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防窒息的设计,具体为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属于防爆防窒息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生活小区下水道和竖井中由于化学反应容易产生沼气(ch4),在儿童放鞭炮和经过井盖产生火星、点热源等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长时间不通风还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co2),给下到下水道、竖井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缺氧危险。

    因此,则需要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来满足目前市面上的需求,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用于小区下水道、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设计,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用于小区下水道、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设计的下水道之间的距离不等,导致在进行通风时无法将两个下水道进行同步通风,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二、现有的用于小区下水道、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设计的底部通风口不是圆台状,导致下水道口容易造成损坏,其三、现有的用于小区下水道、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设计的盖板没有采用间隔叶设计,导致在通风时需要进行复杂的人工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包括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水面、通风管道、排风口盖板、排风口、滤网、钢板、旋转齿轮和支撑板;所述第一下水道口位于排风口的左侧,所述第二下水道口位于排风口的右侧,所述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位于第一下水道口的底部,所述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位于第二下水道口的底部,所述水面位于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的底端,所述通风管道设置在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的内侧,所述排风口盖板位于排风口上,所述排风口位于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中间位置,所述滤网位于排风口盖板上,所述钢板设置在排风口盖板上,所述旋转齿轮焊接设置在排风口盖板上,所述支撑板位于排风口的内部。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进行通风时无法将两个下水道进行同步通风,消除安全隐患,所述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以排风口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且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均设置有一块下水道盖板。

    优选的,为了使通风效果最大化,所述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呈竖直设置在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的底部,且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的直径与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相等。

    优选的,为了防止下水道口容易造成损坏,所述排风口呈圆台状,且支撑板设置在排风口的内部并与排风口的顶部端口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

    优选的,为了防止在通风时需要进行复杂的人工操作,所述排风口盖板上的滤网和钢板呈间隔合叶式结构设计,且滤网和钢板之间所夹角度为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小区下水道、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设计设计合理,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以排风口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且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均设置有一块下水道盖板,防止在进行通风时无法将两个下水道进行同步通风,消除安全隐患,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呈竖直设置在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的底部,且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的直径与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相等,使通风效果最大化,排风口呈圆台状,且支撑板设置在排风口的内部并与排风口的顶部端口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防止下水道口容易造成损坏,排风口盖板上的滤网和钢板呈间隔合叶式结构设计,且滤网和钢板之间所夹角度为60度,防止在通风时需要进行复杂的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风口盖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示意图。

    图中:1、第一下水道口,2、第二下水道口,3、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4、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5、水面,6、通风管道,7、排风口盖板,8、排风口,9、滤网,10、钢板,11、旋转齿轮和12、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包括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水面5、通风管道6、排风口盖板7、排风口8、滤网9、钢板10、旋转齿轮11和支撑板12;所述第一下水道口1位于排风口8的左侧,所述第二下水道口2位于排风口8的右侧,所述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位于第一下水道口1的底部,所述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位于第二下水道口2的底部,所述水面5位于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的底端,所述通风管道6设置在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的内侧,所述排风口盖板7位于排风口8上,所述排风口8位于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中间位置,所述滤网9位于排风口盖板7上,所述钢板10设置在排风口盖板7上,所述旋转齿轮11焊接设置在排风口盖板7上,所述支撑板12位于排风口8的内部。

    所述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以排风口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且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均设置有一块下水道盖板,防止在进行通风时无法将两个下水道进行同步通风,消除安全隐患,所述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呈竖直设置在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的底部,且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的直径与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相等,使通风效果最大化,所述排风口8呈圆台状,且支撑板12设置在排风口8的内部并与排风口的顶部端口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防止下水道口容易造成损坏,所述排风口盖板8上的滤网9和钢板10呈间隔合叶式结构设计,且滤网9和钢板10之间所夹角度为60度,防止在通风时需要进行复杂的人工操作。

    工作原理:在下水道施工过程中,在下水道中下部位置预留通风管道口,通风管道连接至地面排风口。排风口修建到建筑之间人员活动少的风口处,采用突出地面的设计,当地表风吹过排风口时,排风口上方由于空气流速快气压低,即p1<p2.由此通风管道的气体可排到空气中,井盖处压力p3>p4,p5>p6,新鲜空气可涌入到下水道空间。这样可形成空气流通循环保持整个通风系统的畅通,平时需要通风时打开井盖和盖板滤网上的部分,通过自然风流过产生的压强差循环通风,节能简单环保。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水面(5)、通风管道(6)、排风口盖板(7)、排风口(8)、滤网(9)、钢板(10)、旋转齿轮(11)和支撑板(12);所述第一下水道口(1)位于排风口(8)的左侧,所述第二下水道口(2)位于排风口(8)的右侧,所述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位于第一下水道口(1)的底部,所述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位于第二下水道口(2)的底部,所述水面(5)位于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的底端,所述通风管道(6)设置在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的内侧,所述排风口盖板(7)位于排风口(8)上,所述排风口(8)位于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中间位置,所述滤网(9)位于排风口盖板(7)上,所述钢板(10)设置在排风口盖板(7)上,所述旋转齿轮(11)焊接设置在排风口盖板(7)上,所述支撑板(12)位于排风口(8)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以排风口(8)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式设置,且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均设置有一块下水道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呈竖直设置在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的底部,且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3)、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4)的直径与第一下水道口(1)、第二下水道口(2)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8)呈圆台状,且支撑板(12)设置在排风口(8)的内部并与排风口(8)的顶部端口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盖板(7)上的滤网(9)和钢板(10)呈间隔合叶式结构设计,且滤网(9)和钢板(10)之间所夹角度为60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区下水道和竖井防爆防窒息的装置,包括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水面、通风管道、排风口盖板、排风口、滤网、钢板、旋转齿轮和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呈竖直设置在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的底部,且第一下水道主体空间、第二下水道主体空间的直径与第一下水道口、第二下水道口相等,使通风效果最大化,排风口呈圆台状,且支撑板设置在排风口的内部并与排风口的顶部端口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防止下水道口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清;李盼盼;李海圆;孟凯;王启超;王俊鹏;刘海军;尹文刚;高玉鹏;赵圆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3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