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67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堆场区作为集装箱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装箱港区陆域面积中占比较大,且传统集装箱堆场区竖向高程较为平坦,如何快速有效的排出箱区雨水,减少箱区积水,提高港区防洪减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集装箱堆场箱区竖向排水设计一般在箱角基础与箱角区间设排水坡,分单向排水或双向排水两种方式,单向排水在箱区一侧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道,两侧轨道在不同的高程上;双向排水需在箱区两侧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进行排水,排水设施造价较高,不够经济。

    以上两种排水方式排水效果较差,特别是在箱区间堆场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更容易造成积水,损坏货物,抗极端天气风险能力差,排水设施造价高,后期维护管理不便,箱区间地基处理要求高,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通过设计的下凹式堆场与港区道路的高差形成蓄水池进行雨水调蓄,减轻港区雨水管道压力,降低排水管网造价,增强集装箱港区防洪减灾能力,解决了现有集装箱堆场排水方案造价高且易积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包括集装箱堆场,所述集装箱堆场中部开设有排水沟,所述集装箱堆场包括对称设置在排水沟两侧供轨道龙门吊作业行走的轨道及轨道基础、轨道与排水沟间平行均布设置上表面水平的箱角基础、设置在两轨道外侧的港区道路;所述箱角基础与轨道垂直设置;相邻所述箱角基础间设置下沉式铺面,下沉式铺面设置排水横坡,铺面底端设置的排水沟所承受荷载小,铺面形式简单;所述轨道基础、轨道、箱角基础、下沉式铺面与排水沟的设计将集装箱堆场设置为下凹式堆场;小雨时,利用箱角基础间下沉式铺面横坡,使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有组织流向排水沟,排水沟汇集雨水最终排向港区雨水管网系统;暴雨时,利用下凹式堆场与港区道路的高差形成蓄水池,平均蓄水深度为0.2~0.4m。

    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堆场还包括设置在两轨道外侧的排水管网,所述排水沟与排水管网连通,使集装箱堆场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网排走。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无需承受上部荷载作用,无需盖板,采用排水明沟。

    进一步地,所述箱角基础水平面高出港区道路水平面0.1m,抬高集装箱底高程,使其下方蓄水,增强集装箱堆场区防洪减灾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下沉式铺面最高点与轨道基础水平面平齐;所述下沉式铺面最高点高出排水沟上端面0.2-0.3m。

    进一步地,所述港区道路水平面高出轨道基础水平面0.2-0.3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暴雨时利用设计的下凹式堆场与港区道路的高差形成蓄水池进行雨水调蓄,减轻港区雨水管道压力,降低排水管网造价,增强集装箱港区防洪减灾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港区道路、轨道、下沉式铺面排水均采用表面重力流排水,减少了大量的排水管网设施,无常规排水方式所带来的管道破损及堵塞风险,也消除了由堆场箱角区间铺面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排水不畅的问题,工程造价低且检维修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下凹式堆仅设置一条排水沟,排水沟设置简单,不需要承受荷载作用及设置排水沟盖板,工程造价低,疏通清理方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排水沟,2-轨道,3-轨道基础,4-箱角基础,5-下沉式铺面,6-港区道路,7-排水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包括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堆场中部开设有排水沟1,集装箱堆场包括对称设置在排水沟1两侧供轨道龙门吊作业行走的轨道2及轨道基础3、轨道2与排水沟1间平行均布设置上表面水平的箱角基础4、设置在两轨道2外侧的港区道路6;箱角基础4与轨道2垂直设置;相邻箱角基础4间设置下沉式铺面5,下沉式铺面5倾斜设置排水横坡,铺面底端设置的排水沟1所承受荷载小,铺面形式简单;轨道基础3、轨道2、箱角基础4、下沉式铺面5与排水沟1的设计将集装箱堆场设置为下凹式堆场;小雨时,利用箱角基础4间下沉式铺面5横坡,使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有组织流向排水沟1,排水沟1汇集雨水最终排向港区雨水管网系统;暴雨时,利用下凹式堆场与港区道路6的高差形成蓄水池,平均蓄水深度为0.2m。

    其中,图1-2中h1指排水沟1顶高程,h2指轨道基础3顶高程,h3指港区道路6高程,h4指箱角基础4顶高程。

    其中,集装箱堆场还包括设置在两轨道2外侧的排水管网7,排水沟1与排水管网7连通,使集装箱堆场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网7排走。

    其中,排水沟1为排水明沟,排水沟1无需承受上部荷载作用,无需盖板,采用排水明沟。

    其中,箱角基础4水平面高出港区道路6水平面0.1m,抬高集装箱底高程,使其下方蓄水,增强集装箱堆场区防洪减灾能力。

    其中,下沉式铺面5最高点与轨道基础3水平面平齐;下沉式铺面5最高点高出排水沟1上端面0.2m。

    其中,港区道路6水平面高出轨道基础3水平面0.2m,预防雨水滞留在港区道路6路面。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包括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堆场中部开设有排水沟1,集装箱堆场包括对称设置在排水沟1两侧供轨道龙门吊作业行走的轨道2及轨道基础3、轨道2与排水沟1间平行均布设置上表面水平的箱角基础4、设置在两轨道2外侧的港区道路6;箱角基础4与轨道2垂直设置;相邻箱角基础4间设置下沉式铺面5,下沉式铺面5倾斜设置,底端倾向于排水沟1所承受荷载小,铺面形式简单;轨道基础3、轨道2、箱角基础4、下沉式铺面5与排水沟1的设计将集装箱堆场设置为下凹式堆场;小雨时,利用箱角基础4间下沉式铺面5横坡,使雨水在重力作用下有组织流向排水沟1,排水沟1汇集雨水最终排向港区雨水管网系统;暴雨时,利用下凹式堆场与港区道路6的高差形成蓄水池,平均蓄水深度为0.4m。

    其中,图1-2中h1指排水沟1顶高程,h2指轨道基础3顶高程,h3指港区道路6高程,h4指箱角基础4顶高程。

    其中,集装箱堆场还包括设置在两轨道2外侧的排水管网7,排水沟1与排水管网7连通,使集装箱堆场收集的雨水通过排水管网7排走。

    其中,排水沟1为排水明沟,排水沟1无需承受上部荷载作用,无需盖板,采用排水明沟。

    其中,箱角基础4水平面高出港区道路6水平面0.1m,抬高集装箱底高程,使其下方蓄水,增强集装箱堆场区防洪减灾能力。

    其中,下沉式铺面5最高点与轨道基础3水平面平齐;下沉式铺面5最高点高出排水沟1上端面0.3m。

    其中,港区道路6水平面高出轨道基础3水平面0.3m,预防雨水滞留在港区道路6路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包括集装箱堆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堆场中部开设有排水沟(1),

    所述集装箱堆场包括对称设置在排水沟(1)两侧供轨道龙门吊作业行走的轨道(2)及轨道基础(3)、轨道(2)与排水沟(1)间平行均布设置上表面水平的箱角基础(4)、设置在两轨道(2)外侧的港区道路(6);所述箱角基础(4)与轨道(2)垂直设置;相邻所述箱角基础(4)间设置下沉式铺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堆场还包括设置在两轨道(2)外侧的排水管网(7);所述排水沟(1)与排水管网(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1)为排水明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角基础(4)水平面高出港区道路(6)水平面0.1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式铺面(5)最高点与轨道基础(3)水平面平齐;所述下沉式铺面(5)最高点高出排水沟(1)上端面0.2-0.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港区道路(6)水平面高出轨道基础(3)水平面0.2-0.3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港区下沉式集装箱堆场雨水排水结构,涉及排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堆场中部开设有排水沟,集装箱堆场包括对称设置在排水沟两侧供轨道龙门吊作业行走的轨道及轨道基础、轨道与排水沟间平行均布设置上表面水平的箱角基础、设置在两轨道外侧的港区道路;箱角基础与轨道垂直设置;相邻箱角基础间设置下沉式铺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的下凹式堆场与港区道路的高差形成蓄水池进行雨水调蓄,减轻港区雨水管道压力,降低排水管网造价,增强集装箱港区防洪减灾能力,解决了现有集装箱堆场排水方案造价高且易积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麦宇雄;钟良生;李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3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