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及其推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30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手术中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是利用由几万根透光度很高的玻璃或丙烯树脂拉成很细的纤维所组成的导光束,来诊断支气管疾病的一种仪器。纤支镜气管插管的过程为:麻醉医生左手持纤支镜将镜身置入患者口腔或鼻腔并向前推进,右手持操纵杆并根据纤支镜视频调整,助手全程协助托起下颌,等麻醉医师找到声门后再进镜3~4cm推送预先套在纤支镜上的气管导管。如果推送失败,退出气管导管1~2cm,并逆时针90°旋转气管导管后再次推送导管,如仍遇阻力可再次逆时针90°旋转气管导管并再次推送导管。由于纤支镜进入声门的位置空间关系不可控(纤支镜可能是经过声门最狭窄的地方进入气管的),虽然经过多次逆时针90°旋转气管导管还可导致推送导管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辅助气管导管插管操作,使得气管导管推送操作更为简单,大大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包括空心管状的推送管本体,推送管本体具有供纤维支气管镜镜身穿过且贯通设置的中心通道,推送管本体前端外壁设有引导气囊,引导气囊连接有注气管,所述引导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前端小、尾端大的锥形,所述引导气囊的尾部为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适配衔接的导管衔接端部。

    本实用新型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使用方法为:在插管时,气管导管套于推送管本体上,引导气囊充气呈立体状,气管导管的前端抵触于导管衔接端部,实现引导气囊与气管导管适配衔接,纤支镜的镜身穿过推送管本体的中心通道,将气管导管、推送器以及纤支镜进行固定,等麻醉医师找到声门后再进镜3~4cm推送预先套在纤支镜上带有推送器的气管导管,推送器上的引导气囊前端小、后端大更容易进入声门,同时在引导气囊的作用下实现将气管导管前端顺利导入声门,引导气囊达到保护人体组织,从而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成功率和安全性,在气管导管置入声门后,抽去推送器上的引导气囊气体,引导气囊缩小,则可将推送器从气管导管内抽出,将气管导管留在气管内,完成气管插管。

    优选的,所述导管衔接部具有供气管导管前端插入的凹陷,该凹陷边缘形成套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的环形裙边。该结构设计下,凹陷供气管导管前端插入,实现引导气囊对气管导管前端的包覆,避免气管导管前端外露,使得插管操作更为顺利以及提高插管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导管衔接部的凹陷端面具有与气管导管的前端斜口端面贴合的斜面,环形裙边环绕所述斜面。该结构设计下,斜面设计使得导管衔接部与导管管口的衔接更为贴近紧凑。

    优选的,所述导管衔接端部的端面呈与气管导管前端端面形状适配的倾斜。该结构设计下,导管衔接端部呈与气管导管前端端面形状适配的倾斜,使得气管导管与导管衔接端部更为紧凑的配合。

    优选的,所述推送管本体尾部套有与气管导管尾端连接端头定位套接配合的定位套接帽。该结构设计下,实现推送管本体与气管导管之间可分离的定位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套接帽包括夹持帽以及锁紧帽,所述夹持帽包括套接部,套接部的尾端设有夹持部,夹持部中心设有供推送管本体穿过的中心孔,夹持部包括带外螺纹的螺柱,螺柱一端与套接部衔接,螺柱另一端沿轴向延伸有弹性夹持柱,弹性夹持柱由若干周向分布的弹性夹持块围成,中心孔包括位于螺柱中心的定位孔段以及由弹性夹持块围成的夹持孔段,弹性夹持柱的自由端外圆周面呈圆锥形,所述锁紧帽包括与螺柱螺纹旋接的螺纹套部,螺纹套部尾部延伸有锥形帽体,锥形帽体的内锥形腔与弹性夹持柱的外圆锥面对应配合构成控制弹性夹持柱夹持、松开推送管本体。该结构设计下,定位套接帽在推送管本体上的位置可调节,从而方便推送管本体与气管导管之间的定位配合,且上述结构下,定位套接帽调节操作简单方便以及与推送管本体固定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导管以及纤支镜,所述气管导管前端为斜口,气管导管尾端设有连接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管推送器,导管推送器包括空心管状的推送管本体,推送管本体具有供纤维支气管镜镜身穿过且贯通设置的中心通道,推送管本体前端外壁设有引导气囊,引导气囊连接有注气管,所述引导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前端小、尾端大的锥形,所述引导气囊的尾部为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适配衔接的导管衔接端部,所述纤支镜的镜身穿过推送管本体的中心通道,气管导管套设于推送管本体上,所述引导气囊充气状态下导管衔接部抵触于气管导管的前端端口,且导管衔接部与气管导管的前端外壁过渡衔接,所述引导气囊可抽空压缩并沿气管导管的管腔退出气管导管。上述技术方案,较传统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引入导管推送器,实现对气管导管的推送引导,不仅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痛苦,同时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结构示意;

    图2为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推送器的引导气囊充气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定位套接帽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导管1以及纤支镜2,通常所述气管导管1前端为斜口11,气管导管1尾端设有连接端头12,还包括有导管推送器3,导管推送器3包括空心管状的推送管本体31,推送管本体31具有供纤维支气管镜2镜身穿过且贯通设置的中心通道311,推送管本体31前端外壁设有引导气囊32,引导气囊32连接有注气管33,所述引导气囊32在充气状态下呈前端小、尾端大的锥形,所述引导气囊32的尾部为与气管导管1前端端口适配衔接的导管衔接端部321,该所述纤支镜2的镜身穿过推送管本体31的中心通道311,气管导管2套设于推送管本体31上,所述引导气囊32充气状态下导管衔接部321抵触于气管导管1的前端端口,且导管衔接部321与气管导管1的前端外壁过渡衔接,所述引导气囊32可抽空压缩并沿气管导管1的管腔退出。在引导气囊的设计下,较传统气管导管直接插管操作相比,前端尺寸减小,从而更为容易进入声门,引导气囊为柔性,能够更好的保护人体组织,引导气囊的锥形形状下,实现将声门组织逐渐扩开,避免对人体组织的伤害,在引导气囊的引导下,气管导管能够更为顺利的通过声门,在气管导管插入后,经注气管抽出引导气囊的气体,引导气囊压缩变瘪,引导气囊可经过气管导管前端端口,可将推送器抽出气管导管,气管导管留于气管内。上述的“适配衔接”和“过渡衔接”为导管衔接端部的外径轮廓直径大于、或基本等于气管导管的前端直径,以保证在插管过程中人体组织在由引导气囊进入气管导管时无明显阻滞感。

    为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导管衔接端部的外径轮廓直径大于气管导管的前端直径;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管衔接部321具有供气管导管1前端插入的凹陷3211,该凹陷3211边缘形成套于气管导管1前端端口的环形裙边3212。一方面凹陷的设计,实现气管导管前端与引导气囊的配合更为方便可靠,以及引导气囊达到更为可靠的引导,另一方面,在实现对气管导管前端口经更为柔软的气囊包覆,能够避免插管操作过程中对人体的伤害,提高手术安全性。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管衔接部32的凹陷3211端面具有与气管导管1的前端斜口端面贴合的斜面32111,环形裙边3212环绕所述斜面32111。在引导气囊充气状态下所述导管衔接部的裙边外包气管导管前端,气管导管的前端端口经引导气囊贴紧,达到对气管导管更好的定位。

    而且,将所述导管衔接端部32的端面呈与气管导管1前端端面形状适配的倾斜。导管衔接端部呈与气管导管前端端面形状适配的倾斜,使得气管导管与导管衔接端部更为紧凑的配合。为方便引导气囊抽去气体的回缩,所述凹陷3211端面还具有位于所述斜面32111内径侧由斜面32111环绕的让位凹腔32112。

    为方便推送器与气管导管之间的配合,所述推送管本体31尾部套有与气管导管1尾端连接端头12定位套接配合的定位套接帽34。

    如图4所示,所述定位套接帽34包括夹持帽341以及锁紧帽342,所述夹持帽341包括套接部3411,套接部3411的尾端设有夹持部3412,夹持部3412中心设有供推送管本体31穿过的中心孔,夹持部3412包括带外螺纹的螺柱34121,螺柱34121一端与套接部3411衔接,螺柱34121另一端沿轴向延伸有弹性夹持柱34122,弹性夹持柱34122由若干周向分布的弹性夹持块围成,中心孔包括位于螺柱34121中心的定位孔段以及由弹性夹持块围成的夹持孔段,弹性夹持柱34122的自由端外圆周面呈圆锥形,所述锁紧帽342包括与螺柱34121螺纹旋接的螺纹套部3421,螺纹套部3421尾部延伸有锥形帽体3422,锥形帽体3422的内锥形腔与弹性夹持柱34122的外圆锥面对应配合构成控制弹性夹持柱夹持、松开推送管本体31。在纤支镜的镜身与推送器需要固定时,可采用胶布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管状的推送管本体,推送管本体具有供纤维支气管镜镜身穿过且贯通设置的中心通道,推送管本体前端外壁设有引导气囊,引导气囊连接有注气管,所述引导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前端小、尾端大的锥形,所述引导气囊的尾部为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适配衔接的导管衔接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衔接部具有供气管导管前端插入的凹陷,该凹陷边缘形成套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的环形裙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衔接部的凹陷端面具有与气管导管的前端斜口端面贴合的斜面,环形裙边环绕所述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衔接端部的端面呈与气管导管前端端面形状适配的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管本体尾部套有与气管导管尾端连接端头定位套接配合的定位套接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推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接帽包括夹持帽以及锁紧帽,所述夹持帽包括套接部,套接部的尾端设有夹持部,夹持部中心设有供推送管本体穿过的中心孔,夹持部包括带外螺纹的螺柱,螺柱一端与套接部衔接,螺柱另一端沿轴向延伸有弹性夹持柱,弹性夹持柱由若干周向分布的弹性夹持块围成,中心孔包括位于螺柱中心的定位孔段以及由弹性夹持块围成的夹持孔段,弹性夹持柱的自由端外圆周面呈圆锥形,所述锁紧帽包括与螺柱螺纹旋接的螺纹套部,螺纹套部尾部延伸有锥形帽体,锥形帽体的内锥形腔与弹性夹持柱的外圆锥面对应配合构成控制弹性夹持柱夹持、松开推送管本体。

    7.一种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包括气管导管以及纤支镜,所述气管导管前端为斜口,气管导管尾端设有连接端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导管推送器,导管推送器包括空心管状的推送管本体,推送管本体具有供纤维支气管镜镜身穿过且贯通设置的中心通道,推送管本体前端外壁设有引导气囊,引导气囊连接有注气管,所述引导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前端小、尾端大的锥形,所述引导气囊的尾部为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适配衔接的导管衔接端部,所述纤支镜的镜身穿过推送管本体的中心通道,气管导管套设于推送管本体上,所述引导气囊充气状态下导管衔接部抵触于气管导管的前端端口,且导管衔接部与气管导管的前端外壁过渡衔接,所述引导气囊可抽空压缩并沿气管导管的管腔退出气管导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衔接部具有供气管导管前端插入的凹陷,该凹陷边缘形成套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的环形裙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衔接部的凹陷端面具有与气管导管的前端斜口端面贴合的斜面,环形裙边环绕所述斜面,在引导气囊充气状态下,所述气管导管的前端插于凹陷内,裙边包覆气管导管的前端外壁,气管导管的前端端面贴于斜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管本体尾部套有与气管导管尾端连接端头定位套接配合的定位套接帽,所述定位套接帽包括夹持帽以及锁紧帽,所述夹持帽包括套接部,套接部的尾端设有夹持部,夹持部中心设有供推送管本体穿过的中心孔,夹持部包括带外螺纹的螺柱,螺柱一端与套接部衔接,螺柱另一端沿轴向延伸有弹性夹持柱,弹性夹持柱由若干周向分布的弹性夹持块围成,中心孔包括位于螺柱中心的定位孔段以及由弹性夹持块围成的夹持孔段,弹性夹持柱的自由端外圆周面呈圆锥形,所述锁紧帽包括与螺柱螺纹旋接的螺纹套部,螺纹套部尾部延伸有锥形帽体,锥形帽体的内锥形腔与弹性夹持柱的外圆锥面对应配合构成控制弹性夹持柱夹持、松开推送管本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组件及其推送器,包括气管导管、纤支镜及推送器,推送器包括空心管状的推送管本体,推送管本体具有供纤维支气管镜镜身穿过且贯通设置的中心通道,推送管本体前端外壁设有引导气囊,引导气囊连接有注气管,所述引导气囊在充气状态下呈前端小、尾端大的锥形,所述引导气囊的尾部为与气管导管前端端口适配衔接的导管衔接端部。引入推送器,辅助气管导管插管操作,使得气管导管推送操作更为简单,大大提高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患者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凑;李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2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