2的长度,第二螺杆4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杆3的长度。

    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所述的针筒1采用透明材质制作。

    所述的针筒1左端安装有针头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注射的药量将针筒1内吸入适量的药液,一手握紧针筒1,另一只手向右拉动压板5,压板5带动第二螺杆4自左向右移动,由于第一螺杆3右端与针筒1之间经轴承13连接,进而使第一螺杆3在第二螺杆4上产生转动,从而使得活塞2沿第一螺杆3在针筒1内自左向右移动;

    同时,针头14将药液吸入针筒1内,随着至左向右拉动第二螺杆4,活塞2持续的向右移动,活塞2左端与针筒1左侧壁之间的空腔越来越大,即进入针筒1内的药液越来越多,观察针筒1外缘面上的刻度线10,当进入针筒1内的药液量达到预定药量时,即达到相对应的刻度线10时,定位销9在弹簧8的弹力作用下在滑槽7内朝向远离针筒1轴线的一侧滑动,且定位销9的自由端插入径向槽6内,此时,停止向右拉动第二螺杆4,针筒1内的药液满足所需注射药量的要求,操作简单,能有效的控制药液的吸入量,避免吸入多余的药液造成资源浪费,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

    当向患者体内注射时,自右向左缓慢推动压板5,压板5推动第二螺杆4在第一螺杆3内向左移动,使第二螺杆4产生反向转动,从而使得活塞2沿第二螺杆4在针筒1内向左移动,此时,针筒1内壁挤压定位销9,定位销9向滑槽7内滑动并压缩弹簧8,同时经针头14将药液缓慢注射至患者体内,达到微量、均匀注射的目的,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螺杆4上的螺纹规格为大螺距,且在第一螺杆3与针筒1之间设置轴承13,为的是在拉动或推动第二螺杆4时,第二螺杆4可驱动第一螺杆3产生相对旋转,从而使得活塞2沿第一螺杆3产生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螺杆3上的螺纹规格为小螺距且为细牙螺纹,为的是在医护人员自右向左缓慢推动第二螺杆4时,活塞2沿第一螺杆3在针筒1内缓慢移动,从而将药液缓慢的注射到患者体内,避免因快速注射引起患者的不适,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针筒内设置可左右滑动的活塞,且活塞与第一螺杆之间为细牙螺纹连接,可有效实现缓慢、均匀注射的目的,在活塞上设置可滑动并插入径向槽的定位销,可有效实现定量吸入药液,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包括针筒(1),其特征在于,针筒(1)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活塞(2),针筒(1)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螺杆(3),第一螺杆(3)左端插入活塞(2)且不贯穿活塞(2),第一螺杆(3)内螺纹连接有与其轴向一致的第二螺杆(4),第二螺杆(4)左端不贯穿第一螺杆(3),第二螺杆(4)右端贯穿针筒(1)且安装有压板(5),针筒(1)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布的径向槽(6),活塞(2)外缘面上开设有径向的滑槽(7),滑槽(7)底部经弹簧(8)连接有可插入径向槽(6)内的定位销(9),针筒(1)外缘面上设有与径向槽(6)一一对应的刻度线(10),第一螺杆(3)上的螺纹规格为小螺距且为细牙螺纹,第二螺杆(4)上的螺纹规格为大螺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1)右端固定有位于其内部且左右轴向的导向杆(11),活塞(2)上设有可与导向杆(11)配合的导向孔(12),导向孔(12)左端不贯穿活塞(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螺杆(3)右端经轴承(13)与针筒(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槽(6)远离针筒(1)轴线的一端不贯穿针筒(1),径向槽(6)位于针筒(1)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2)的长度等于针筒(1)长度的一半,第一螺杆(3)的长度略大于活塞(2)的长度,第二螺杆(4)的长度小于第一螺杆(3)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1)采用透明材质制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筒(1)左端安装有针头(14)。

    技术总结
    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微量药液注射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注射器很难控制微量药液的抽取量和注射量,造成资源浪费,及易引发不良反应的问题;包括针筒,针筒内同轴设有可左右滑动的活塞,针筒内同轴设有可转动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左端插入活塞且不贯穿活塞,第一螺杆内螺纹连接有与其轴向一致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左端不贯穿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右端贯穿针筒且安装有压板,针筒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沿其轴向均布的径向槽,活塞外缘面上开设有径向的滑槽,滑槽底部经弹簧连接有可插入径向槽内的定位销,针筒外缘面上设有与径向槽一一对应的刻度线;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素果;张方方;谢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3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