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8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



    背景技术:

    医院输液主要产生输液针管和硬筒针管(例如注射器)这两种医废。输液针管包括用于液体流动的软管和安装在软管上的软管针头,该硬筒针管包括用于存储液体的硬筒和安装在硬筒上的硬筒针头。对这两种医废进行回收时需要将针头(软管针头和硬筒针头)和针管(输液软管和硬筒)分离,分开回收。对于输液针管来说,通常的做法是以人工手持剪刀的方式剪切软管,使软管和针头分离。对于硬筒针管来说,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人工拔下硬筒针头,进行分离。

    这种纯手动操作的方式,容易造成残留药物滴落到操作人员手上,腐蚀皮肤。而且手工剪切输液针管和拔掉硬筒针头时,针头容易甩出掉落,扎到操作人员或者附近人群,有较大的交叉感染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可以实现穿刺器械硬筒针头和硬筒针管的分离,避免手动拆卸时针头弹起形成针刺及残留药水飞出的情况。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包括壳体、和布设于壳体内的硬筒针头分离装置和针头回收装置;所述壳体上布设有用于插接穿刺器械针头的通孔,该通孔位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的上端,且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位置相对应,所述针头回收装置设置在硬筒针头分离装置的下方,用于收集被分离的硬筒针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针头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回收箱滑动连接于壳体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硬筒针头分离装置包括固设于壳体内的上定位座和下定位座,下定位座底部固设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装配有用于驱动连接板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驱动气缸;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布设的夹持滑块,两个夹持滑块之间形成有用于针头穿过并且夹持针头的夹持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定位座和下定位座之间固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固设有轨道,与此相对应的,驱动气缸上固设有与轨道滑动连接的滑动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滑块包括旋转部、夹持部和导向部;旋转部、夹持部和导向部固定连接,一体成型;夹持部和导向部呈一定倾斜角度固设于旋转部上,连接板上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相切于旋转部底部,位于夹持部和导向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定位座两侧设置有上限位机构,与此相对应的,下定位座两侧设置有与上限位机构相对应的下限位机构,驱动气缸向上移动,通过上限位机构和限位块使两个夹持滑块在硬筒针头穿过夹持孔后能够卡住硬筒针头,驱动气缸向下移动,两个夹持滑块夹持针头向下移动,以便将硬筒针头和针筒分离,通过下限位机构使两个夹持滑块之间的夹持孔变大,硬筒针头掉落至针头回收装置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滑块的夹持部外侧形成有内凹夹持缺口,两个内凹夹持缺口相互交错布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限位机构包括上限位座,上限位座底部转动连接有上滚轮,下限位机构包括下限位座,下限位座顶部转动连接有下滚轮;夹持滑块上的导向部位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定位座上布设有定位筒,定位筒底部与上定位座底部在同一平面,通孔贯通定位筒;所述通孔为自上而下变小的缩口结构;上定位座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针头是否穿过的感应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上布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电机和驱动气缸;所述控制器内预先存储有夹持部到上定位座的目标距离与针头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感应开关所发出是否有针头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外部控制信号的内容来确定夹持部到上定位座的目标距离,并控制驱动气缸驱动夹持部到达特定位置,从而使夹持部到上定位座的实际距离为目标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中通过设置自上而下变小的通孔,使其形成对穿刺器械上连接头的抵挡从而在提拉针筒时将穿刺器的针头与针筒分离,使用时操作者可根据操作习惯将穿刺器械上的针头插入进行分离,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针头分离过程中操作者与针头的接触,保障了使用者人员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中的硬筒针头分离装置通过两个夹持滑块在电机和驱动气缸的配合下向上实现对针头夹持固定,向下运动从而实现针头和针筒的分离,操作简单,方便;

    3.本实用新型中的硬筒针头分离装置用于将针头和针筒进行分离后,分离后的针头能够回收到针头回收装置中,避免污染环境或感染他人;

    4.通过设置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感应开关所发出是否有针头的控制信号,当有针头插入时,可以通过硬筒针头分离装置用于分离针头,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壳体和控制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壳体、控制器和安装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壳体1,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针头回收装置3,通孔4,上限位机构5,下限位机构6,定位筒7,控制器8,感应开关9,安装板10,下定位座20,电机21,驱动气缸22,连接板23,夹持滑块24,夹持孔25,限位块26,驱动轴28,上定位座29,回收箱31,旋转部241,夹持部242,导向部243,上限位座50,上滚轮51,下限位座60,下滚轮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6所示,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包括壳体1、和布设于壳体1内的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和针头回收装置3;该壳体1可形成大致封闭的结构,该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和针头回收装置3装在壳体1内,从而使得被分离的针头与操作者之间被隔离,避免造成误伤和交叉感染。

    壳体1具有面向操作者倾斜设置的壳壁101,通孔4设置在该壳壁101上。这种壳壁101倾斜的角度便于操作者的操作,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将针头插入到对应的装置内,壳体1上布设有用于插接穿刺器械针头的通孔4,该通孔4位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的上端,且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位置相对应,所述针头回收装置3设置在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的下方,用于收集被分离的硬筒针头。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中通过设置自上而下变小的通孔4,使其形成对穿刺器械上连接头的抵挡从而在提拉针筒时将穿刺器的针头与针筒分离,使用时操作者可根据操作习惯将穿刺器械上的针头插入进行分离,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针头分离过程中操作者与针头的接触,保障了使用者人员的安全。

    针头回收装置3包括回收箱31,回收箱31滑动连接于壳体1底部,被分离的针头会依靠自身重力或其他传送结构进入到回收箱31内,从而完成对针头的回收。

    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包括固设于壳体1内的上定位座29和下定位座20,下定位座20底部固设有电机21,电机21上连接有驱动轴28,驱动轴28上装配有用于驱动连接板23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驱动气缸22;连接板2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布设的夹持滑块24,两个夹持滑块24之间形成有用于针头穿过并且夹持针头的夹持孔25;夹持滑块24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通过套接于夹持滑块24的转轴连接,转轴固设于连接板23上,夹持滑块24装配于安装板10与连接板23之间,使得两个夹持滑块24在上下运动过程中,用于夹持针头,分离针头的稳定性,保证了使用安全。

    上定位座29和下定位座20之间固设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上固设有轨道12,与此相对应的,驱动气缸22上固设有与轨道12滑动连接的滑动座13;采用上述结构,使得驱动气缸22在上下驱动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同时,轨道12和滑动座13的滑动配合也使得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在分离针头的过程中更加平稳和安全。

    夹持滑块24包括旋转部241、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旋转部241、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固定连接,一体成型;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呈一定倾斜角度固设于旋转部241上,连接板23上固设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相切于旋转部241底部,位于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之间。

    上定位座29两侧设置有上限位机构5,与此相对应的,下定位座20两侧设置有与上限位机构5相对应的下限位机构6,驱动气缸22向上移动,通过上限位机构5和限位块26使两个夹持滑块24在硬筒针头穿过夹持孔25后能够卡住硬筒针头,驱动气缸22向下移动,两个夹持滑块24夹持针头向下移动,以便将硬筒针头和针筒分离,通过下限位机构6使两个夹持滑块24之间的夹持孔25变大,硬筒针头掉落至针头回收装置3内;本实用新型中的硬筒针头分离装置通过两个夹持滑块在电机和驱动气缸的配合下向上实现对针头夹持固定,向下运动从而实现针头和针筒的分离,操作简单,方便。

    夹持滑块24的夹持部242外侧形成有内凹夹持缺口242-1,两个内凹夹持缺口242-1相互交错布设,这样可以使得两个夹持滑块24之间形成的夹持孔25处于封闭状态,这样,两个夹持滑块24夹持针头的力度达到最大,与此同时,两个夹持滑块24夹持针头向下移动,可以方便将针头和针筒分离。

    上限位机构5包括上限位座50,上限位座50底部转动连接有上滚轮51,下限位机构6包括下限位座60,下限位座60顶部转动连接有下滚轮61;夹持滑块24上的导向部243位于上滚轮51和下滚轮61之间。

    上定位座29上布设有定位筒7,定位筒7底部与上定位座29底部在同一平面,通孔4贯通定位筒7;所述通孔4为自上而下变小的缩口结构;上定位座29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针头是否穿过的感应开关9;通过设置定位筒7,定位筒7内设置自上而下变小的通孔4,使其形成对穿刺器械上连接头的抵挡从而在提拉针筒时将穿刺器的针头与针筒分离,使用时操作者可根据操作习惯将穿刺器械上的针头插入进行分离,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壳体1上布设有控制器8,该控制器8连接电机21和驱动气缸22;所述控制器8内预先存储有夹持部242到上定位座29的目标距离与针头长度的对应关系,所述控制器8用于接收感应开关9所发出是否有针头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外部控制信号的内容来确定夹持部242到上定位座29的目标距离,并控制驱动气缸22驱动夹持部242到达特定位置,从而使夹持部242到上定位座29的实际距离为目标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启动开关,使得穿刺器械分离器处于运行状态,在使用穿刺器械后,将使用过的穿刺器械(如注射针)的针头插入至定位筒7的通孔4内,通过感应开关9检查到针头的距离,控制器8用于接收感应开关9所发出有针头的控制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气缸22驱动夹持滑块24向上运动,夹持滑块24的导向部243与上限位机构5相抵,并且夹持部242到达针头位置并进行夹持,夹持完成后,控制器控制驱动气缸22驱动夹持滑块24向下运动,针头和针筒的分离,夹持滑块24的导向部243与下限位机构6相抵,两个夹持滑块24之间形成的夹持孔25变大,针头依靠自身重力进入到回收箱31内,从而完成对针头的回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针头针筒分离过程中操作者与针头的接触,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壳体1,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针头回收装置3,通孔4,上限位机构5,下限位机构6,定位筒7,控制器8,感应开关9,安装板10,下定位座20,电机21,驱动气缸22,连接板23,夹持滑块24,夹持孔25,限位块26,驱动轴28,上定位座29,回收箱31,旋转部241,夹持部242,导向部243,上限位座50,上滚轮51,下限位座60,下滚轮6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布设于壳体(1)内的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和针头回收装置(3);所述壳体(1)上布设有用于插接穿刺器械针头的通孔(4),该通孔(4)位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的上端,且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位置相对应,所述针头回收装置(3)设置在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的下方,用于收集被分离的硬筒针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回收装置(3)包括回收箱(31),回收箱(31)滑动连接于壳体(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筒针头分离装置(2)包括固设于壳体(1)内的上定位座(29)和下定位座(20),下定位座(20)底部固设有电机(21),电机(21)上连接有驱动轴(28),驱动轴(28)上装配有用于驱动连接板(23)向上或向下移动的驱动气缸(22);连接板(23)上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布设的夹持滑块(24),两个夹持滑块(24)之间形成有用于针头穿过并且夹持针头的夹持孔(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座(29)和下定位座(20)之间固设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上固设有轨道(12),与此相对应的,驱动气缸(22)上固设有与轨道(12)滑动连接的滑动座(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滑块(24)包括旋转部(241)、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旋转部(241)、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固定连接,一体成型;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呈一定倾斜角度固设于旋转部(241)上,连接板(23)上固设有限位块(26),限位块(26)相切于旋转部(241)底部,位于夹持部(242)和导向部(24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座(29)两侧设置有上限位机构(5),与此相对应的,下定位座(20)两侧设置有与上限位机构(5)相对应的下限位机构(6),驱动气缸(22)向上移动,通过上限位机构(5)和限位块(26)使两个夹持滑块(24)在硬筒针头穿过夹持孔(25)后能够卡住硬筒针头,驱动气缸(22)向下移动,两个夹持滑块(24)夹持针头向下移动,以便将硬筒针头和针筒分离,通过下限位机构(6)使两个夹持滑块(24)之间的夹持孔(25)变大,硬筒针头掉落至针头回收装置(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滑块(24)的夹持部(242)外侧形成有内凹夹持缺口(242-1),两个内凹夹持缺口(242-1)相互交错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机构(5)包括上限位座(50),上限位座(50)底部转动连接有上滚轮(51),下限位机构(6)包括下限位座(60),下限位座(60)顶部转动连接有下滚轮(61);夹持滑块(24)上的导向部(243)位于上滚轮(51)和下滚轮(6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定位座(29)上布设有定位筒(7),定位筒(7)底部与上定位座(29)底部在同一平面,通孔(4)贯通定位筒(7);所述通孔(4)为自上而下变小的缩口结构;上定位座(29)底部设置有用于检测针头是否穿过的感应开关(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包括壳体、和布设于壳体内的硬筒针头分离装置和针头回收装置;所述壳体上布设有用于插接穿刺器械针头的通孔,该通孔位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的上端,且与硬筒针头分离装置位置相对应,所述针头回收装置设置在硬筒针头分离装置的下方,用于收集被分离的硬筒针头;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器械分离机,其中通过设置自上而下变小的通孔,使其形成对穿刺器械上连接头的抵挡从而在提拉针筒时将穿刺器的针头与针筒分离,使用时操作者可根据操作习惯将穿刺器械上的针头插入进行分离,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针头分离过程中操作者与针头的接触,保障了使用者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升;朱丽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圣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5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3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