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预制泵站都是集中在一个玻璃钢筒体内,使用提篮式格栅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拦截隔离,污水通过潜水排污泵将污水排到后续管网中,这种传统的预制泵站需要人工定时对提篮格栅的垃圾进行清理,且垃圾较多时,还极易引发潜水排污泵发生堵塞现象,人工清理难度较大,自动化程度低,污水处理效率低。
同时,使用提篮格栅等清理垃圾,无法对污水中沉淀下来的淤泥等进行清理,导致淤泥逐渐沉淀在预制泵站内,影响预制泵站的使用效率;因此,亟待研究出一种带固液分离站的预制泵站来提升污水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包括预制泵站和固体分离箱;所述预制泵站和固体分离箱通过连接管相连通;
所述连接管位于固体分离箱内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所述连接管位于预制泵站内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管口高度大于出水管的管口高度;
所述固体分离箱内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机;所述固体分离箱内底面开有阶梯盲孔;所述螺旋输送机位于固体分离箱轴线位置,且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位于固体分离箱顶部外侧;
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绞龙轴;所述绞龙轴下端与阶梯盲孔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绞龙轴下端周侧面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绞龙轴下端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齿轮;
所述盖板下表面与阶梯盲孔的阶梯面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齿轮相啮合的行星轮;所述盖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行星轮相啮合的内齿环;
所述盖板上表面相对绞龙轴对称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下表面与固体分离箱内底面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泵站的内底面埋入深度大于固体分离箱的内底面埋入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沿盖板切线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相对固定杆倾斜设置;所述刮板横截面为c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表面均布有若干滤孔;所述滤孔直径由刮板底面向顶面方向依次递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体分离箱,固体分离箱内设置螺旋输送机,并通过螺旋输送机进料端的绞龙轴带动刮板;利用刮板对沉淀在固体分离箱底部的垃圾和淤泥进行刮除;通过将刮板与其转动方向形成一定倾斜角,使垃圾和淤泥被刮起并移动到螺旋输送机进料端并排出固体分离箱;提高了垃圾和淤泥的分离效率,提高了固体垃圾分离的彻底性,从而减少了垃圾或淤泥对预制泵站的影响,有效的保证了预制泵站的工作效率。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绞龙轴、盖板和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预制泵站,2-固体分离箱,3-连接管,4-螺旋输送机,5-刮板,201-连接杆,202-阶梯盲孔,203-污水管道,301-进水管,302-出水管,401-绞龙轴,402-盖板,403-齿轮,404-行星轮,405-内齿环,406-固定杆,501-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预制泵站1和固体分离箱2;
其中,预制泵站1的内底面埋入深度大于固体分离箱2的内底面埋入深度,使预制泵站1与固体分离箱2形成高度差;预制泵站1和固体分离箱2通过连接管3相连通;固体分离箱2与污水管道203连通;
连接管3与固体分离箱2的连接处位于固体分离箱2的上部;连接管3位于固体分离箱2内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301;连接管3位于预制泵站1内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302;
进水管301的管口高度大于出水管302的管口高度;进水管301和出水管302均开口向下设置,且进水管301管口靠近固体分离箱2底部,出水管302管口靠近预制泵站1底部;
污水由污水管道203进入固体分离箱2,进行沉淀,当污水液面高度过连接管3后,污水流入预制泵站1内,并形成虹吸现象,从而将沉淀后的污水自动排入预制泵站1内;
如图1和2所示,固体分离箱2内通过连接杆201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机4;固体分离箱2内底面开有阶梯盲孔202;螺旋输送机4位于固体分离箱2轴线位置,并竖直放置,且螺旋输送机4的出料口位于固体分离箱2顶部外侧;
如图2-4所示,螺旋输送机4包括绞龙轴401;绞龙轴401下端与阶梯盲孔202内底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绞龙轴401下端周侧面转动连接有盖板402;绞龙轴401下端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齿轮403;
盖板402下表面与阶梯盲孔202的阶梯面转动连接;盖板402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齿轮403相啮合的行星轮404;盖板40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行星轮404相啮合的内齿环405;内齿环405的回转中心与绞龙轴401回转中心重合;
盖板402上表面相对绞龙轴401对称设置有固定杆406;固定杆406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刮板5;刮板5下表面与固体分离箱2内底面接触配合。
当螺旋输送机4的绞龙轴401转动时,通过齿轮403带动行星轮404转动,行星轮404与内齿环405啮合,从而使行星轮404沿内齿环405进行圆周运用,继而使盖板402带动刮板5转动,利用刮板5对沉淀在固体分离箱2内的垃圾和淤泥进行刮除,并通过螺旋输送机4排出固体分离箱2;
作为优选,固定杆406沿盖板402切线方向设置;刮板5相对固定杆406倾斜设置,使刮板5与其转动方向形成一定倾斜角,使垃圾和淤泥被刮起后在刮板5推力分力的作用下被挤压移动到螺旋输送机4下端的进料口端;
作为优选的,如图5所示,刮板5横截面为c形结构,对垃圾和淤泥具有更好的收集作用,避免垃圾或淤泥过多时易跃过刮板5的情况发生;刮板5长度方向也可设置为弯曲状,以提高垃圾或淤泥的移动效率;
刮板5表面均布有滤孔501;滤孔501直径由刮板5底面向顶面方向依次递增;滤孔501便于挂板5在刮除垃圾和淤泥时污水顺利通过,减少污水与垃圾或淤泥刮除的影响,提高刮除效率,由于淤泥沉淀往往会位于沉淀层的最低,为了减小淤泥从滤孔501被排出的可能,因此将靠近刮板5底面的滤孔501直径设置较小,而相对上层的滤孔501直径设置较大,在实现滤水功能的前提下,保证了垃圾和淤泥的清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体分离箱2,在固体分离箱2内设置螺旋输送机4,并通过螺旋输送机4进料端的绞龙轴带动刮板5;使垃圾和淤泥被刮起并移动到螺旋输送机4进料端并排出固体分离箱2;提高了垃圾和淤泥的分离效率和固体垃圾分离的彻底性,从而减少了垃圾或淤泥对预制泵站1的影响,有效的保证了预制泵站1的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1.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包括预制泵站(1)和固体分离箱(2);所述预制泵站(1)和固体分离箱(2)通过连接管(3)相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3)位于固体分离箱(2)内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301);所述连接管(3)位于预制泵站(1)内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302);所述进水管(301)的管口高度大于出水管(302)的管口高度;
所述固体分离箱(2)内通过连接杆(201)固定连接有螺旋输送机(4);所述固体分离箱(2)内底面开有阶梯盲孔(202);所述螺旋输送机(4)位于固体分离箱(2)轴线位置,且螺旋输送机(4)的出料口位于固体分离箱(2)顶部外侧;
所述螺旋输送机(4)包括绞龙轴(401);所述绞龙轴(401)下端与阶梯盲孔(202)内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绞龙轴(401)下端周侧面转动连接有盖板(402);所述绞龙轴(401)下端周侧面固定连接有齿轮(403);
所述盖板(402)下表面与阶梯盲孔(202)的阶梯面转动连接;所述盖板(402)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与齿轮(403)相啮合的行星轮(404);所述盖板(402)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行星轮(404)相啮合的内齿环(405);
所述盖板(402)上表面相对绞龙轴(401)对称设置有固定杆(406);所述固定杆(406)通过支杆固定连接有刮板(5);所述刮板(5)下表面与固体分离箱(2)内底面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泵站(1)的内底面埋入深度大于固体分离箱(2)的内底面埋入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406)沿盖板(402)切线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5)相对固定杆(406)倾斜设置;所述刮板(5)横截面为c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固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5)表面均布有若干滤孔(501);所述滤孔(501)直径由刮板(5)底面向顶面方向依次递增。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