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喉部麻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2022-07-12  142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喉部麻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医疗过程中的喉镜检查、气管插管或喉部手术时,为减轻患者痛苦,抑制喉部神经反射,使喉镜检查、气管插管能顺利操作,必须对喉部神经实施局部麻醉,而现在一般采用麻醉药壶对喉部进行喷雾,但这种麻醉药壶体积较大,难以深入到喉部深处,使麻醉进行实践长,效果也不太理想,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不便;还有一种现有的喉部麻醉喷雾器,由于其探入患者口腔时,使用气囊进行喷雾麻醉,由于其本身结构复杂,造成的压差不均匀,喷出的麻醉药量控制不好,是的咽部和喉部的麻醉不准确,这样会导致实际麻醉效果不好,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喉部麻醉装置,在导液管的中端上设有压舌机构,可通过压舌机构将患者的嘴部撑开,将其舌头压在压舌板的下方,在将导液管插入患者喉部时,可防止患者不由自主抿嘴的可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导液管、压舌机构、联动机构、抽水泵和雾化喷嘴,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液口连接,抽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储液罐连接,抽水泵固定在联动机构中固定管的上表面上,导液管的另一端内插设有雾化喷嘴,导液管的中端与压舌机构中内螺纹管的后侧壁接触设置;

    所述的联动机构还包含主动轮、从动轮、转杆和固定箱,所述的主动轮设置于固定管内部的左端,且其中心插设有转杆,该转杆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管上侧的内侧壁旋接,其下端穿过固定管的下侧壁后,露设在固定管的下侧,固定管的右端固定在固定箱的左侧壁上,且与固定箱左侧壁上端的开口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固定管内设置有从动轮,该从动轮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轮连接,从动轮的中心套设在压舌机构中螺杆的下端上,且固定连接;

    所述的压舌机构还包含压舌板、顶板和伸缩杆,压舌板的上表面与固定箱下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箱下侧的内侧壁通过轴承与螺杆的下端旋接,螺杆的上端穿过从动轮后,插设在内螺纹管内,且通过螺纹与内螺纹管旋接,内螺纹管的上端固定在顶板的下表面上,顶板下表面的右侧固定有伸缩杆,该伸缩杆的下端固定在固定箱的上表面上,伸缩杆上侧的左侧壁与内螺纹管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管下端的后侧壁上固定有导向环,该导向环套设在导液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有梅花手拧,该梅花手拧悬设在固定管的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杆由一号支杆和二号支杆构成,一号支杆活动插设在二号支杆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的外侧套设有外管,该外管下侧的内侧壁与导液管的下侧壁接触设置,其上侧的内侧插设有弹性杆,该弹性杆设置于导液管的上侧,且其左端穿过外管的左端后,露设在外管的左侧,其右端穿过外管的右端后,与压块固定连接,该压块的上端与外管的上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杆的中端上等距套设有数个限位环,该限位环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外管上端的内侧壁上,其下端与导液管的上侧壁接触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喉部麻醉装置,在导液管的中端上设有压舌机构,可通过压舌机构将患者的嘴部撑开,将其舌头压在压舌板的下方,在将导液管插入患者喉部时,可防止患者不由自主抿嘴的可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部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导液管1、压舌机构2、内螺纹管2-1、螺杆2-2、压舌板2-3、顶板2-4、伸缩杆2-5、一号支杆2-5-1、二号支杆2-5-2、联动机构3、固定管3-1、主动轮3-2、从动轮3-3、转杆3-4、固定箱3-5、抽水泵4、雾化喷嘴5、导向环6、梅花手拧7、外管8、弹性杆9、压块10、限位环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导液管1、压舌机构2、联动机构3、抽水泵4和雾化喷嘴5,所述导液管1的一端与抽水泵4的出液口连接,抽水泵4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储液罐连接,抽水泵4通过螺栓固定在联动机构3中固定管3-1的上表面上,导液管1的另一端内插设有雾化喷嘴5,导液管1的中端与压舌机构2中内螺纹管2-1的后侧壁接触设置;

    所述的联动机构3还包含主动轮3-2、从动轮3-3、转杆3-4和固定箱3-5,所述的主动轮3-2设置于固定管3-1内部的左端,且其中心插设有转杆3-4,转杆3-4与主动轮3-2焊接固定,该转杆3-4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管3-1上侧的内侧壁旋接,该轴承嵌设在固定管3-1的上侧壁内,且其外圈与固定管3-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转杆3-4的上端焊接固定,转杆3-4的下端穿过固定管3-1的下侧壁后,露设在固定管3-1的下侧,固定管3-1的右端焊接固定在固定箱3-5的左侧壁上,且与固定箱3-5左侧壁上端的开口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固定管3-1内设置有从动轮3-3,该从动轮3-3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轮3-2连接,从动轮3-3的中心套设在压舌机构2中螺杆2-2的下端上,且焊接固定;

    所述的压舌机构2还包含压舌板2-3、顶板2-4和伸缩杆2-5,压舌板2-3的上表面与固定箱3-5下侧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固定箱3-5下侧的内侧壁通过轴承与螺杆2-2的下端旋接,该轴承嵌设在固定箱3-5的下侧壁内,且其外圈与固定箱3-5下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器内圈与螺杆2-2的下端焊接固定,螺杆2-2的上端穿过从动轮3-3后,插设在内螺纹管2-1内,且通过螺纹与内螺纹管2-1旋接,内螺纹管2-1的上端焊接固定在顶板2-4的下表面上,顶板2-4下表面的右侧焊接固定有伸缩杆2-5,该伸缩杆2-5的下端焊接固定在固定箱3-5的上表面上,伸缩杆2-5上侧的左侧壁与内螺纹管2-1的右侧壁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管2-1下端的后侧壁上焊接固定有导向环6,该导向环6套设在导液管1上,可对导液管1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转杆3-4的下端焊接固定有梅花手拧7,该梅花手拧7悬设在固定管3-1的下侧,可通过梅花手拧7带动转杆3-4转动,从而方便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的伸缩杆2-5由一号支杆2-5-1和二号支杆2-5-2构成,一号支杆2-5-1活动插设在二号支杆2-5-2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液管1的外侧套设有外管8,该外管8下侧的内侧壁与导液管1的下侧壁接触设置,其上侧的内侧插设有弹性杆9,该弹性杆9设置于导液管1的上侧,且其左端穿过外管8的左端后,露设在外管8的左侧,其右端穿过外管8的右端后,与压块10粘设固定,该压块10的上端与外管8的上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可通过弹性杆9带动压块10移动,将压块10压至喉部的侧壁上,用来测试麻醉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杆9的中端上等距套设有数个限位环11,该限位环11的上端分别粘设固定在外管8上端的内侧壁上,其下端与导液管1的上侧壁接触设置,可对弹性杆9进行导向。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压舌机构2放置到患者嘴里,压舌板2-3抵在患者舌头上,然后转动梅花手拧7,梅花手拧7带动主动轮3-2转动,主动轮3-2通过传送带带动从动轮3-3转动,从动轮3-3带动螺杆2-2转动,螺杆2-2带动内螺纹管2-1向上移动,内螺纹管2-1带动顶板2-4向上移动,直至顶到口腔上侧,然后一手握住固定管3-1,另一只手握住外管8,将外管8与导液管1同时插入患者的咽部,在插设的过程中,启动抽水泵4,抽水泵4将麻醉剂抽送至导液管1内,经由雾化喷嘴5喷至咽部的内侧壁上,可对咽部到喉部均都麻醉,减少因为导液管1插入时而引起的不适,当插入后,对喉部进行麻醉好后,关闭抽水泵4,等待一段时间后,向外管8内部推送弹性杆9,弹性杆9将压块10向内侧推动,直至压块10压制喉部的侧壁上,触碰到后,可询问患者有无感觉,如有感觉,则重新启动抽水泵4,抽水泵4将麻醉药剂继续抽送至喉部,继续进行麻醉,如无感觉,则说明麻醉成功了,然后反向转动梅花手拧7,梅花手拧7带动主动轮3-2反向转动,主动轮3-2带动从动轮3-3转动,从动轮3-3带动螺杆2-2反向转动,螺杆2-2带动内螺纹管2-1向下移动,缩短后,将其从嘴巴内取出,最后再慢慢将导流管和外管8拔出。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

    1、在导液管1的中端上设有压舌机构2,可通过压舌机构2将患者的嘴部撑开,将其舌头压在压舌板2-3的下方,在将导液管1插入患者喉部时,可防止患者不由自主抿嘴的可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2、导液管1的外侧套设有外管8,外管8内插设有弹性杆9,该弹性杆9可将压块10推出,压至到喉部的侧壁上,如有感觉,则说明没达到麻醉效果,如无感觉,则说明麻醉效果已达到,可继续下面的检查或手术。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喉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导液管(1)、压舌机构(2)、联动机构(3)、抽水泵(4)和雾化喷嘴(5),所述导液管(1)的一端与抽水泵(4)的出液口连接,抽水泵(4)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储液罐连接,抽水泵(4)固定在联动机构(3)中固定管(3-1)的上表面上,导液管(1)的另一端内插设有雾化喷嘴(5),导液管(1)的中端与压舌机构(2)中内螺纹管(2-1)的后侧壁接触设置;

    所述的联动机构(3)还包含主动轮(3-2)、从动轮(3-3)、转杆(3-4)和固定箱(3-5),所述的主动轮(3-2)设置于固定管(3-1)内部的左端,且其中心插设有转杆(3-4),该转杆(3-4)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固定管(3-1)上侧的内侧壁旋接,其下端穿过固定管(3-1)的下侧壁后,露设在固定管(3-1)的下侧,固定管(3-1)的右端固定在固定箱(3-5)的左侧壁上,且与固定箱(3-5)左侧壁上端的开口呈同一水平面设置,固定管(3-1)内设置有从动轮(3-3),该从动轮(3-3)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轮(3-2)连接,从动轮(3-3)的中心套设在压舌机构(2)中螺杆(2-2)的下端上,且固定连接;

    所述的压舌机构(2)还包含压舌板(2-3)、顶板(2-4)和伸缩杆(2-5),压舌板(2-3)的上表面与固定箱(3-5)下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箱(3-5)下侧的内侧壁通过轴承与螺杆(2-2)的下端旋接,螺杆(2-2)的上端穿过从动轮(3-3)后,插设在内螺纹管(2-1)内,且通过螺纹与内螺纹管(2-1)旋接,内螺纹管(2-1)的上端固定在顶板(2-4)的下表面上,顶板(2-4)下表面的右侧固定有伸缩杆(2-5),该伸缩杆(2-5)的下端固定在固定箱(3-5)的上表面上,伸缩杆(2-5)上侧的左侧壁与内螺纹管(2-1)的右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管(2-1)下端的后侧壁上固定有导向环(6),该导向环(6)套设在导液管(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4)的下端固定有梅花手拧(7),该梅花手拧(7)悬设在固定管(3-1)的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杆(2-5)由一号支杆(2-5-1)和二号支杆(2-5-2)构成,一号支杆(2-5-1)活动插设在二号支杆(2-5-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喉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1)的外侧套设有外管(8),该外管(8)下侧的内侧壁与导液管(1)的下侧壁接触设置,其上侧的内侧插设有弹性杆(9),该弹性杆(9)设置于导液管(1)的上侧,且其左端穿过外管(8)的左端后,露设在外管(8)的左侧,其右端穿过外管(8)的右端后,与压块(10)固定连接,该压块(10)的上端与外管(8)的上侧壁呈同一水平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喉部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9)的中端上等距套设有数个限位环(11),该限位环(11)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外管(8)上端的内侧壁上,其下端与导液管(1)的上侧壁接触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喉部麻醉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导液管、压舌机构、联动机构、抽水泵和雾化喷嘴,所述导液管的一端与抽水泵的出液口连接,抽水泵的进液口通过管道与外部储液罐连接,抽水泵固定在联动机构中固定管的上表面上,导液管的另一端内插设有雾化喷嘴,导液管的中端与压舌机构中内螺纹管的后侧壁接触设置,在导液管的中端上设有压舌机构,可通过压舌机构将患者的嘴部撑开,将其舌头压在压舌板的下方,在将导液管插入患者喉部时,可防止患者不由自主抿嘴的可能,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汪静;雍峻;严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3.12
    技术公布日:2020.04.0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symbian.8miu.com/read-6202.html

    最新回复(0)