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0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内都设置有排水管网用于排水,避免道路积水,但由于城市排水管网内淤泥淤积严重,使得每当暴雨过后,很多城市都会出现因排水管网淤泥淤积所导致的排水不畅,路面严重积水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导致道路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人们出行和生活。因此地下的排水管网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但当前清理排水管网的方式大多为采用掏挖的方式进行清理,而掏挖的方式只能清理竖井,不能清理横井,使得清理效果不明显,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设备来清理横井,进而保证排水管网的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用以解决当前清理城市排水管网时,对排水管网中的横井清理难度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包括:

    形成有容置空间的防护机构;

    安装于防护机构上的传动输送机构,且传动输送机构的第一部分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第二部分伸出于容置空间的外部;

    铰吸机构,设置于防护机构的外部,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

    动力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上,且与第一部分固定连接;

    其中,通过动力机构驱动传动输送机构转动,传动输送机构带动铰吸机构转动。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铰吸机构包括:铰吸轴、铰吸板以及铰吸板支架;

    其中,铰吸轴与传动输送机构固定连接;

    铰吸板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铰吸轴靠近传动输送机构的第一端上,且铰吸板支架的长度方向沿铰吸轴的径向设置;

    铰吸板形成为扇叶状,且铰吸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铰吸轴远离传动输送机构的第二端上,另一端与铰吸板支架固定连接;

    动力机构驱动传动输送机构转动,传动输送机构带动铰吸轴绕轴心线转动。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

    动力机构设置有高压水供给结构;

    传动输送机构设置有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

    铰吸轴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以及连通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的至少一喷嘴,且喷嘴的开口方向与铰吸轴的轴心线呈预设角度;

    其中,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的一端与高压水供给结构连接,另一端连通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以及喷嘴。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传动输送机构包括:主轴以及螺旋设置于主轴上的输送叶片;

    其中,主轴的第一端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铰吸机构的铰吸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防护机构包括:筒体,筒体的内部形成为容置空间;

    至少三个连接第一支撑筋,第一支撑筋的一端与筒体靠近动力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轴通过第一转动结构连接;

    至少三个第二支撑筋,第二支撑筋的一端与筒体靠近铰吸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轴通过第二转动结构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减速器,其中,减速器的输入端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插设于第一转动结构中与主轴连接。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筒体外侧的至少三个滑板结构;

    其中,滑板结构包括:

    滑板主体,在筒体的中心线方向上,滑板主体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朝向筒体弯折;

    伸缩支架,其中,伸缩支架的第一端与筒体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滑板主体朝向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伸缩支架包括:

    两个滑板支架,滑板支架上沿筒体的径向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沿筒体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一滑板支架与筒体靠近动力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滑板支架与筒体靠近铰吸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滑板支腿,第一端与滑板主体面向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设于一滑板支架的第三安装孔中,且在第一滑板支腿上沿筒体至滑板主体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第四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一销杆套,相邻第一销杆套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第二滑板支腿,第一端与滑板主体面向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设于另一滑板支架的第三安装孔中,且在第二滑板支腿上设置有与第一销杆套相对应的第二销杆套,且第二销杆套上设置有螺纹孔;

    销杆,第一端设置有限制结构,限制结构的尺寸大于第一销杆套的孔径,第二端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其中,销杆的第二端穿设第四安装孔以及第一销杆套与第二销杆套的螺纹孔螺接。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第一滑板支腿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滑板支腿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翻边,其中翻边的尺寸大于第三安装孔的尺寸。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第一牵引环,设置于铰吸机构远离传动输送机构的一端,且与铰吸机构通过第三转动机构连接;

    第二牵引环,设置于筒体远离传动输送机构的一端,且与第一支撑筋固定连接。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第三转动结构包括:

    第三轴承套,与铰吸机构远离传动输送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

    设置于第三轴承套内的第三轴承;

    与第三轴承转动连接的牵引轴,其中,牵引轴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的尺寸大于第三轴承的内径,牵引轴的第二端穿设第三轴承与第一牵引环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铰吸式清淤装置设置有防护机构、动力机构、传动输送机构以及铰吸机构,传动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防护机构上且分别连接动力机构及铰吸机构,其中,防护机构用于对传动输送机构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当铰吸式清淤装置伸入排水管网的横井内时,防护机构避免传动输送机构与井壁接触造成横井或传动输送机构产生损坏;进行清淤时,动力机构驱动传动输送机构转动,带动铰吸机构转动,铰吸机构能对位于所处位置的淤泥和/或杂物进行刮削和破碎,传动输送机构将铰吸机构刮削和破碎后的淤泥和/或杂物向后方运输,使得横井中沉积的淤泥及杂物能被运输至便于清理的竖井,进而解决排水管网的淤堵问题。

    优选地,铰吸机构设置于防护机构的外部,使得铰吸机构在工作时始终位于防护机构的前方,通过对前方的淤泥和/或杂物进行破碎后,便于防护机构向前移动,保证铰吸式清淤装置在横井内移动的便利性,同时铰吸机构将淤泥和/或杂物破碎后,避免了杂物在经过传动输送结构时卡滞在容置空间内,对铰吸式清淤装置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铰吸式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铰吸式清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机构;101、筒体;102、第一支撑筋;103、第二支撑筋;

    2、传动输送机构;201、主轴;202、输送叶片;

    203、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3、铰吸机构;301、铰吸轴;302、铰吸板;

    303、铰吸板支架;304、喷嘴;305、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4、动力机构;

    5、第一转动结构;6、第二转动结构;7、减速器;8、滑板结构;

    801、滑板主体;802、伸缩支架;8021、滑板支架;8022、第一滑板支腿;

    8023、第一销杆套;8024、第二滑板支腿;8025、第二销杆套;

    8026、销杆;9、保护结构;10、第一牵引环;11、第三转动结构;

    12、第二牵引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包括:

    形成有容置空间的防护机构1;

    安装于防护机构1上的传动输送机构2,且传动输送机构2的第一部分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第二部分伸出于容置空间的外部;

    铰吸机构3,设置于防护机构1的外部,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

    动力机构4,安装于防护机构1上,且与第一部分固定连接;

    其中,通过动力机构4驱动传动输送机构2转动,传动输送机构2带动铰吸机构3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铰吸式清淤装置设置有防护机构1、动力机构4、传动输送机构2以及铰吸机构3,传动输送机构2安装于所述防护机构1上且分别连接动力机构4及铰吸机构3,其中,防护机构1用于对传动输送机构2提供支撑和保护作用,当铰吸式清淤装置伸入排水管网的横井内时,防护机构1避免传动输送机构2与井壁接触造成横井或传动输送机构2产生损坏;进行清淤时,动力机构4驱动传动输送机构2转动,带动铰吸机构3转动,铰吸机构3能对位于所处位置的淤泥和/或杂物进行刮削和破碎,传动输送机构2将铰吸机构3刮削和破碎后的淤泥和/或杂物向后方运输,使得横井中沉积的淤泥及杂物能被运输至便于清理的竖井,进而解决排水管网的淤堵问题。

    优选地,铰吸机构3设置于防护机构1的外部,使得铰吸机构3在工作时始终位于防护机构1的前方,通过对前方的淤泥和/或杂物进行破碎后,便于防护机构1向前移动,保证铰吸式清淤装置在横井内移动的便利性,同时铰吸机构3将淤泥和/或杂物破碎后,避免了杂物在经过传动输送结构时卡滞在容置空间内,对铰吸式清淤装置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

    动力结构安装于防护机构1上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传动输送机构2固定安装于防护机构1上以及通过单独设置的支架固定安装于防护机构1上。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铰吸机构3包括:铰吸轴301、铰吸板302以及铰吸板支架303;

    其中,铰吸轴301与传动输送机构2固定连接;

    铰吸板支架30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铰吸轴301靠近传动输送机构2的第一端上,且铰吸板支架303的长度方向沿铰吸轴301的径向设置;

    铰吸板302形成为扇叶状,且铰吸板30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铰吸轴301远离传动输送机构2的第二端上,另一端与铰吸板支架303固定连接;

    动力机构4驱动传动输送机构2转动,传动输送机构2带动铰吸轴301绕轴心线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铰吸机构3包括铰吸轴301、铰吸板302以及铰吸板支架303,其中铰吸轴301与传动输送机构2固定连接用于在动力机构4驱动传动输送机构2转动时,跟随传动输送机构2绕轴心线转动,为整个铰吸机构3提供扭矩;铰吸板支架303一端与固定安装于铰吸轴301的第一端上,铰吸板302一端与铰吸轴30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铰吸板支架303固定连接,当铰吸轴301转动时,使得铰吸机构3整体形成为锥体形状且横截面从远离防护机构1的一端至靠近防护机构1的一端由小到大变化,使得横井中的淤泥和/或杂物被层层刮削和破碎,有利于减小铰吸式清淤装置移动的阻力,便于铰吸式清淤装置对横井的清理。铰吸板302形成为扇叶状便于进行刮削和破碎并搅动横井内的泥水向传动输送机构2输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地,铰吸机构3还包括:一圆环形支架,用于连接每一铰吸板支架303,通过将每一铰吸板支架303连接为一整体,有利于提高铰吸机构3的强度,避免出现因铰吸板支架303变形而导致工作停滞,进而保证铰吸式清淤装置的正常工作。其中,设置有圆环形支架时,铰吸板302与圆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可不与铰吸板支架303直接连接。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

    动力机构4设置有高压水供给结构;

    传动输送机构2设置有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203;

    铰吸轴301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以及连通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的至少一喷嘴304,且喷嘴304的开口方向与铰吸轴301的轴心线呈预设角度;

    其中,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203的一端与高压水供给结构连接,另一端连通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以及喷嘴304。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铰吸轴301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以及连通所述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的喷嘴304,且传动输送机构2设置有连接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以及动力机构4的高压水供给结构的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203,且喷嘴304的开口方向与铰吸轴301的轴心线呈预设角度。使得动力机构4通过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203以及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将高压水从喷嘴304中喷出,对横井中的淤泥进行冲击有利于破碎淤泥,并在失去动力后与刮削或破碎后的淤泥回合形成泥水,便于被铰吸板302搅动向传动输送机构2输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传动输送机构2包括:主轴201以及螺旋设置于主轴201上的输送叶片202;

    其中,主轴201的第一端与动力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铰吸机构3的铰吸轴301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传动输送机构2包括主轴201,其中主轴201分别连接动力机构4和铰吸机构3,使得动力机构4能通过驱动主轴201转动进而带动铰吸机构3转动,实现铰吸机构3进行刮削和破碎操作;螺旋设置于主轴201上的输送叶片202在主轴201转动时,通过输送叶片202将破碎后的淤泥和/或杂物不断的向远离铰吸机构3的一侧输送,便于将横井内的淤泥和/或杂物输送至便于清理的竖井,进而解决排水管网的淤堵问题。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防护机构1包括:筒体101,筒体101的内部形成为容置空间;

    至少三个连接第一支撑筋102,第一支撑筋102的一端与筒体101靠近动力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轴201通过第一转动结构5连接;

    至少三个第二支撑筋103,第二支撑筋103的一端与筒体101靠近铰吸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轴201通过第二转动结构6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护机构1包括:筒体101,筒体101的内部空间形成为容置空间,通过将传动输送机构2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有利于避免传动输送机构2与井壁接触,对传动输送机构2形成保护;

    第一支撑筋102以及第二支撑筋103的设置用于对传动输送机构2形成支撑,保证传动输送机构2的中心线与筒体101的中心线重合,避免产生传动输送机构2与筒体101的内壁产生接触;第一支撑筋102通过第一转动结构5与主轴201连接,第二支撑筋103通过第二转动结构6与主轴201连接,用于保证主轴201能相对于防护机构1转动,保证传动输送机构2的正常运行。其中,第一支撑筋102以及第二支撑筋103均设置有至少三个,通过受力平衡保证传动输送机构2的稳固连接,并避免筒体101产生凹陷等影响铰吸式清淤装置正常工作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减速器7,其中,减速器7的输入端与动力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减速器7的输出端插设于第一转动结构5中与主轴20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动力机构4与传动运输机构之间还连接有一减速器7,在传递扭矩的同时有利于提高传动运输机构以及铰吸机构3的扭矩,进而提高刮削和运输的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避免动力机构4的输出轴裸露,对动力机构4的输出轴进行保护。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筒体101外侧的至少三个滑板结构8;

    其中,滑板结构8包括:

    滑板主体801,在筒体101的中心线方向上,滑板主体80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朝向筒体101弯折;

    伸缩支架802,其中,伸缩支架802的第一端与筒体101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滑板主体801朝向筒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护机构1还包括固定安装于筒体101的外壁上的滑板结构8,其中滑板主体801有利于减少铰吸式清淤装置与横井的井壁或横井内的淤泥的接触面积,且滑板沿筒体101的中心线方向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在远离筒体101的一侧上均设置朝向筒体101弯折,有利于减少铰吸式清淤装置在横井内运动时的阻力,进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滑板主体801通过伸缩支架802与筒体101固定连接,使得筒体101的中心线与横井的中心线的距离可调,有利于保证当铰吸式清淤装置位于在不同尺寸的横井内,筒体101的中心线与横井的中心线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有利于扩大铰吸式清淤装置的适用范围。

    具体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伸缩支架802包括:

    两个滑板支架8021,滑板支架8021上沿筒体101的径向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沿筒体101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一滑板支架8021与筒体101靠近动力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滑板支架8021与筒体101靠近铰吸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滑板支腿8022,第一端与滑板主体801面向筒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设于一滑板支架8021的第三安装孔中,且在第一滑板支腿8022上沿筒体101至滑板主体80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与第四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一销杆套8023,相邻第一销杆套8023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第二滑板支腿8024,第一端与滑板主体801面向筒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设于另一滑板支架8021的第三安装孔中,且在第二滑板支腿8024上设置有与第一销杆套8023相对应的第二销杆套8025,且第二销杆套8025上设置有螺纹孔;销杆8026,第一端设置有限制结构,限制结构的尺寸大于第一销杆套8023的孔径,第二端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其中,销杆8026的第二端穿设第四安装孔以及第一销杆套8023与第二销杆套8025的螺纹孔螺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伸缩支架802的两个滑板支架8021分别螺接于筒体101的两端,第一滑板支腿8022以及第二滑板支腿8024的第一端与滑板主体801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设于第三安装孔,并通过销杆8026穿设第四安装孔以及第一销杆套8023与第二销杆套8025与滑板支架8021固定,实现连接滑板主体801与筒体101的作用,其中第一滑板支腿802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销杆套8023,第二滑板支腿8024上设置有与第一销杆套8023相对应的第二销杆套8025,使得第一滑板支腿8022以及第二滑板支腿8024靠近滑板主体801一端与筒体101的距离可调,进而使得滑板主体801与筒体101间的距离可调,使得筒体101的中心线与横井的中心线的距离可调,有利于保证当铰吸式清淤装置位于在不同尺寸的横井内,筒体101的中心线与横井的中心线处于预设距离范围内,有利于扩大铰吸式清淤装置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滑板支架8021、第一的滑板支腿以及第二滑板支腿8024的截面均为多边形,便于定位以及销杆8026的安装。

    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第一滑板支腿802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滑板支腿8024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翻边,其中翻边的尺寸大于第三安装孔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翻边的设置使得第一滑板支腿8022以及第二滑板支腿8024的第二端不能自由穿过滑板支架8021的第三安装孔,有利于减少在销杆8026安装或运输过程中出现滑板支腿与滑板支架8021分离造成的影响。

    优选地,如上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第一牵引环10,设置于铰吸机构3远离传动输送机构2的一端,且与铰吸机构3通过第三转动机构连接;

    第二牵引环12,设置于筒体101远离传动输送机构2的一端,且与第一支撑筋102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铰吸机构3远离传动输送机构2的一端第一牵引环10,以及设置筒体101远离铰吸机构3的一端第二牵引环12,工作人员通过绳索或其他牵引装置与第一牵引环10以及第二牵引环12连接即可实现铰吸式清淤装置在横井内的移动;其中,第一牵引环10与铰吸机构3通过第三转动结构11连接,使得第一牵引环10能相对于铰吸机构3转动,有利于避免第一牵引环10跟随铰吸机构3转动造成的不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有容置空间的防护机构(1);

    安装于所述防护机构(1)上的传动输送机构(2),且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的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二部分伸出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外部;

    铰吸机构(3),设置于所述防护机构(1)的外部,与所述第二部分固定连接;

    动力机构(4),安装于所述防护机构(1)上,且与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连接;

    其中,通过所述动力机构(4)驱动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转动,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带动所述铰吸机构(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吸机构(3)包括:铰吸轴(301)、铰吸板(302)以及铰吸板支架(303);

    其中,所述铰吸轴(301)与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固定连接;

    所述铰吸板支架(30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铰吸轴(301)靠近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的第一端上,且所述铰吸板支架(303)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铰吸轴(301)的径向设置;

    所述铰吸板(302)形成为扇叶状,且所述铰吸板(302)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铰吸轴(301)远离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的第二端上,另一端与所述铰吸板支架(303)固定连接;

    动力机构(4)驱动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转动,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带动所述铰吸轴(301)绕轴心线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机构(4)设置有高压水供给结构;

    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设置有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203);

    所述铰吸轴(301)上设置有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以及连通所述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的至少一喷嘴(304),且所述喷嘴(304)的开口方向与所述铰吸轴(301)的轴心线呈预设角度;

    其中,所述第一高压水输送通道(203)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水供给结构连接,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高压水输送通道(305)以及所述喷嘴(3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包括:主轴(201)以及螺旋设置于所述主轴(201)上的输送叶片(202);

    其中,所述主轴(201)的第一端与所述动力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所述铰吸机构(3)的所述铰吸轴(3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1)包括:筒体(101),所述筒体(101)的内部形成为所述容置空间;

    至少三个连接第一支撑筋(102),所述第一支撑筋(102)的一端与所述筒体(101)靠近所述动力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轴(201)通过第一转动结构(5)连接;

    至少三个第二支撑筋(103),所述第二支撑筋(103)的一端与所述筒体(101)靠近所述铰吸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轴(201)通过第二转动结构(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减速器(7),其中,所述减速器(7)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机构(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器(7)的输出端插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5)中与所述主轴(2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吸式清淤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筒体(101)外侧的至少三个滑板结构(8);

    其中,所述滑板结构(8)包括:

    滑板主体(801),在所述筒体(101)的中心线方向上,所述滑板主体(80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均朝向所述筒体(101)弯折;

    伸缩支架(802),其中,所述伸缩支架(802)的第一端与所述筒体(101)固定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滑板主体(801)朝向所述筒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802)包括:

    两个滑板支架(8021),所述滑板支架(8021)上沿所述筒体(101)的径向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沿所述筒体(101)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有第四安装孔,其中,一滑板支架(8021)与所述筒体(101)靠近所述动力机构(4)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滑板支架(8021)与所述筒体(101)靠近所述铰吸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滑板支腿(8022),第一端与所述滑板主体(801)面向所述筒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设于一所述滑板支架(8021)的所述第三安装孔中,且在所述第一滑板支腿(8022)上沿所述筒体(101)至所述滑板主体(80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第四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一销杆套(8023),相邻所述第一销杆套(8023)之间间隔一预设距离;

    第二滑板支腿(8024),第一端与所述滑板主体(801)面向所述筒体(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端穿设于另一所述滑板支架(8021)的所述第三安装孔中,且在所述第二滑板支腿(802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销杆套(8023)相对应的第二销杆套(8025),且所述第二销杆套(8025)上设置有螺纹孔;

    销杆(8026),第一端设置有限制结构,所述限制结构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销杆套(8023)的孔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其中,所述销杆(8026)的第二端穿设所述第四安装孔以及所述第一销杆套(8023)与所述第二销杆套(8025)的所述螺纹孔螺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支腿(8022)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滑板支腿(8024)的第二端均设置有翻边,其中所述翻边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吸式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牵引环(10),设置于所述铰吸机构(3)远离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的一端,且与所述铰吸机构(3)通过第三转动机构连接;

    第二牵引环(12),设置于所述筒体(101)远离所述传动输送机构(2)的一端,且与所述第一支撑筋(10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吸式清淤装置,包括:形成有容置空间的防护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上的传动输送机构,且传动输送机构的第一部分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第二部分伸出于容置空间的外部;铰吸机构,设置于防护机构的外部,与第二部分固定连接;动力机构,安装于防护机构上,且与第一部分固定连接;其中,通过动力机构驱动传动输送机构转动,传动输送机构带动铰吸机构转动,铰吸机构能够对防护机构外部的物质进行刮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动力机构驱动传动输送机构转动并带动铰吸机构转动,对横井内的淤泥和/或杂物进行刮削和破碎,并输送至竖井,有利于解决横井难以清理的问题,进而解决排水管网的淤堵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毛刚强;吴玉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三维普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2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