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5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



    背景技术:

    发泡件是指用将发泡材料注入到预定模具中冷却成型后的零部件;发泡件常常用在制冷设备中;由于现有的模具的结构空间过于狭窄,发泡件注塑成型后,将发泡件从模具中取出时,存在着操作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其包括模具基座、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上模盖、支撑臂以及第一气缸;其中,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依次设置在模具基座的四周,且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均枢转地设置在模具基座上;当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以模具基座为中心转动合拢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以及模具基座共同形成注塑空间;支撑臂设置在模具基座上,上模盖枢转设置在支撑臂上,第一气缸设置成用于驱动上模盖在支撑臂上转动;且上模盖能够与注塑空间密闭盖合。

    这样,在注塑时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以模具基座为中心转动合拢,然后第一气缸驱动上模盖在支撑臂上向注塑空间转动,并最终与与注塑空间密闭盖合,然后再注塑,待发泡件冷却成型后,第一气缸驱动上模盖与注塑空间分开,然后再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分散开,最后将发泡件从模具基座上取下,由于注塑完成后,用于围合形成注塑空间的各个组件被拆分,为取拿发泡件留出了很大空间,可以很方便地将发泡件取出,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臂包括套杆和套筒,套杆套设与套筒内,上模盖枢转设置在套杆上。

    这样,当第一气缸驱动上模盖与注塑空间分开时,同时也驱动套杆从套筒伸出,使得上模盖在翻开的同时也向上升起,并远离模具基座,进一步地增加了操作空间,为取出发泡件工序提供了便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右模具,右模具包括基体、第二气缸和撑板;其中第二气缸设置在基体内,第二气缸的伸缩轴与撑板连接,撑板设置于基体的末端;右模具设在注塑空间内。

    这样,在对发泡件的形状进行限定时,可以将右模具设在注塑空间内,然后第二气缸驱动撑板伸出与注塑空间的侧壁相抵紧,这样将右模具固定在注塑空间内,进一步限定了注塑空间的形状,用以对发泡件的形状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内模、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第三可移动内模和第三气缸;其中,固定内模固定设置在模具基座上,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第三可移动内模与固定内模形成组合模具,第三气缸设置成驱动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和第三可移动内模与固定内模实现合模或脱模。

    这样,在进行注塑时,第三气缸驱动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和第三可移动内模与固定内模脱模,然后再注入原料,接着第三气缸驱动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和第三可移动内模与固定内模合模,冷却后形成相应形状的发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锁扣和与锁扣配套的扣槽;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均设有锁扣,上模盖上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扣槽。

    这样,当第一气缸驱动上模盖与注塑空间密闭盖合后,将上模盖上的扣槽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的锁扣锁紧配合,使得上模盖与注塑空间盖合得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的轴测视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模具基座、2-第一模板、21-第二模板、3-第三模板、4-第四模板、41-上模盖、411-支撑臂、42-第一气缸、421-套筒、5-套杆、51-右模具、52-固定内模、53-第一可移动内模、54-第二可移动内模、55-第三可移动内模、56-锁扣、57-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的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包括模具基座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上模盖41、支撑臂411以及第一气缸42;其中,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依次设置在模具基座1的四周,且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均枢转地设置在模具基座1上;当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以模具基座1为中心转动合拢后,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以及模具基座1共同形成注塑空间;支撑臂411设置在模具基座1上,上模盖41枢转设置在支撑臂411上,第一气缸42设置成用于驱动上模盖41在支撑臂411上转动;且上模盖41能够与注塑空间密闭盖合。

    工作过程,在注塑时将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以模具基座1为中心转动合拢,然后第一气缸42驱动上模盖41在支撑臂411上向注塑空间转动,并最终与与注塑空间密闭盖合,然后再注塑,待发泡件冷却成型后,第一气缸42驱动上模盖41与注塑空间分开,然后再将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第四模板4分散开,最后将发泡件从模具基座1上取下,由于注塑完成后,用于围合形成注塑空间的各个组件被拆分,为取拿发泡件留出了很大空间,可以很方便地将发泡件取出,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411包括套杆5和套筒421,套杆5套设与套筒421内,上模盖41枢转设置在套杆5上。

    这样,当第一气缸42驱动上模盖41与注塑空间分开时,同时也驱动套杆5从套筒421伸出,使得上模盖41在翻开的同时也向上升起,并远离模具基座1,进一步地增加了操作空间,为取出发泡件工序提供了便利。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右模具51,右模具51包括基体、第二气缸和撑板;其中第二气缸设置在基体内,第二气缸的伸缩轴与撑板连接,撑板设置于基体的末端;右模具51设在注塑空间内。

    这样,在对发泡件的形状进行限定时,可以将右模具51设在注塑空间内,然后第二气缸驱动撑板伸出与注塑空间的侧壁相抵紧,这样将右模具51固定在注塑空间内,进一步限定了注塑空间的形状,用以对发泡件的形状进行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内模52、第一可移动内模53、第二可移动内模54、第三可移动内模55和第三气缸;其中,固定内模52固定设置在模具基座1上,第一可移动内模53、第二可移动内模54、第三可移动内模55与固定内模52形成组合模具,第三气缸设置成驱动第一可移动内模53、第二可移动内模54和第三可移动内模55与固定内模52实现合模或脱模。

    这样,在进行注塑时,第三气缸驱动第一可移动内模53、第二可移动内模54和第三可移动内模55与固定内模52脱模,然后再注入原料,接着第三气缸驱动第一可移动内模53、第二可移动内模54和第三可移动内模55与固定内模52合模,冷却后形成相应形状的发泡件。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锁扣56和与锁扣56配套的扣槽57;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和第四模板4上均设有锁扣56,上模盖41上与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和第四模板4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扣槽57。

    这样,当第一气缸42驱动上模盖41与注塑空间密闭盖合后,将上模盖41上的扣槽57与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21、第三模板3和第四模板4上的锁扣56锁紧配合,使得上模盖41与注塑空间盖合得更加紧密。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系统、保险开关以及保险链条,控制系统与保险开关电连接,保险链条的一端与上模盖41联动设置,保险链条的另一端与保险开关触发联动,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均由控制系统控制;当上模盖41处于开启状态时,保险链条触发保险开关,保险开关向控制系统发出保险信号,控制系统强制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停止动作,这样就避免了上模盖41还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产生动作,各个模具误伤到操作人员;只有当上模盖41处于盖合状态时,保险链条不触发保险开关,保险开关就不会向控制系统发出保险信号,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才能产生动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基座、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上模盖、支撑臂以及第一气缸;

    其中,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依次设置在所述模具基座的四周,且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均枢转地设置在所述模具基座上;当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以模具基座为中心转动合拢后,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以及模具基座共同形成注塑空间;

    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模具基座上,所述上模盖枢转设置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上模盖在支撑臂上转动;

    且所述上模盖能够与所述注塑空间密闭盖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包括套杆和套筒,所述套杆套设与所述套筒内,所述上模盖枢转设置在所述套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模具,所述右模具包括基体、第二气缸和撑板;

    其中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基体内,第二气缸的伸缩轴与所述撑板连接,所述撑板设置于所述基体的末端;

    所述右模具设在所述注塑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内模、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第三可移动内模和第三气缸;

    其中,所述固定内模固定设置在所述模具基座上,所述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第三可移动内模与所述固定内模形成组合模具,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成驱动第一可移动内模、第二可移动内模和第三可移动内模与固定内模实现合模或脱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扣和与所述锁扣配套的扣槽;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上均设有所述锁扣,所述上模盖上与所述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扣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翻盖式展示冷柜发泡件模具,其包括模具基座、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上模盖、支撑臂以及第一气缸。在注塑时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以模具基座为中心转动合拢,然后第一气缸驱动上模盖在支撑臂上向注塑空间转动,并最终与与注塑空间密闭盖合,然后再注塑,待发泡件冷却成型后,第一气缸驱动上模盖与注塑空间分开,然后再将第一模板、第二模板、第三模板、第四模板分散开,最后将发泡件从模具基座上取下,由于注塑完成后,用于围合形成注塑空间的各个组件被拆分,为取拿发泡件留出了很大空间,可以很方便地将发泡件取出,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傅松青;唐海斌;刘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绿缔智能冷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2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